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许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1992年前往美国,并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民俗学等。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他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道学史》《达衷集》《印度文学》等。
现代性的追求 本书特色 本书所收文章共分三辑。辑一“真的恶声”,标题借自鲁迅的名句。在此,作者讨论了现代中国文学文化传统中数次多声复调的契机。 辑二“浪漫的与颓...
夏之书.解禁书 内容简介 《夏之书》的写作前后差不多两年,《解禁书》则跨越十年。又过去许多年,这两件作品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时间的变形记里,我不知道,以后它们还会...
莫问他乡与故乡 本书特色本书主要讲述了季羡林在北京和德国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师友的追忆。季羡林在高中结束以后便离开了山东,后来在德国待了十年,在北京更是生活了大半...
郭沫若诗精编 本书特色 这里选辑《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 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二、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
乔治·毕希纳(1813~1837)德国剧作家。1813年10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7年2月19日卒于苏黎世。1831~1833年在...
元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元曲定位为一种解放的、自娱性的新诗体,并不是说脱离了大雅之堂的囿制后不讲艺术性,也不是说它只有单一的表现功能。作为图文本《三百首》系列,配...
时间的玫瑰 本书特色北岛的诗歌评论集。 北岛以自己的标准拣选了20世纪*伟大的九位诗人:洛尔迦、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特朗斯特罗默、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
狼界与狼对视28天的笔记 本书特色 一只狼进入了人的世界。一群人目睹了狼的成长。人怎样试图改变狼的命运?狼又怎样影响着人的心理?本书以一只困在村庄里的狼为观察对...
书虫日记五集 本书特色 彭国梁著的《书虫日记(5集)/开卷随笔文丛》系作者《书虫日记》系列的延续,所记二〇一二至二〇一三年之读书、淘书、编书、写书、画画及与书人...
最后一课(32开平装) 内容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六部。仲夏的一个夜晚,反常的浓雾笼罩在窗户玻璃上,哈利·波特在女贞路4号德思礼家自己的卧室里紧张地等待着邓布...
《别让我消失》内容简介:创业失败的父亲在五十二岁生日前一天变成了松鼠,母亲服用安眠药进入了沉睡的世界,“我”的青年时代在挂
《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2013年版)》内容简介:桑塔格日记首次公开出版;一部宛如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的名
《尼采诗集》内容简介:哲学和诗两全是一件难事,在同一个人身上,逻辑与缪斯似乎不大相容,往往互相干扰,互相冲突,但这种冲突在
田德望译文集-(共三册) 本书特色 《神曲》(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田德望译文集)中,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假想他由古罗马诗人维...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钱歌川·代表作巴山夜雨 内容简介 钱歌川的散文小品、社会随笔,抨击厂畸形的社会制度,字里行间跳动着昂杨的情绪和深挚的热情。融叙述、议论、抒情于一...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16:杭约赫 陈敬容 唐祈 唐湜卷 本书特色 40年代末50年代初他们先后离开上海。杭约赫、唐祈和唐湜曾罹遭磨难,后获平反。80年代以后除杭...
往事琐记 内容简介 我的父亲林伯渠(林祖涵),于1905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1921年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早的...
林徽因选集--中国文库.文学类 本书特色 30年代初林徽因括跃于文坛,在“新月派”影响下,展示了出色的文学才华。《林徽因选集》收入作者各类体裁的作品,包括小说、...
不寄的信-倪匡散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倪匡心中的**批不寄的信,倪匡尝试诱过笔杆、透过信纸,将对自己、对男人、对女人、对情爱、对想像和现实的想法,与每一位读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