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教会大学的*后一批学生,也是新中国培养的**批学者
他专攻民族学,也受过历史学的训练
他曾受西方理念影响,也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熏染
他矢志于学术研究,也始终关注现实
他屡次被边缘化,却一再回归中心
他尊重师辈,提携后辈,承上而启下
时代激荡下,一个学者跌宕曲折的一生,一个群体厚重无言的剪影
内容简介
个人是时代的影子。作为一个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民族学学者,李绍明的一生与国家政治紧密相连。本书中,他讲述了自己七十余年的曲折经历:从考上华西大学,辗转三校完成学业,到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活动,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三起三落,直至拨乱反正后重新焕发学术活力。沉浮之间,折射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描画了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工作的发展轨迹。
他是教会大学的*后一批学生,也是新中国培养的**批学者,他专攻民族学,也受过历史学的训练,他曾受西方理念影响,也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熏染,他矢志于学术研究,也始终关注现实,他屡次被边缘化,却一再回归中心,他尊重师辈,提携后辈,承上而启下。时代激荡下,一个学者跌宕曲折的一生,一个群体厚重无言的剪影!
**章我的少年时代
01.出关是个苦差事
问:我看到过以前对您的访谈,主要谈的是您的学术经历,这次我想谈得更宽一点,想请您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并结合这个学科(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经历来谈谈。
李:好,好。
问:那就从您小时候开始聊吧。您是土家族,那老家在哪?
李:土家族在我出生之前、包括我出生后的这代人,都没有被认定为一个少数民族。土家是个民族,是1950年的国庆节湘西的代表田心桃去北京开会时首次提出的事。被识别出来是潘光旦先生等人去了以后,50年代的时候才有这摊事。那个时候在我们老家,当时不说是土家,说是苗族。这个地方在潘光旦先生等人去以前,倒是都认为是少数民族,但究竟是什么少数民族还不知道,只说是苗族,但这个“苗”是很广泛的(说法),是个少数民族的代称。比如仲家的“苗”,水家的“苗”,什么都是“苗”,它成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代称。那么,我们这代听说自己的先民都是“苗”,但不知道是“土家”,没有这样的叫法。一直到潘先生1955年写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这篇文章之后,才确定“土家”这个名,1957年中央才确定了这个民族。土家以前也叫“土民”,土民就是“土著人”的意思。
我本人不是出生在老家,我的父亲是。老家就是现在重庆市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那个时候不叫这个名字,叫做秀山县。我父亲出生在这里,他叫李亨,清末出生的。他出生的时候家庭比较贫苦了,但也不是很穷,如果按新中国成立后划分成分的标准来看的话,可能属于中农。家里还是有点田地,不多。我们这个李姓家族,在秀山是个大姓。听说以前家里还是很有钱的,但到我祖父的时候已经败落了,怎么败落的不知道。我父亲那个时候上过私塾,清末那个时候,这个地方是没有新式小学的,是比较偏僻的地方。
问:是在秀山县里的私塾?
李:不是,私塾是乡里的,教四书五经嘛。有一个老师、一些儿童嘛,念《三字经》什么,受的是传统的国学教育。秀山这个地方虽然是少数民族地区,但清朝乾隆的时候就已经改土归流了,而且那个地方离县城也不太远,大概是十多二十公里的样子,不算很偏僻,所以在那里汉学教育已经有了。就这样我父亲在老家受了一点初级教育,可是他很勤奋,后来是自学成才的。
后来,他年纪大了一点,可能十多岁不到二十岁的样子,就去了酉阳。酉阳那个时候是个州,州给(四川方言,“和”的意思)县不同,酉阳当时是个直隶州,好像就是现在地区一级的,它管下面的县,秀山就是酉阳州管辖的一个县。酉阳州以前有酉阳土司,是一个土家族比较大的土司,土司下面管了四个长官司,也是土司,不过是小土司。我们那个地方,以前是土司管辖的地方,但清末的时候土司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实际上清朝政府已经进去了,已经管了那个地方,汉文化已经进去了。
