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与圣彼得堡在艺术上的亲缘关系,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从屠格涅夫、司汤达的散文与小说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无不感染这里面深层的相互关系。
这部历史作品中出现的有雄图大略的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奸邪的冒险家、绝望的艺术家,还有无处不在的沙皇秘密警察。
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上的杰出入物马蒂斯、佳吉列夫、科克托、毕加索、阿拉贡——整整一代的天才——通过来自北国冰雪的缪斯感受到斯拉夫灵魂的魅力而才思涌现、灵感不辍,在促进法俄的文化交流、融合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从基本来面目来看,似乎比小说还更跌宕起伏。俄裔法籍历史学家、前苏联外交官眼中的法俄之恋,探索俄罗斯灵魂,也向法兰西智慧致敬。
彼得大帝的法国人
直至18世纪初,法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时断时续,充满偶然性,这里面有地理与历史上的许多原因。首先是被两道巨墙阻隔,那是德国与波兰的疆域,并排横贯在欧洲中央,还有两片大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另一个疏远的原因是民族心理方面的。事实上,俄国人带着疑惧观察着西方,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东面是鞑靼人,西面是条顿骑士团。18世纪初期,法国人与俄罗斯人终于**次认真进行了了解。彼得大帝是向法国天才敬礼的**人。他登位一开始就表示要访问巴黎的意向,但是路易十四对他抱敌视态度,直到路易十四驾崩以后才实现。圣西蒙说:“1717年,莫斯科沙皇大驾光临,对朝廷与首都都是一件大事,犹如明天天之子要来敲门似的。”
在六周访问期间,彼得参观议会、法兰西学院、戈布林制造厂、天文台、植物园、铸币局。一切都激起他的好奇心,一切都使他感到兴趣。法兰西科学院全体出席欢迎他,还请封特奈尔向他致颂词。
如果说这位沙皇很快了解法国天才的长处,他也看出这个国家潜在的危险。有人听到他说出这句遐迩闻名的实话:“法国将毁于奢侈逸乐。”这位巨人表面乡里乡气,心里还真藏着拜占庭时代希腊人的精明。
俄罗斯大国王会讲法语,但是他认为维持尊严要使用翻译。那些有王室血统的亲王与公主并不吸引他的注意,可是对年轻的路易十五则屡屡表现一种真正的好感。他不把路易十四的宠姬德·曼特侬夫人看在眼里,然而却去黎塞留红衣主教陵墓前恭恭敬敬致哀。
这位惊世骇俗的沙皇迅速征募了他*初一批法国合作者,还把维尔波亚带了回国,他是放逐在荷兰的布列塔尼家庭的幼子,在那里的一艘船上当低级军官。他们两人完全出于偶然在荷兰至英国的水路上相遇的。一场连续三天的大风暴摇晃着船只,只是维尔波亚保持了冷静才不致沉没。这时一个陌生水手过来拥抱他,还对他赞不绝口,问他是否愿意当他的副官和未来舰队的海军上将,不用说他是多么惊讶的了!沙皇亮出自己的身份,维尔波亚欣然接受这个意料不到的延聘。这人正直勇敢,对于这位爱走极端的沙皇确是一位可贵的随从。在一次酒宴上,他竟敢在女沙皇面前狠狠羞辱彼得,但是他得到了宽宥,“由于他的卓著勋劳”,一生甚得皇家的宠幸。全因是彼得大帝,这部法国故事才得以写出*初几页。
沙皇不但热爱美轮美奂的法国建筑,也喜欢赏心悦目的法国装饰,试图延揽几位艺术家留在身边,重金礼聘建筑师勒布隆。不是因为他建议把那个新兴的城区全面推倒,重新建造一座理想的城市,要用他来参加圣彼得堡建设工程,而是建造彼得霍夫,这是凡尔赛宫的巧妙翻版,布置山川瀑布,笔直的马车道,还有一座名为玛尔丽的楼阁。
法国人的才智在18世纪通过号召得到成功的模仿与复制,可还是遇到了德国人的竞争。
彼得大帝在1725年驾崩,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在1741年接位,这期间俄罗斯前后有四位君主当政。叶卡捷琳娜一世(1684—1727)在丈夫彼得逝世后登上王位。接着是阿列克谢的儿子,也就是彼得的孙子彼得二世,十一岁时接班。他把宫廷迁到莫斯科三年后就去世了。安娜·伊凡诺芙娃,二沙皇之一的伊凡五世的女儿,事实上把帝国交给了德国人。她的外甥伊凡六世继承王位,实际掌权的是女沙皇的情人比伦(Biren)。他是拉脱维亚古朗特区农民的儿子,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僭用法国元帅比隆(Biron)的姓氏与族徽,编了一些想人非非的故事跟这个家族攀亲。然而,关于这个遥远的法国的任何事物,都会是俄罗斯精英本能的好奇或崇拜的对象。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女儿伊丽莎白象征了这种亲法的感情。还在童年时代,家人就为她向夏尔特尔公爵,后来又向路易十五提过亲。她的思想是阅读法国文学培养而成的。
1839年,她依然待字闺中。有几个美少年慰藉她的寂寞,目前她对法国大使产生极大的信任。
