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国的更替不是宿命也不是简单的机械轮回。领先者让位于新来者,新来者复又被后面的新来者所超越,都有它合乎逻辑的道理。
世界大国的地位是世界上*稀有的资源,有时候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资源。如不主动争取、积极努力,一个国家即使条件再优越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
人类群体之间的关键差别是人们的价值、信仰和社会结构,而不是人们的历史、语言、民族和肤色。世界大国的兴衰更替莫不取决于国家的政治设施及现代化程度。
用历史启迪思维,让历史照亮未来,如果历史的**次出现是悲剧,就让它第二次出现是喜剧,这就是本书*庄严的目的。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的永存的。
**章观念维先——国家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未来属于科学和民主。自由展翅的科学上升得越高,它的视野就越宽广,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可能就越充分。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在自然界,没有什么东西比人脑更奇妙,没有什么东西比思维更美好,没有什么东西比科学研究的成果更宝贵。科学万岁!
——[俄]高尔基
思想观念,特别是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思想观念,是人们心中的政治和社会应有的存在方式,是民族的价值准则和社会态度,它们构成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代代相传。思想观念伴随着人类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而演进,同时也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那些*先拥有先进思想观念并藉此有效地挣脱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转入另一个领域的国家和民族,总能占据世界之先,获得全球性利益。
葡萄牙、西班牙: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圆的——观念一新,遍地黄金
中世纪时的西欧,由于地处传统的被侵路线,极易受到来自东方的进攻。历史上曾出现一批批游牧入侵者——匈奴人、日耳曼人、阿瓦尔人、马扎尔人、蒙古人和突厥人,只要有机可乘,这些游牧民族便利用自身无与伦比的机动性闯入西欧。长期以来,西欧诸国的人也觉得自己被孤立在欧亚大陆的西端,毫无安全感。
然而,自16世纪以来,随着生气勃勃的新兴西欧的崛起,这一古老的格局被颠倒了。新西欧在技术上尤其是在武器和船舶制造方面占上风,这就使西欧人在世界各大洋上获得了以往一向为欧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所享有的同样的机动性和优势。
不过,导致世界格局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却并不是工具或武器,而是从陆地到海洋的观念变化,正是由于这一新的思想观念的驱使,人类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才*终导致了伊比利亚的崛起。
缘起哥伦布
在整个中世纪及其以前的欧洲历史上,人们一直以为,地球就如同一张方桌,不仅是平的,而且笔直走下去就会坠入深渊。中世纪的地理学理论还认为,地球上85%是陆地,15%是海洋。虽然十字军东征教会了人们自由旅行的艺术,但也很少有人敢于偏离传统的线路。13世纪末,威尼斯商人波罗兄弟率先穿过蒙古大沙漠,越过耸入云端的高山,发现了通往元朝大汗宫殿的道路,并写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才使人们知道了东方的财富和惊奇。尽管书中的中国和印度“遍地黄金,香料盈野”,曾让许多读过这本书的人萌发到东方发财致富的念头,但由于顾及旅途的漫长和危险,人们*后还是望而却步。
中世纪末西欧人也存在从海路旅行的可能,只是人们那时的活动领域主要是在陆地而不是海洋,因而束缚了手脚。同时,那时能够用于海上航行的船也比较小,一般只能搭载20~50人。人们住在肮脏而低矮的船舱里。没法站直身子。因为厨房设施差,没有罐装食品,吃不上新鲜蔬菜,长时间航海生存也很困难。再加上,中世纪的人对微生物一无所知,由于喝不干净的水,经常会有船员死于痢疾或伤寒。*早的航海者死亡率惊人,能有60%的人返回都属平常;如遇不幸,则全部船员的白骨就可能丢弃在某个荒凉的岛屿上。
侣是,未知领域和财富毕竟是诱人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是地中海上的伟大航海者、真正的探险者。他们中的许多人跟运气打赌,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光辉的探险。就是在极端困难和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实现了本来无望的目的。哥伦布就是他们这些探险者中*杰出的代表。
哥伦布生于1451年,从小惯于航海做生意。虽然未受过正式教育,但哥伦布却在悠闲的海上生活中利用余暇读了很多书,学会了拉丁文,吸收了正在欧洲普及的地理学知识。他还仔细地研究了圣经中有关预言的部分。在新旧世界大交替的历史洪流面前,哥伦布不愧为时代的弄潮儿。他是一个既信奉上帝而又掠夺成性的拜金狂,还是一个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脑的冒险家。
