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作者:梁鸿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9-06-01

评分:5分

ISBN:9787503937057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内容简介

在作家的队伍中,有许多队员都是来自乡村,但在批评家的队伍中,更多的队员是来自于城市。究其缘由,大约是作家更易于野生野长,所谓的自学而成才,如许多人说的那样,好像作家果真不需读太多书似的。而乡村那块土地,也正好是*易野生野长的去处,是块很难找到图书馆的地方。这样,从今天日益大将起来的批评家的队伍里看,来自乡村的批评家比例偏低,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好在,来自都市的批评家,也还钟爱乡村文学。

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本书特色

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
——本雅明

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前言

序言
在作家的队伍中,有许多队员都是来自乡村,但在批评家的队伍中,更多的队员是来自于城市。究其缘由,大约是作家更易于野生野长,所谓的自学而成才,如许多人说的那样,好像作家果真不需读太多书似的。而乡村那块土地,也正好是*易野生野长的去处,是块很难找到图书馆的地方。这样,从今天日益大将起来的批评家的队伍里看,来自乡村的批评家比例偏低,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好在,来自都市的批评家,也还钟爱乡村文学。
好在,批评家的队伍里,总是还有来自乡村的学者和热爱现当代文学的批评家。现供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青年学者梁鸿,就是这样一个,完全的生于乡土,长于乡土,而学于学院,成于学院。因为都是河南人,河南人又多重乡情,也就自然地有了过往,渐次地熟悉,终于到了人家一声一声地叫我“阎老师”,我听起来像叫大哥一样自然随意。但真正对粱鸿由熟悉,到了解,再到对这样的晚辈有了尊敬,是忽然有着一天。不仅听说她是完全地生长于乡村,而且同我家乡的弟弟、妹妹一样,从小都割草喂猪,下地干活,而且直到初中毕业,到县城读师范学校之前,还没有离开过家乡那隅乡镇。
于是,师范毕业,就又回到乡村做了小学教师。在教了三年书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

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目录

序 梁鸿:行走在现实与学理之间
**辑 重回历史维度
“重返现实主义思潮”与当代文学理论的转向
当代文学批判主义历史观的简单化倾向
对“常识”的必要反对:当代文学“历史意识”的匮乏与美学误区
第二辑 家族主题的嬗变与现代性追寻
家族苦难史与新的革命话语、民族叙事的建构
回家·审父·文化寻根
解构·恋祖·寓言:“家”的象征叙事
性与族权:《白鹿原》中的性文化意蕴
第三辑 女性身份的叙事
女性书写中“男性”角色的转换与象征: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困境
从性的成长史看女性的命运:李昂小说中的性意识
女性存在的赞美诗:重读“三恋”兼谈王安忆的写作理念
王安忆的“布尔乔亚”:论《长恨歌》女性叙事的空间隐喻
悲天悯人的“撒旦”
陈染、林白作品中的性世界
第四辑 当代乡土叙事的美学裂变
“灵光”消逝后的乡村叙事:从《石榴树上结樱桃》
看乡土小说的美学裂变
文学视野中的“村庄”困境:从阎连科、莫言、李锐的小说世界谈起
妥协的方言与沉默的世界:论阎连科小说语言兼谈
一种写作精神
通往“底层”之路:对“底层写作”概念及批评倾向的反思
第五辑 “个体时代”的来临
“狂欢”话语考:大众文化的兴起与90年代文学的发生
理性乌托邦与中产阶级化审美:60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学思想
小城镇叙事、泛意识形态写作与不及物性:70年代
出生作家的美学考察
暧昧的“民间”:“断裂问卷”与90年代文学的转向
王朔:从“黑马”到“白马”的嬗变
毕飞宇:“温暖”美学及其可能性
后记

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节选

后记
本雅明在论及传统艺术的价值时,使用了一个非常感性的理论术语——“灵光”(aura),“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毋庸讳言,在哈代的英国乡村、福克纳的南方小镇、马尔克斯的马孔多村庄,在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阎连科的耙耧山脉、毕飞宇的王家庄、王安忆的上海胡同那里,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灵光”的存在,它由乡村的尘土、阳光与原野,由生命、神话与历史中折射出来,经过心灵,凝聚为精神的故乡,激发着人类*为深沉的情感悸动。
对于当代而言,充满“灵光”的文学正在消逝,这一“灵光”不仅仅指文学中乡愁、大地、天空及与之相关的神韵的消失,而是指心灵在逐渐丧失对这一“风景”的感受力。这是一个时代的世界观的转变,“灵光”的消逝使许多被遮蔽的矛盾真实地呈现出来,使我们看到了复杂、喧嚣、共生的当代现实,但是,却也使我们丧失了从文学中寻找悠远、广邀情感的乐趣与美感。与此同时,在世俗化的、消费的、娱乐的语境中,“灵光”已经是一个被污染的,没有独特价值的词语,是可以无限复制的情感、格调与时尚的象征。
文摘
**辑重回历史维度
对“常识”的必要反对:当代文学“历史意识"的匮乏与美学误区
1985年,北京大学教授黄子平、陈平原与钱理群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在对这一概念的阐释中,作者极力强调以“整体论”的历史思维重新思考“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个概念中蕴含着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特征就是强烈的‘整体意识’。一个宏观的时空尺度——世界历史的尺度,把我们的研究对象置于两个大背景之前:一个纵向的大背景是两千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当我们论证那关键性的‘断裂’时,断裂正是一种深刻的联系,类似脐带的一种联系,而没有断裂,也就不成其为背景;一个横向的大背景是本世纪的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不单是东、西方文化的互相撞击和交流,而且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学在本世纪的崛起”①。“整体意识”,既是指时间上的世纪论,更多意义上是指历史视野上的“整体观”,要把当代政治、文化与事件作为20世纪民族思维整体改变的过程来看,而非绝对的“转折论”与“对错论”。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对其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重新评价,从一种惯常的“时间”思维转化为“空间”思维。

%

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作者简介

梁鸿,女,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发表学术访谈著作《巫婆的红筷子》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学术专著《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曾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上海文学》、《山花》等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在《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金融时报》等报刊发表专栏文章多篇,曾获2008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

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作者简介

梁鸿,女,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发表学术访谈著作《巫婆的红筷子》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学术专著《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曾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上海文学》、《山花》等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在《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金融时报》等报刊发表专栏文章多篇,曾获2008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