那时期,伊丽莎白是位二十八岁风韵十足的少妇。她充满堪与父母相比的活力。一头栗色秀发,一口漂亮牙齿,娇艳的嘴唇,会说话的蓝眼睛。她喜爱节庆活动和化装舞会(比如说,她欣赏穿女装的男子和穿男装的女子。看到那些年老的大臣,胳膊和腿肚上长满了毛,还扮牧羊女或仙女,把她乐得什么似的)。然而,法国大使拉歇塔尔蒂善解人意,组织豪华的庆典,受到圣彼得堡上流社会啧啧称道。
在涅瓦河的岸边晚会通宵达旦,这两个年轻人结成“温情的友谊”也就不足为奇了。
拉歇塔尔蒂侯爵1739年12月到俄罗斯,时年三十四岁,随从中有十二名秘书,六名厨师,五十名扈从和侍仆,还不忘带了他的芭蕾教师,他将主导舞会,给未来的女沙皇上舞蹈课。他是个典型的18世纪人物,轻浮浅薄,时而是军官,时而是外交官,但一辈子主要还是个卖弄文才、八面玲珑的花花公子。他生活奢侈,说话举止恰如其分,性情豪放,在沙皇的首都很快获得了毋庸置疑的威望。
驻俄罗斯大使在当时还不是一个显赫的职位,这位英俊的侯爵还是因为在凡尔赛宫干了几桩糊涂事,对亲王的情妇太过关心,才被派驻到圣彼得堡,过上金色的流放生活。他到俄罗斯履新,向凡尔赛宫要求给他调拨十万瓶上好的法国特色葡萄酒,要用烹饪法术来镇住圣彼得堡人。这些珍贵的美酒佳肴不久就在官方宴席中,把匈牙利托卡依葡萄烧酒比了下去,跟伏特加同样受人欢迎。
大使、女沙皇和江湖医生
18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瑞典和波兰都在凡尔赛宫找到坚强的后盾来对付俄罗斯。在欧洲,局势紧张,大家都在寻找同盟者。法国被认为是大陆上的大国,英国竭尽全力要与它争夺霸权。安娜女皇(1730~1740)不思改变谋臣的亲普鲁士外交政策,这使拉歇塔尔蒂侯爵大为慌张。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素以亲法闻名,受到怀疑和监视,离开宫廷到莫斯科居住。安娜女皇没有孩子,把外甥女安娜·莱奥波多芙娜和她的丈夫不伦瑞克一吕讷堡亲王召到身边,后来还把他们的儿子宣布为王储。1740年10月28日,她过世,让她的情人比隆当摄政。19世纪,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克里乌切夫斯基是这样归纳这个时代的:“这是我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但是这黑暗的一页上*黑的污点是这位女皇本人……”
沙皇年仅九个月,摄政又是个德国人,俄罗斯真是交上了厄运。但是比隆在位没有多久,9月9日早晨,他遭到逮捕,又被判终身流放西伯利亚。故女皇的外甥女随即做摄政。她并不因而受人欢迎,因为她继续依靠“亲德派”。此外,摄政女皇获知法国大使跟女大公伊丽莎白关系密切,向他表示公开的敌意。
从那时起,法国外交官的任务好像受到很大连累,对拉歇塔尔蒂来说,必须紧急行动。尽管摄政女皇监视伊丽莎白愈来愈严密,老百姓与皇家禁卫军对彼得大帝的这个女儿不断地表示他们的同情心。
唯有18世纪保持着这类宫阙密谋。放磁者、术士、跟女沙皇的销魂夜、隧道幽会。剑侠小说中的一切元素在这里一样不少。
拉歇塔尔蒂在这个事件中的主要同盟,是一个叫莱斯托克的人。这位有法德血统的胡格诺还是在18世纪初彼得大帝时期来到俄罗斯的。他是江湖郎中、外科医士、放磁者和招魂巫师,很快得到了伊丽莎白的信任。他是个真正的冒险家,热爱“放荡无行的女人”、赌博游戏、葡萄佳酿与烈酒;“他的债务远远超过他的收入”。在拉歇塔尔蒂这一伙靠招摇撞骗的狐群狗党中,还可以举出法国龙骑兵军官瓦尔克拉桑,他被一位同胞告发而关进了施吕塞尔堡;演员莫朗贝尔,有真才实学,可以指点迷津;医生普安索尼埃,受路易十五派遣来给女沙皇看病,无疑在诊病开方子之间也会捎上几条秘密口信。这个小集团中莱斯托克*为活跃,几次试图说服女大公离开她在莫斯科的隐退之地都不见效。彼得大帝的女儿为人聪敏,但是生性懒散,也不思搞阴谋诡计。但是女摄政的怀疑,警探的监视步步进逼,再加上她的皇家津贴也大大缩水,终于促使她采取行动。
为了更好策划阴谋,必须首先消除任何怀疑。法国大使暂时离开圣彼得堡,跟俄罗斯宫廷保持若干距离。伊丽莎白不顾一切风险,裹了厚厚的裘皮大衣,趁黑夜秘密登上一艘船与他相会。
……
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1950-),1950年生于莫斯科。
精通英语、法语、阿拉伯语。1977年进苏联驻巴黎大使馆工作,全面接触法国文化。后回莫斯科进外交部,苏联改革时期任外交顾问。后迁居巴黎,1995年加入法国图籍。法国媒体经常向他咨询俄罗斯政治与历史方面的知识,现今为法国书籍沙龙联台会的名誉主席。1992年开始用法语进行创作。
第一部小说作品《两姐妹》(1997)得“,小说家奖”。主要作品有三部曲《圣彼得堡的故攀》(2003,欧洲奖),《克里姆林宫的故事》(2004,路易·鲍威尔斯奖)、《俄罗斯的故事》(2003~2004)、《俄罗斯芭蕾秘史》(2002,法语作家奖)。《巴黎与圣彼得堡三百年罗曼史》于2005年问世,为其在法国出版的第十八部作品。
《论自由》内容简介:本文的目标,就在于彰显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无论个人还是集体,人类只有出于自卫这一目的,才能去干涉他人的