从少年时代起,哥伦布就喜欢看《马可•波罗游记》,后来还进行了研究。在位于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至今仍保存着那本被哥伦布写满眉批的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哥伦布之所以爱读这本书,不只是因为它像《天方夜谭》那样有趣,更主要的是它符合一个冒险家兼拜金狂的理想。哥伦布很仰慕葡萄牙的航海人物亨利王子,更艳羡中国和印度的金银珠宝,他处心积虑地要闯出一条抢先到达东方世界的航路。在一封信中,哥伦布曾说自己日夜都在祈求上帝赐给他产金的土地。他在信中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为了组织远航船队,哥伦布先后请求过英王、葡王支持,但都遭到了拒绝。后来他又求助于西班牙国王,经过许多周折,直到15世纪末叶西班完成统一后国王才批准哥伦布的计划。
1492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哥伦布“海军大将”军衔,预封他为“新发现土地”的世袭总督,能够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1/10作为己有。这年的8月3日,哥伦布率领88名水手、3艘帆船,从巴罗斯港出发,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后,于10月12日黎明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萨马纳礁岛。在远航几乎绝望的时刻发现了这个小岛,哥伦布异常兴奋,遂将小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直至逝世以前,哥伦布都误以为这里是亚洲的一个海岛,该地是印度。为了探寻黄金产地,哥伦布又继续从这个小岛向南航行,先后到达古巴(10月28日)和海地(12月6日),*后在海地北部建立了西班牙的**块殖民地,留下39人驻守。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巴罗斯港。这就是他的**次远航。
后来,哥伦布还有3次远航,相继到过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岛国,其足迹曾深入南美海岸和中美的洪都拉斯和巴拿马附近。但是,由于哥伦布始终未能找到中国和印度,便逐渐失去了西班牙国王对他的信任,1506年,哥伦布在疾病与贫困交加中去世。
虽然哥伦布没能到达中国和印度,但是他发现了西半球的美洲新大陆,发现了加勒比海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岛屿,开辟了横渡大西洋的新航线,带回了在这个大陆的另一面还存在着一个“南海”的消息。所有这些重要的地理发现,都大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打破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地理概念。
无疑,哥伦布的远航是地理大发现的开端。后来,哥伦布抵达萨马纳礁岛的这一天——1492年10月12日,被定为西班牙的国庆日。
成于麦哲伦
自哥伦布远航成功以后,在欧洲人中掀起了一股前往新大陆探险的狂潮,人们试图寻找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从而完成哥伦布所开创的沿西路到达东亚海岸的事业。葡萄牙没落骑士家庭出身的麦哲伦成了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麦哲伦很早就想寻求大西洋通往“南海”的海峡,并曾设想渡过这个海峡到达摩鹿加群岛。他在葡萄牙提出的远航计划遭拒后也来到了西班牙。由于西班牙国王的支持,麦哲伦于1519年9月20日率领5艘帆船和265名船员,从塞维利亚圣卢卡尔港启航,驶入浩淼无际的大西洋,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次环球航行。
经过一年多的航行,麦哲伦的船队于1520年10月21日到达美洲南端的海峡(后来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接着转向西航行,驶入“南海”,因航行途中风平浪静,遂把“南海”称为“太平洋”。从此,这一名称得以沿用。
1521年3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为了占据这块新发现的土地,麦哲伦介入了岛上的内讧,不幸于4月27日被当地部落首领杀害。
麦哲伦遇害后,他的同伴继续航行,到达摩鹿加群岛。在这里装满了香料,并推选了新的船长,然后沿着葡萄牙原来通往印度的航路,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6日返回塞维利亚圣卢卡尔港。这时,环球远航船队只剩下1艘船、18人。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虽耗时3年,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它却证实了这样的事实:哥伦布发现的新土地不是印度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单独的大陆;地球是圆的,世界上的各大洋都是相通的,并且,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明显超过陆地面积。麦哲伦的这次环球航行,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改变,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这样评价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对于人类的贡献:“在哥伦布证实地是球形以后不久,地球为宇宙主宰的尊号也被剥夺了。自古以来没有这样天翻地覆地把人类的意识倒转来过。因为地球如果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无数古人相信的事物将成为一场空了,谁还相信伊甸的乐园、赞美诗的歌颂和宗教的故事呢?”