酉阳州清末已经办了新式学校了,这个学校现在还很有名。(问:酉阳**中学?)对。但是那个时候不叫中学,就叫学堂,一个新式学堂,叫酉属学堂。我父亲去酉阳后,正好学堂招收工友去做工。干什么呢?上课的时候要敲钟,到时间了就打钟,下课上课都要打。当然也不止是这一个任务,他给我讲,打钟以后还有一些杂事。这些事很快就做(完)了,于是他就去旁听,跟着那些班去旁听。所以他在学堂里又自学了东西。
他在酉阳的时候,当时大概是1905年,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吴嘉谟去了那。吴嘉谟不是酉阳人,具体他为什么去酉阳,我也不知道,大概给办学有关嘛,以后我想也可能跟赵藩有关。赵藩是谁?剑川的白族,做过四川的盐茶道,当时是酉阳州的知州,他在那做知州的时候,吴嘉谟为与办学有关的事去的。这个赵藩呢,还写了武侯祠里那副对联,很有名的一副对联。毛泽东去了武侯祠看了这副对联后,把这副对联记了下来,叫每个到四川做大官的人都要去成都武侯祠看这副对联。这副对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所以呢,吴嘉谟去过酉阳的那个学校,学校在龙潭,是个镇,离酉阳县城不远。我父亲就是在那里认识了吴嘉谟的。吴嘉谟喜欢我父亲的勤奋,看见这个小青年还不错,做了自-己的工作之外还旁听,所以后来他回到成都时,就把我父亲带到了成都,(在)他身边做点打杂的事。1907年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来成都以后,委派吴嘉谟做关外学务局的总办。关外学务局是西康准备建省前,川滇边务大臣衙门下面的一个局,负责办学的,是管文化教育的一个机构。吴嘉谟任总办,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厅长。他接受这个任务以后,就招一批人到关外去办学,我父亲也就随他参加到这个行列中来。
吴嘉谟出关的时候,问我父亲愿不愿意去,因为这是个苦差事。我父亲就这么自愿去了。那个时候到康定以西的地方去叫“出关”。这就像北方叫“走西口”一样,或者叫“出口”,比如出古北口、娘子关,到了口外了。四川叫“出关”,就是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出去以后整个文化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
问:当时“关”可能意味着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文化中心区和文化边缘区的关系,或是汉族地区和非汉族地区的关系。那么,“关”这个概念似乎与民族国家的“疆域”不同。
李:“出关”我不讲它的原意,不同时代有不同意义,比如明朝后期出山海关,出了明朝管辖范围到了后金,它已经是与明朝并立的国了,它衰落的时候由明朝统治的,但势力强大了就脱离掉。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固定的“国”的概念,不知道变了多少次.每个王朝“国”的概念完全不一样,疆域不一样,管辖的范围也不一样。民族是变动的,疆域也是变动的。在山西叫“走西口”,走到内外蒙古,“口”主要指古北口。四川就叫“出关”,康定以西有个“茶关”,茶马贸易的一个关,出了关民族就不一样了,风俗习惯不一样了,但是它不是出国。关有的时候与国家的概念是一致的,但是在清代出关是出到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我们四川省“关”的具体概念是出茶关,打箭炉以外。打箭炉还不是。
问:(打箭炉)在哪里?
李:康定在当时就叫打箭炉,传说诸葛亮在那里造过箭。
问:*开始出关就是为了茶马贸易吧,主要是经济商贸吧?
李:很少有人去那里当农民嘛,也有人为了从军和当官。
问:是从赵尔丰那个时代才有的吗?
李:不,时间很长了。汉人去那时间比较长,但不是直接治理的,因为它还有土司。康区有四大土司,明正土司、巴塘土司、理塘土司和德格土司,大土司下面还有小土司,它是羁縻统治。四大土司谁管?打箭炉厅。厅是什么?县一级的机构,设在商贸交通要道。打箭炉厅要管四个土司。打箭炉还不算出关。当时从四川到西藏,中央要供应驿站的粮食,在西藏不驻兵,但却在西藏派有中央的驻藏办事大臣这套机构。粮食的供应靠内地,西藏没法供应,还有日用品。所以(清)王朝就在康区重要地方设立很多粮员,又称粮道,性质就是粮食转运站的站长,地位也是县一级的,巴塘、理塘都有。实际上他们是代表中央派驻地方这个系统的,由满、汉官员担任,不能用少数民族任。这是控制粮道的,也兼管当地治安、土司等,但他们没有处理权,处理权在打箭炉厅,这是个衙门。赵尔丰去之前是这样的,他去以后改土归流了,建立了府、州、县,这样就完全掌握了政权。
问:这么说出关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
李:啊,很艰辛。出了关以后那就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喽。在云南这叫“走夷边”。走夷边呢多是当时没有办法的了,家里富裕的,谁还走夷边呢?