迷雾深处的情报王国-世界情报机构大揭秘 本书特色 《迷雾深处的情报王国》要向读者传递这样的看法:什么是真正的情报工作?情报工作有哪些流程?谍报活动是怎么回事?他...
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比较东西方两个相似历史时段,即秦国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拿破仑征服欧洲失败前的时期,提出了一个关...
《经典战例评析(套装上下卷)》主要讲述了:人类漫长的战争史,既是一条由连绵不绝的战争联结而成的历史长河,也是一幅由浩如烟海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 内容简介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揭示汉唐历史变迁中地方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有裨于破解世界政治史上的一个奇迹,并将国家权...
清代官制与服饰 内容简介 说到清代官制与服饰,会让人们想到清代官制的复杂,而官制的复杂演变又决定了清代官制服饰内容的丰富。文武百官身上那别具特色的服装与佩饰:红...
我听见自由在唱歌-自由 本书特色 读者丛书编辑组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读者丛书》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之一,于201...
约翰·米尔斯海默是芝加哥大学温德尔·哈里森杰出贡献政治学教授,国际安全政策项目主任,美国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杰出学者之一,《纽约时报》、《新共和》、《大西洋月刊》的...
中国古代籍账研究 目录 譯者序言著者序言序概观序章一 中国史的特徵与籍账二 古代籍账的发现与研究**章 古代籍账制度的形成一 籍账的源流二 战国·秦代的户籍三汉...
百年中俄关系 内容简介 列宁谴责沙俄制造惨案俄国《阿穆尔边区报》1900年7月25日的社论承认,“这一战争从一开始就是突出地具有歼灭性质的一场战争”。而俄国军官...
知识分子历史与未来-许倬云讲演录 本书特色 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现代性的多种面相、中国文化的主干与分枝、历史与未来,在许倬云先生的演讲与对谈中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柏拉图与《理想国》 本书特色 柏拉图,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两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理...
平天下-中国古典政治智慧 本书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天津,背景异常错综复杂。内心原本厌恶暴力的共产党员熊阔海接受任务,去刺杀日军华北司令部特高课课长
本书是一部通史,简要叙述航空兵在1964-1982年期间发生的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在这段时间内,战术空空、地空和空地导弹取得到了广泛
十月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 内容简介 我国社会主义正值发展的大好时机,一个正确的思想指导非常重要,我们要吸取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坚持顶住各方压力,坚持解放思想,...
新中国反腐简史 本书特色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克服特权等腐败现象,既要解决思想问...
党员两学一做学习笔记 本书特色 为增强广大党员集中开展学习教育的规范性、实效性,引导广大党员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着眼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切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内容简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是党中央指定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教材。本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国家决断-中国崛起进程中的战略抉择 本书特色 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什么时候韬光养晦,什么时候发力奋起,那是政治家的判断力,而在其背后支撑他的,则是一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