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与圣彼得堡在艺术上的亲缘关系,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从屠格涅夫、司汤达的散文与小说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无不感染这里面深层的相互关系。
这部历史作品中出现的有雄图大略的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奸邪的冒险家、绝望的艺术家,还有无处不在的沙皇秘密警察。
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上的杰出入物马蒂斯、佳吉列夫、科克托、毕加索、阿拉贡——整整一代的天才——通过来自北国冰雪的缪斯感受到斯拉夫灵魂的魅力而才思涌现、灵感不辍,在促进法俄的文化交流、融合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从基本来面目来看,似乎比小说还更跌宕起伏。俄裔法籍历史学家、前苏联外交官眼中的法俄之恋,探索俄罗斯灵魂,也向法兰西智慧致敬。
彼得大帝的法国人
直至18世纪初,法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时断时续,充满偶然性,这里面有地理与历史上的许多原因。首先是被两道巨墙阻隔,那是德国与波兰的疆域,并排横贯在欧洲中央,还有两片大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另一个疏远的原因是民族心理方面的。事实上,俄国人带着疑惧观察着西方,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东面是鞑靼人,西面是条顿骑士团。18世纪初期,法国人与俄罗斯人终于**次认真进行了了解。彼得大帝是向法国天才敬礼的**人。他登位一开始就表示要访问巴黎的意向,但是路易十四对他抱敌视态度,直到路易十四驾崩以后才实现。圣西蒙说:“1717年,莫斯科沙皇大驾光临,对朝廷与首都都是一件大事,犹如明天天之子要来敲门似的。”
在六周访问期间,彼得参观议会、法兰西学院、戈布林制造厂、天文台、植物园、铸币局。一切都激起他的好奇心,一切都使他感到兴趣。法兰西科学院全体出席欢迎他,还请封特奈尔向他致颂词。
如果说这位沙皇很快了解法国天才的长处,他也看出这个国家潜在的危险。有人听到他说出这句遐迩闻名的实话:“法国将毁于奢侈逸乐。”这位巨人表面乡里乡气,心里还真藏着拜占庭时代希腊人的精明。
俄罗斯大国王会讲法语,但是他认为维持尊严要使用翻译。那些有王室血统的亲王与公主并不吸引他的注意,可是对年轻的路易十五则屡屡表现一种真正的好感。他不把路易十四的宠姬德·曼特侬夫人看在眼里,然而却去黎塞留红衣主教陵墓前恭恭敬敬致哀。
这位惊世骇俗的沙皇迅速征募了他*初一批法国合作者,还把维尔波亚带了回国,他是放逐在荷兰的布列塔尼家庭的幼子,在那里的一艘船上当低级军官。他们两人完全出于偶然在荷兰至英国的水路上相遇的。一场连续三天的大风暴摇晃着船只,只是维尔波亚保持了冷静才不致沉没。这时一个陌生水手过来拥抱他,还对他赞不绝口,问他是否愿意当他的副官和未来舰队的海军上将,不用说他是多么惊讶的了!沙皇亮出自己的身份,维尔波亚欣然接受这个意料不到的延聘。这人正直勇敢,对于这位爱走极端的沙皇确是一位可贵的随从。在一次酒宴上,他竟敢在女沙皇面前狠狠羞辱彼得,但是他得到了宽宥,“由于他的卓著勋劳”,一生甚得皇家的宠幸。全因是彼得大帝,这部法国故事才得以写出*初几页。
沙皇不但热爱美轮美奂的法国建筑,也喜欢赏心悦目的法国装饰,试图延揽几位艺术家留在身边,重金礼聘建筑师勒布隆。不是因为他建议把那个新兴的城区全面推倒,重新建造一座理想的城市,要用他来参加圣彼得堡建设工程,而是建造彼得霍夫,这是凡尔赛宫的巧妙翻版,布置山川瀑布,笔直的马车道,还有一座名为玛尔丽的楼阁。
法国人的才智在18世纪通过号召得到成功的模仿与复制,可还是遇到了德国人的竞争。
彼得大帝在1725年驾崩,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在1741年接位,这期间俄罗斯前后有四位君主当政。叶卡捷琳娜一世(1684—1727)在丈夫彼得逝世后登上王位。接着是阿列克谢的儿子,也就是彼得的孙子彼得二世,十一岁时接班。他把宫廷迁到莫斯科三年后就去世了。安娜·伊凡诺芙娃,二沙皇之一的伊凡五世的女儿,事实上把帝国交给了德国人。她的外甥伊凡六世继承王位,实际掌权的是女沙皇的情人比伦(Biren)。他是拉脱维亚古朗特区农民的儿子,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僭用法国元帅比隆(Biron)的姓氏与族徽,编了一些想人非非的故事跟这个家族攀亲。然而,关于这个遥远的法国的任何事物,都会是俄罗斯精英本能的好奇或崇拜的对象。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女儿伊丽莎白象征了这种亲法的感情。还在童年时代,家人就为她向夏尔特尔公爵,后来又向路易十五提过亲。她的思想是阅读法国文学培养而成的。
1839年,她依然待字闺中。有几个美少年慰藉她的寂寞,目前她对法国大使产生极大的信任。
