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革命活动家。作为文学家的郭沫若,以诗歌、戏剧的独创性而蜚声于世,其实,他的散文也同样富于开拓性,却大大地被忽略了!要正确地认识郭沫若,科学地评价郭沫若,必须全面地研究其人其文。 本书为其散文集,收录了《等于打死了林肯和罗斯福》、《南昌之一夜》等作品。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桂林人是很爱夸引这两句话的。到过桂林而且游过阳朔,我自己也能承认,这两句话并不算夸大。桂林和阳朔的山水(认真说,只能是山)的确很奇特。那些水成的石灰岩,经受了无数万年的风蚀雨削,一座座的山峰各不相连,拔地而起。而千万个峰顶各呈奇状,或如乱迭云母,或如斜倚画屏,或如螺、或如菌、或如书帙在架,或如矛头插天,象鼻、狮头、马鞍、人帽,无形不备。这种山型,我在别的地方不曾看见过。安徽人艳称黄山,但从照片上看来,黄山之奇似乎是在层崖迭峰间多生小松,而这样的黄山松在桂林、阳朔也并不稀罕。我得承认,桂林、阳朔的山水,在它们的奇拔秀逸上的确是甲于天下的。如果要说到雄浑磅礴,那就完全说不上了。
山是水成的石灰岩,因此便有不少的钟乳洞,在桂林有“无山不有洞” 之称。*大的七星崖要算是*大的钟乳洞吧。洞里当然更有些奇形怪象的东西,石笋、石柱、石笔、石帘,叩之有声如钟,成于石浆如乳。但那种不见天日的洞中景物,倒不如在光天化日之中的地上景物,来得更能引人人胜了。
那时候白鹏飞(表字经天)在做广西大学的校长。我们是日本帝大的先后同学,因此他很殷勤地招待了我们。他请我到良乡的大学里去讲演过,据说那校舍是岑春喧所捐赠的,这和立群自然有一番渊源了。校舍的园林相当讲究,有一株很大的红豆树,为我生平**次所见。那样小巧玲珑的红豆,所谓“相思子”,才是结在那样高大的乔木上。
有一次经天雇了两只船,邀约杜老、何公敢、立群和我,同游阳朔。因此我们便得以尽量地领略了桂林和阳朔的风味。
去的一天在下着微雨,在漓水边坐上了两只有篷的木船。大家都带着被条准备在船上睡一夜。殷勤的经天夫人沈兰冰女士更采办好了一天多的粮食,好几瓶茅台。她决心在船上亲手烹调来款待我们。这样的贤主人的确是难得的,情谊既浓重而风韵又清新。在那奇山异水之中,飘泊了一天一夜,即使不是苏东坡,也尽可以写出一篇《阳朔赋》了。
漓水很清洁,水流很缓,平稳地在两岸的山峰中纡回。有点微雨,更增加了情调。空气是凄冷冷的,远峰每半藏在烟霭之中。时有水鸟成群而游。
整个的情景好像是在梦里。
白经天爱唱黑头,时不时要突然来几声《黑风帕》,于是便使得群山震恐,两岸都发出回响。
我在武汉时曾经买过一枝手枪,备而未用,这次是随身带着的。中午时分,经天夫人在烹调的时候,我开玩笑地说,打一只水鸟来做菜吧。拔出枪来,砰的一声——水鸟惊跑了。两岸突兀在幻境中的寒山也几乎惊破了。
经天夫人的烹调很拿手,碰着我们这四大家族,都是饕餮大家而兼高阳酒徒,那就相得益彰了。盘盘必须扫地,罐罐必须嗑乾,有酒便醉,无话不谈,真真是放纵地过了那么一天多并不雅的粗人豪致。
立群,她看见经天夫人的忙碌而高明,兴致冲冲地去帮忙而学习,于是增加了一段有趣的插话。
晚上经天夫人在油炸落花生,立群接过了手去代她管锅。我在舱里闻到花生的糊味了,走去看时,花生米在滚热的油里已经都焦了。立群说:还没有炸脆呢。油炸花生米是要冷了才脆的,她还不知道。吃的时候,花生米已经带苦味了。我说:满好,这可以帮助消化。
第二天上午到了阳朔。回桂林时是坐汽车,汽车的速度太快,陆上便没有水上那样的风趣了。看来所谓“山水”,的确是山与水相联带的。
在桂林期中敌机也经常来轰炸。当时一般人对于空袭:并不大感觉恐怖,有警报时每每不肯躲。再加以敌机是从广州起飞,预行警报和紧急警报之间距离很短,躲有时也来不及。因此有的人也就索性不躲了。就这样张曙父女便遭了悲惨的牺牲。
有一天中午,张曙回家吃中饭,和他的夫人周节女士据说是有点意见上的龃龉。一家人正开始吃饭,警报来了。夫人跑到附近的城门洞口去躲避,张曙和他一位三岁的幼女却没有同去。警报解除后,父女两人被炸死在花园里。女儿抱在父亲的手里已经血肉模糊,父亲的脑袋被炸成了一个空壳。周节回家,看见这样的光景,立地晕倒了。苏醒转来,一时神经失常,见了任何人都喊“张曙”,而又不断地唱着张曙所谱的《洪波曲》。
张曙是*初参加三厅工作的同志,他和冼星海两人在抗战歌曲的传播上是尽了很大的努力的。他这样惨烈地遭了牺牲,同人们都由衷地表示了哀悼。我们把他埋葬在桂林城外的冷水亭,是我替他写的墓碑。当时以为从此在桂林城可以留下一个胜迹了,然而隔不两年寿昌到了桂林,前往扫墓,竞发现墓被铲平了,碑也被打断了,在一个小沟上做着桥。寿昌有文纪其事。
我和张曙,特别在长沙大火中有过一段分姜分粥的往事,他的一死更十分引动了我的感触。我做了好些诗词对联来挽他。为了纪念故人,就我所能记忆的抄录一些在下边吧。P332-336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省乐山客家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本通·二级Access》内容简介:为了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
