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法国当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创造性地将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引入文学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独到的关于“ 文本”的分析方法——解构主义,对法国以至欧美的文学批评影响颇深。
他晚年写作的解构主义文本《恋人絮语》成为法国的畅销书。
《罗兰·巴特随笔选》从罗兰·巴特的几部重要著作中选译了有代表性的文论随笔和自述文字。全书按作者*初发表的时间顺序分为“写作的零度”、“神话” 、“批评与真理”、“S/Z”、“阅读的快乐”、“自述”、“恋人絮语” 、“符号王国”、“杂录”等九辑。前八辑概括了罗兰·巴特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探索历程,作者所采用的絮语形式和独辟蹊径的理论勇气,使这些文字极具魅力。
“杂录”一辑收选了作者一些单篇作品,其中《埃菲尔铁塔》一文,是其随笔作品的代表作。罗兰·巴特通过对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详细解读,揭示了铁塔诸多层面的象征意义,展示了铁塔本身的内在美和符号学理论的活力。
《罗兰·巴特随笔选》是国内**部全面介绍罗兰·巴特各个时期著作的选集。对于罗兰·巴特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是**之书。
作为西方文艺理论界“新批评派”的重要一员,罗兰·巴特的理论体系自有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局限性,《罗兰·巴特随笔选》意在较完整地译介这位符号学大师的原著,至于具体观点的是非取舍,相信读者目有明鉴。
《罗兰·巴特随笔选》将罗兰·巴特的一些重要随笔按发表的时间顺序分为“写作的零度”、“神话”、“批评与真理”、“S/Z”、“阅读的快乐”、“自述”、“恋人絮语”、“符号王国”、“杂录”等九辑。书中再现了作者当年将符号学引入文学领域,并形成文本解构主义的过程。《罗兰·巴特随笔选》是国内**部全面介绍罗兰·巴特各个时期著作的选集。对于罗兰·巴特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是**之书。
悲惨的结局 悲惨的结局。它是一种突猛而来的危机,在这种危机中,由于主体把爱情的现状感受为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和永远也不会挣脱的陷阱,而自认为注定要自身整体毁灭。
1.两种绝望 有两种绝望:一种是温柔的绝望,即主动的嫌弃(“我就像在绝望中应该有所爱那样爱您”),另一种是强烈的绝望:有一天,在不知一件什么事之后,我待在房间里突然抽泣起来:我被一股强大的浪潮所左右,痛苦难忍;我全身僵硬,两眼翻白:我在一道疾快而冷峻的闪光中,看到了我注定面临的毁灭。它与潜伏心底的总之是由艰难恋情所带来的沮丧无任何联系;它也与被抛弃之人的恐惶心态无任何关系:我并不颓唐,甚至绝不颓唐。它纯粹就像一种绝望:“我是一个无望的人!” (原因何在?从来没有什么正式原因——它根本不是由于宣布分手造成的;它来自于毫无准备,或者是由于一种难以忍受的形象的作用,或者是由于骤然的性别排斥:由于被母亲所抛弃,从幼儿期突然过渡到生殖期。) 心 心。该词适合于所有类型的冲动和欲望,但经常的情况是,心构成某种赠品——或是不为人所知的赠品,或是被拒绝的赠品。
1.一种勃起性的器官 心是欲望的器官(像性器官一样,心可鼓起,也可以瘪下,等等),就像它在想象物范围之内可得以克制又可使之兴奋那样。世界是什么?别人会使我的欲望变成什么?这种不安集中了心的所有冲动和所有“问题”。
2.我的心与智慧作对 维特在抱怨某世国王:“他赞赏我的智慧和天才,胜过赞赏我的心,然而心则是我唯一的骄傲……哦,我所知道的东西,任何其他人都可能知道,唯独我的心,只有我一个人占有。” 您在我不想去的地方等我:您在我不出现的地方爱我。或者:别人与我不是对同一事物感兴趣;我所倒霉的是,这种被分开的东西,就是我自己;我对我的智慧不感兴趣(维特语);您则对我的心不感兴趣。
3. 心,便是我认为献出的东西。每当这一赠品回退给我的时候,那么,就像维特那样,一旦在人们给予我而我又不想要的全部精神离开,只说心就是我留下的东西是不够的:心,是留给我的东西,而在心之上留给我的这颗心,是难过的心:它饱含着充满它的逆反情绪(只有恋人和儿童才有难过的心)。
(X某人要外出几周,也许还要多些时间;在临行前,他想买只手表路上用;女老板向他做着各种脸色:“您想买我这只吗?在这种表值现在这种价格的时候,您还很嫩呢;”她不知道我此时心情难过。) 我想理解 理解。把爱情故事突然感受为无理由可解释和无办法可寻求的一种症结,于是,当事人喊道:“我要理解(我就有过这种事)!” 1.灯下 我是如何看待爱情的呢?——总起来说,我无任何想法。我很想知道它是什么,但由于我处在爱情之中,我把它看成存在,而不看成本质。我想受理的(即爱情),也正是我用来谈论的(即爱情话语)。当然,对于我来讲,思考是允许的,但是,由于这种思考瞬间被意象的重复所控制,因而从不转变为自反性的:我由于被排斥在逻辑之外(这种逻辑要求言语活动互相外在),所以我不能打算很好地思维。于是,我会枉费心机长年谈论爱情,我只能希望抓住爱情这一概念的“尾巴”:借助散见于想象主流之中的闪光点、表达方式和惊人语句来抓住这一概念;我处在爱情的污秽之地,但却又是其迷人之处,中国的一句谚语说:“*黑莫过油灯下面。” 2.从电影院出来 我独自从电影院出来,脑子里还反复琢磨着就连电影也未曾使我忘记的我的爱情问题,我未喊出:该停了吧!却是古怪地喊道:我要理解(这种事,我发生过)! 3.压抑 压抑:我想以不是我的言语活动的另一种言语活动来分析、认识和表述压抑;我想为自己再现我的妄想,我想“当面看到”分裂我、割开我的东西。您要理解您的疯狂:这是宙斯当初命令阿波罗把解体的两性人的脸( 如同鸡蛋和果实)转向切口(肚子)时说的话,“为的是让其在看到自己被切开时不至于暴怒。”理解,难道不就是分解形象、破坏作为高等无知机体的我吗? 4.解释 解释:您的喊声所意味的并不是这一点。说真的,这种喊声还是一种情爱叫喊:“我要理解自己,我要让人理解,让人了解,让人拥抱,我要有人把我带走。”这才是您的喊声所意味的东西。