那时期,伊丽莎白是位二十八岁风韵十足的少妇。她充满堪与父母相比的活力。一头栗色秀发,一口漂亮牙齿,娇艳的嘴唇,会说话的蓝眼睛。她喜爱节庆活动和化装舞会(比如说,她欣赏穿女装的男子和穿男装的女子。看到那些年老的大臣,胳膊和腿肚上长满了毛,还扮牧羊女或仙女,把她乐得什么似的)。然而,法国大使拉歇塔尔蒂善解人意,组织豪华的庆典,受到圣彼得堡上流社会啧啧称道。
在涅瓦河的岸边晚会通宵达旦,这两个年轻人结成“温情的友谊”也就不足为奇了。
拉歇塔尔蒂侯爵1739年12月到俄罗斯,时年三十四岁,随从中有十二名秘书,六名厨师,五十名扈从和侍仆,还不忘带了他的芭蕾教师,他将主导舞会,给未来的女沙皇上舞蹈课。他是个典型的18世纪人物,轻浮浅薄,时而是军官,时而是外交官,但一辈子主要还是个卖弄文才、八面玲珑的花花公子。他生活奢侈,说话举止恰如其分,性情豪放,在沙皇的首都很快获得了毋庸置疑的威望。
驻俄罗斯大使在当时还不是一个显赫的职位,这位英俊的侯爵还是因为在凡尔赛宫干了几桩糊涂事,对亲王的情妇太过关心,才被派驻到圣彼得堡,过上金色的流放生活。他到俄罗斯履新,向凡尔赛宫要求给他调拨十万瓶上好的法国特色葡萄酒,要用烹饪法术来镇住圣彼得堡人。这些珍贵的美酒佳肴不久就在官方宴席中,把匈牙利托卡依葡萄烧酒比了下去,跟伏特加同样受人欢迎。
大使、女沙皇和江湖医生
18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瑞典和波兰都在凡尔赛宫找到坚强的后盾来对付俄罗斯。在欧洲,局势紧张,大家都在寻找同盟者。法国被认为是大陆上的大国,英国竭尽全力要与它争夺霸权。安娜女皇(1730~1740)不思改变谋臣的亲普鲁士外交政策,这使拉歇塔尔蒂侯爵大为慌张。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素以亲法闻名,受到怀疑和监视,离开宫廷到莫斯科居住。安娜女皇没有孩子,把外甥女安娜·莱奥波多芙娜和她的丈夫不伦瑞克一吕讷堡亲王召到身边,后来还把他们的儿子宣布为王储。1740年10月28日,她过世,让她的情人比隆当摄政。19世纪,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克里乌切夫斯基是这样归纳这个时代的:“这是我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但是这黑暗的一页上*黑的污点是这位女皇本人……”
沙皇年仅九个月,摄政又是个德国人,俄罗斯真是交上了厄运。但是比隆在位没有多久,9月9日早晨,他遭到逮捕,又被判终身流放西伯利亚。故女皇的外甥女随即做摄政。她并不因而受人欢迎,因为她继续依靠“亲德派”。此外,摄政女皇获知法国大使跟女大公伊丽莎白关系密切,向他表示公开的敌意。
从那时起,法国外交官的任务好像受到很大连累,对拉歇塔尔蒂来说,必须紧急行动。尽管摄政女皇监视伊丽莎白愈来愈严密,老百姓与皇家禁卫军对彼得大帝的这个女儿不断地表示他们的同情心。
唯有18世纪保持着这类宫阙密谋。放磁者、术士、跟女沙皇的销魂夜、隧道幽会。剑侠小说中的一切元素在这里一样不少。
拉歇塔尔蒂在这个事件中的主要同盟,是一个叫莱斯托克的人。这位有法德血统的胡格诺还是在18世纪初彼得大帝时期来到俄罗斯的。他是江湖郎中、外科医士、放磁者和招魂巫师,很快得到了伊丽莎白的信任。他是个真正的冒险家,热爱“放荡无行的女人”、赌博游戏、葡萄佳酿与烈酒;“他的债务远远超过他的收入”。在拉歇塔尔蒂这一伙靠招摇撞骗的狐群狗党中,还可以举出法国龙骑兵军官瓦尔克拉桑,他被一位同胞告发而关进了施吕塞尔堡;演员莫朗贝尔,有真才实学,可以指点迷津;医生普安索尼埃,受路易十五派遣来给女沙皇看病,无疑在诊病开方子之间也会捎上几条秘密口信。这个小集团中莱斯托克*为活跃,几次试图说服女大公离开她在莫斯科的隐退之地都不见效。彼得大帝的女儿为人聪敏,但是生性懒散,也不思搞阴谋诡计。但是女摄政的怀疑,警探的监视步步进逼,再加上她的皇家津贴也大大缩水,终于促使她采取行动。
为了更好策划阴谋,必须首先消除任何怀疑。法国大使暂时离开圣彼得堡,跟俄罗斯宫廷保持若干距离。伊丽莎白不顾一切风险,裹了厚厚的裘皮大衣,趁黑夜秘密登上一艘船与他相会。
……
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1950-),1950年生于莫斯科。
精通英语、法语、阿拉伯语。1977年进苏联驻巴黎大使馆工作,全面接触法国文化。后回莫斯科进外交部,苏联改革时期任外交顾问。后迁居巴黎,1995年加入法国图籍。法国媒体经常向他咨询俄罗斯政治与历史方面的知识,现今为法国书籍沙龙联台会的名誉主席。1992年开始用法语进行创作。
第一部小说作品《两姐妹》(1997)得“,小说家奖”。主要作品有三部曲《圣彼得堡的故攀》(2003,欧洲奖),《克里姆林宫的故事》(2004,路易·鲍威尔斯奖)、《俄罗斯的故事》(2003~2004)、《俄罗斯芭蕾秘史》(2002,法语作家奖)。《巴黎与圣彼得堡三百年罗曼史》于2005年问世,为其在法国出版的第十八部作品。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正伟大的思想,不仅不会为时间所湮灭,反而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见其光芒四射。毛泽东军事思想,就具有