问:那云南的“走夷边”应该划到哪个范围?
李:就是走到“江外”,红河以外就是夷边,怒江以外就是夷边呐。红河以外现在是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思茅地区那么很大一块;怒江以外是现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边的临沧地区就是边疆地区。在当时人看来都是非常苦的差事,一个安土重迁的农业民族中的一员是要下很大的决心才会出关的。
我父亲一直走到巴塘,巴塘是现在的叫法,那个时候叫巴安。这个地方本来的藏名就叫巴塘,赵尔丰去了以后才改叫巴安,就是巴塘安定的意思。
……
李绍明,1933年生,土家族。1950年入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5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民族学专业,1954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民族问题研究班。担任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与西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学术顾问、研究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民族学科规划组成员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主持过横断山区“六江流域”民族综合考察,致力于“藏彝走廊”民族综合研究,倡议“南方丝绸之路”、“康巴学”的学术构想。代表作包括:《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总纂),《羌族史》(合著),《川东酉水土家》(主编),以及《李绍明民族学文选》、《巴蜀民族史论集》、《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等。
张仃(色彩的轮回)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
戴季陶传 内容简介 本书将戴季陶置于中西文化冲撞与融合的时代变革背景中,从记叙他一生各时期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与思想,以及爱情、婚姻、家庭、教育子女、...
《草叶手帖》内容简介:人与草叶30年的对话,142个从新绿到化石的生命故事。也许,人和草叶本来就有相通的情感和语言。也许,草叶是
《2021年MBA、MPA、MAPcc、MEM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精选600题(20套全真试卷及详解)》内容简介:管理类联考逻辑经典试题荟萃。配
贾平凹评传 本书特色 在生活里胆怯,卑微,伏低伏小,在作品里却放肆,自在,爬高涉险, 是个矛盾人。 因为爱得太深,我神经似的敏感,容不得眼里有一粒沙子,见不得生...
美国总统书系-雄辩老将 本书特色 约翰·昆西·亚当斯是个狂热的殖民主义者和人权捍卫者,是**个倡导国家全面发展的总统。正因为他的倡导,美国才得以*终成为世界强国...
追求自由的波伏瓦:知性与叛逆 本书特色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被誉为西方女性"圣经"的《第二性》...
《窦娥冤:关汉卿选集》内容简介:关汉卿是我国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之一,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中非常著名的就是《窦娥冤
尼采大传 本书特色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尼采是*不能被忽略的人物,也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观点和立场不同,人们对他毁誉不一。除此之外,由于尼采的思想采取了...
成吉思汗传 内容简介 本传记全面展现了成吉思汗这位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的风采。对其功过是非,尤其是褒贬不一的“西征”,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探讨,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
卡尔・波普尔是开放社会最重要的斗士。从没有一个用英语写作的哲学家,在他工作的范围和质量方面,能与卡尔・波普尔相比……人类
靳尚谊 目录 靳尚谊:我艺术呼唤万物之灵靳尚谊小传靳尚谊的故事靳尚谊 节选 靳尚谊:我艺术呼唤万物之灵靳尚谊先生的书房并不太大,但很有风格、特色,紧紧凑凑,凌凌...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内容简介:《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是心理学大师荣格在83岁时,回忆自己一生的关键事件,写下的
爱恨情仇-大师远去-贰 本书特色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著名作家、学者岳南继《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之后又推重磅力作!爬梳历史,还原真相,挥笔如刀解密民国大师...
《超强图解猫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诊断与家庭护理》内容简介:本书的主题是讲述猫咪肾脏疾病,但并不是针对专科医生,而是写给广大猫家
出生于1818年的卡尔•马克思,在走完生命的65个年头后,成为了西方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之一。然而,他的形象却在后世的思
周一良:毕竟是书生 本书特色 本书是出身世家却一生甘为书生、因《世界通史》闻名于世实则醉心于中国史研究的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的传记,本书包括三部...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另两位是美国的国父华盛顿和美国内战中力挽狂澜的亚伯
93断想---一个作家的杂感从复旦到北影目录 一、93断想——一个作家的杂感二、从复旦到北影——十二年间风雨艰难人生京沪两地闻见
朱彝尊年谱 本书特色书名:朱彝尊年谱 定价:148元 作者:张宗友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9-1 ISBN:9787550620025 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