……
肖德甫,少将军衔。先后供职于省军区、大区、总部机关及院校。曾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访问和考察。撰写过《世纪悲歌——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的前前后后》、《美国崛起沉思录》等专著。
斯大林的失误-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 目录 引子**章 战争游戏第二章 战争前夜第三章 德军进攻第四章 西部之灾第五章 南部的希望第六章 丢失白俄罗斯第七章 德军...
《网上炒股开门红》内容简介:本书涵盖内容: 新手炒股入门、认识股票市场、炒股的策略、炒股技术分析、大智慧下载安装及界面介绍、
四川大抗战-被遗忘的抗战史 本书特色 八年抗日战争中,四川有三百五十万军人出川参战,六十四万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均占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
冲锋枪 手枪篇-世界经典轻武器完全图解 本书特色 《轻兵器》是国内专门介绍轻武器的军事刊物,集权威性、科普性于一体。《世界经典轻武器完全图解 冲锋枪 手枪篇》由...
诺曼底登陆-二十世纪著名战役 本书特色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迫使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彻底粉碎了德军企图调兵转...
无形战场的较量-信息战武器的性能发展与战争经历 内容简介 自从电磁波应用于军事活动以来,敌对双方在无形战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不见刀光剑影的殊死搏杀。随着信息战武器...
二战全史 本书特色 60多年前,以德、意、日为代表的法西斯严重践踏了人类的尊严、自由与和平,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战争*激烈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
形势论-兼评多局部战争的酝酿.战略和前途 本书特色 刘伦德的《形势论(兼评多局部战争的酝酿战略和前途)》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为基本特色,探求形势问题的理...
西方媒体如何影响政治 本书特色 现代媒体如何与政治互动?本书为你全方面阐述真相。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综合全面的著作。它将为政治媒体的师生们提供**的读物。——布莱...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新版大字本) 本书特色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7章40节,...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普 本书特色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包括中国共产党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在中央顾问委员**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一心一意搞建设、我们对香...
托德·兰德曼(Todd Landman),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发展、民主、公民权利与社会运动等。.埃德齐娅·卡瓦略...
《恰如其分的害羞》内容简介:备受全球15亿高敏感族信赖的心理治疗师、《高敏感是种天赋》作者伊尔斯·桑德新作! 在生活中,让人感
列奥·施特劳斯-思想传记 内容简介 对于当代的政治哲学反思来说,施特劳斯的思想已经成为绕不过的参考点。在这部独具视角的思想传记中,唐格维特别关注了施特劳斯鲜为人...
神魂颠倒日本国 本书特色 1.白岩松,许戈辉,张颐武,加藤嘉一鼎力推荐!只有更多的了解靖国神社的真面目,才能更准确的知道我们愤怒的缘由。对此,李缨是一个负责任的...
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剑桥大学、基辅州立大学、东京大学的世界知...
唐代蠲免政策研究 本书特色 蠲免政策是中央政府制定发布的蠲免政令和关于蠲免管理的一系列法令法规,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蠲免政策是赋役制度的衍生物,也是赋役制...
经济思想管窥 本书特色 《经济思想管窥》是作者田学斌学习研究世界经济学的学术成果概述,范围涉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有各个学派代表的基本理论、概念观点、学术著作精华...
群书治要实践谈-现学现用的古老智慧 本书特色 《群书治要》是人类老祖宗留给后代子孙极其重要的治世宝典,集数千年老祖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丰田精益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图解版)》内容简介: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每一个企业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