作品目录序 迷信的起源与后果 著者写这本书的原因 他研究的经过 这篇论文是意在给什么样的读者读的。著者服从他的国家的元首 第
政治诗学:本雅明思想的当代阐释 本书特色 《政治诗学:本雅明思想的当代阐释》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既有温度又有内涵;阅读它,既是一次与思想者的贴心对话,又是一次与...
李济深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内容简介 《中国各民主党派主要创始人传记丛书》一套八本,包括《李济深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张澜与中国民主同盟》、《黄炎培与中...
中国人与古巴独立战争 本书特色 该书是贡萨洛·德格萨达·阿罗斯达特吉将军1892年撰写并首次出版的。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下,1878年,古巴**次独立战争失...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内容简介 间谍战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好人坏人都在制造情报;盟军、纳粹都在使用美人计;巴顿、蒙哥马利或是隆美尔,也有上当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大纲 本书特色 全国各级党政干部手边教科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大纲 内容简介 介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该体系...
二战名将 本书特色 大部分的二战图书,只是一架望远镜,带人们去观赏战争;而全景二战系列不同,它是一台时空机器,带你去亲身体验战争,体验战争所带来的死亡恐惧和心灵...
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本书特色 继19世纪托克维尔以来,对美国特征*出色的描述。 ——菲尔·卡托弗 在文明战争蔓延世界的今天,这本书像是天赐之物。 ——罗伯...
《资本论》摘编 内容简介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
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马克林,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著作等身,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少数民族问题,...
廉政公署全传 本书特色 起床!不许动!我们请你喝咖啡!本书选择了几起较有特点的内地商家被香港廉署查办的案件,这些案件,笔者并不准备进行道德以及伦理等方面的评判,...
航空母舰费用全账单 本书特色 ◆航空母舰涉猎的海洋、海军和海战知识丰富,是一座知识宝藏。◆航空母舰集中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是高新科技的集中体现。◆航空母舰涉及现...
共产党宣言 内容简介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目录 编者引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883年德文版...
全书分上下两册。“希特勒青年团”师(HitlerjugendDivision)成立于1943年6月1日,直到当月的24日,才正式确定为装甲掷弹兵师。
民主及其批评者(全2册)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着手解释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不但从广阔的历史时段描述了民主发展的历史。而且从宏观的理论角度分析了民主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01(入行版)》内容简介:对刚入行或想入行的产品经理而言,“不知道”和“做不好”是常见的两大障碍。“不知道
以技术化方式,读懂中央帝国两千余年军事战略的演化。读懂了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就读懂了中国何以过去,何以现在。【内容简介】本书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
古代战纪选 本书特色 作者从《左传》、《史记》、《资治通鉴》中精选11篇描绘经典战争的文章,如肥水之战,城濮之战等,对这些文章进行文字注释,并对当时的形势和交战...
清代江西乡试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部系统研究清代江西乡试的专著,从时间和空间交叉、制度史与活动史融合的维度梳理了清代江西乡试基本制度,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