5.幻觉 我要改变方式:不再揭示,不再解释,而是把意识变作一种毒品,尔后借助于毒品进入无真实可言的幻觉,进入伟大而明亮的梦境,进入预言性的爱情。
(而如果意识——就是这样的意识——正是人类的未来,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有那么一天,螺旋形由于多绕出一圈而使消失了的反作用观念呈现扑朔迷离状态,意识因此而变成这种样子:明显的和潜在的、明面与阴面都不存在了,那该怎样呢?如果分析不是用来破坏力量(也不是用来纠正或引导力量),而只是用来像艺术家那样去装饰力量,那该如何呢?设想一下,如果有关缺陷的科学有一天发现了其自身的缺陷,而且它又是意识的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新的形式,那又该怎么办呢?)
草堂:2017.12(总第16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
民国名家随笔丛书:读城记 本书特色 新文化运动以后,散文随笔成为现代文学百花园中广受关注的佼佼者。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
唐君毅日记:儒家传统与当代中国-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初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本版本由吉林出版集团初次引进大陆发行★ 以日记的形式勾勒了一个跨时代学...
爱如禅 你如佛-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 本书特色 在35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一直都在出发,都在寻觅,却从来也没有找到归宿。他在情与禅、僧与俗、现实与理想、铭记与忘却...
名家.名译 神曲 内容简介 《神曲(全译本 名家名译)》是作者的代表作,作者记叙了自己在幻想中游历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通过在这三个地方的所见所闻,从一个...
《中国好家风:忠孝廉耻勇》内容简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学校;一个家庭所承袭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的小事、家
种花记 内容简介 写作·写作(代序)荷塘之歌雪·紫丁香山与水没有荷叶古城的市招海棠花水之湄散步荷塘之歌油灯碗与花湖水·秋灯嗨棠树下小窗前那图书馆,我也去过绿竹庭...
中国新诗中的先锋话语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新诗中的先锋话语”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后新时期“处境”诗与“精神”诗、“非个人化”与“戏剧化”、后新时期...
周国平散文精粹-各自的朝圣路 本书特色 《周国平散文精粹本:各自的朝圣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周国平散文精粹-各自的朝圣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
北平漫笔-林海音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北平漫笔》主要写林海音在北平(老北京)度过自己愉快的童年生活。瓜果满街的秋,戏园子里的茶房,天安门的华表,太庙的松林,故宫...
国文珍品文库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浮生六记》顾名思义共有六卷:《闺房记乐...
(自然文学译丛)猫:历史.习俗.观察.逸事 本书特色 本书1868年法国初版,堪称一部猫文化史。它从中世纪开讲,介绍了各种猫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观察了不同种类...
《跟李叔同学修心,跟南怀瑾悟处世》内容简介:李叔同与南怀瑾,都是繁华尘世的修行者,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并精研佛法,对佛学
老舍集-茶馆 本书特色 ★老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京派文学领袖、“人民艺术家”★老舍*经典中短篇杰作一网打尽★《茶馆》既不是朝廷,又不是民间,却是朝野的枢纽★...
作品目录动静交错意趣生何为“隽永”诗的含蓄美画意与诗情说“清空”谈谈诗歌的“理趣”什么样的诗算有“意境”语不惊人死不休—
2013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特色 本书稿收录了200多位诗人的200多首作品,其中不少诗人荣获国内外各种文学奖项,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关注现实,关注生命。其中许多...
《契诃夫书信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全部4000余封书信中的217封文学书信。时间的跨度是25年。在这些书信
天海楼随笔 本书特色 《天海楼随笔》,梁由之著,随笔集,梁由之先生系海豚出版社"海豚文存"系列策划人。书分三卷。衡人论世、纪事杂感类篇什,编入"阅世偶记"。事关...
《国民性》内容简介:20世纪初,随着中国留日学生译介和著述的活跃,“国民性”(nationality)也被引入汉语之中,从而成为现今中文
方寸消失的飞蛾:自然与喜悦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写给母亲和初恋的凄美回忆录,作者的初恋即是自然。童年时代的麦卡锡,母亲因身患精神疾病而入院。偶然遇到的五彩斑斓的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