宝树,科幻作家、译者,中国作协科幻文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学者。沉迷于与时间有关的故事,相信每个故事在无限时空中都是真实存在的。著有《观想之宙》和...
《小清新:文艺与生活》内容简介:小清新,无处不在,无处可寻——有人在沙龙、地铁、丽江的小巷及一些隐匿之所捕捉过他们的身影;
此心安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地理学 本书特色 科林·埃拉德、许钧、吴文智编著赵凯、张慧君、茅佳惠编译的《此心安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地理学)/镜与灯人文译丛》探索了...
郑观应档案名人手札精 内容简介 根据上海图书馆所藏有关郑观应的档案资料,由澳门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合作编纂的《郑观庆档案名人手札》成世了。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
我的中学时代 本书特色 本书把五六十岁,七八十岁,甚至已过望九之年的当年中学生三十八人,从现实生活中拉回到几十年前,让这些当年的中学生,把已模糊和淡忘的往事,重...
《希腊神话和传说》内容简介:流传三千年的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西方文明的不朽源头之一。它讲述了普罗米修斯盗火
本书为“中国文学通史系列”的其中一册,阐述了我国魏晋文学的基本面貌,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
春醪集-经典常读 本书特色 梁遇春执着于人生,在生活中苦苦追求,但终是哀怨地沉溺在虚幻的世界里,只能“在这急景流年的人生里,我愿意高举盛到杯缘的春醪畅饮...
VisionaryauthorOriahMountainDreamerbringstolifethewisdomofherbeloved`Invitation,...
天山脚下 本书特色 陈霞编著的这本《天山脚下》是描摹新疆风光、解读新疆历史人文的深度游读本。全书以“大海的故乡”、“丝路人家”和“向西”分章,以文化散...
生命的力量:一个麻风病人的纪实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文字不多却有丰厚内涵和震撼力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这是一本文字不多却有丰厚内涵和震撼力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林强既...
母亲为什么离去-一位母爱缺失者的自我治愈史 本书特色 1963年,南希·拉帕波特的母亲在离婚以及一场艰难的监护权争夺战后选择了自杀,当时,南希年仅四岁。多年后,...
西方某些智者将解读现代诗诗戏称为"小孩拆表",本书作者以顽童的好奇心,评论家的治学态度,将诗歌这一钟表细细拆解,探寻它"秘密
千年一叹 本书特色 全世界60个国家图书馆竞相珍藏,余秋雨亲笔题写全套书名。在“秋雨书院”揭牌仪式上,余秋雨下了一个“送书”的决心。秋雨书院的**份国际送书礼单...
听潮 节选 《听潮》是一部描写民营医疗机构——上海宏康医院艰难创业与发展经历的报告文学,其中主人公苏元族的事迹感人至深。苏元族和他的团队在逆境中忍辱负重,始终坚...
汉译电影大师传记我的最后叹息:电影大师布努埃尔回忆录 本书特色 电影大师布努埃尔亲述回忆录。从童年到老年,从中世纪的回忆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讲述,从巴黎梦幻到梦幻...
《源上桃花无处无:倪瓒的空间创造》内容简介: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
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华梵灵妙 (金克木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金克木散文之过人之处在于其“学者的渊博和理性,思想家的敏锐和机锋,诗人的激情和想象”,“出经入史,...
水是故乡甜 内容简介 都是童年的趣事,都是往事的回忆,都是对人对物的怀念。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丰满、鲜明的琦君,一个过去的琦君,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琦君。水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