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作者:范震威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07-01

评分:5分

ISBN:9787810974042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前言

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一书中说:
杜甫是*伟大的中国诗人。他的伟大基于一千多年来读者的公认,以及中国和西方文学标准的罕见的巧合。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因为正像莎士比亚在我们自己的传统中,他的文学成就本身已成为文学标准的历史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杜甫的伟大特质在于超出了文学史的有限范围。
宇文所安对杜甫的评价,几乎已是万峰之巅。或许有人要问,世界上的许多事,似乎都要听一下美国人的看法,这一定有它的道理。可杜甫是一位唐代的中国诗人,杜甫生时,北美大陆还是一片洪荒,何以研究纯粹是中国的学问——所谓国学时,干嘛非得要听听美国学者的声音呢?
这话问得不错,然而人们不要忘了,近五六十年以来,国人对杜甫亦包括杜诗的评判,其中掺合了许多非文学性的因素,有许多判语竟为某些手握话语霸权的人所左右,相比之下,生活在大洋彼岸的学人,不为这种羁绊所困,他们的话语应该更客观些,兼听想必亦能有所得。
当然,现在不再是五六十年前的景况,当代的、新一世纪的杜甫研究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扭转,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研究正穿透上个世纪后半叶的风雨炎凉,而收获自己的成果。
杜甫是在动荡时代中,饱尝了贫穷、饥饿和病厄的伤痛的。他面对苦难用歌诗唱出的痛歌、哀歌与浩歌,在某一历史时期竟为廉价的以唱颂歌及媚上为己任的御用者所不容,操持霸语的耳朵甚至连杜甫挨饿与饿死幼子的哭泣声都不听,而且还有人故意跟风,唯媚悦是瞻,故意贬低杜甫,并涂抹出许多令人瞠目的话语。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内容简介

杜甫是*伟大的中国诗人。宇文所安说: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一生多历动荡漂泊的杜甫,面对贫穷、.饥饿、病危所唱出的痛歌、哀歌与浩歌,跨越茫茫时空而成为民族的文化瑰宝。他用诗歌表述的对战争、叛乱的深度厌恶与痛恨,以及他对安定与和谐生活的极度渴望,都显示了他对时代的巨大超越。晚年他在《蚕谷行》诗中勾勒的“无有一城无甲兵”“男谷女丝行复歌”的理想画图,不仅成为他抵达圣化与崇高的独特标识,同时也为一个歌者的史诗铸就了不朽。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目录

杜甫的漂泊与圣化之路(代前言)
**章杜甫降生时的唐代社会
一、唐玄宗接手的帝国
二、走向盛唐时代的文化风景
第二章杜甫的家世与族亲
一、古代氏族与杜氏世系
二、杜氏世系及宗亲
三、奉儒守官的杜氏之家
四、祖父杜审言
第三章杜甫的家世与亲戚
一、杜甫的家世及远亲
二、杜甫母墓诗与继祖母墓志
三、杜甫的外亲
第四章杜甫的青少年时代
一、诗忆童年
二、少年时代
三、杜甫的早期漫游(上)
四、杜甫的早期漫游(下)
第五章齐赵之游
一、杜甫的**次人生失败
二、杜甫的齐鲁之游
三、开元晚期的交游
第六章杜甫的东游
一、三十初度
二、杜甫与李白、高适的交游(上)
三、杜甫与李白、高适的交游(下)
第七章京华岁月
一、渭北春天树
二、失败与遭遇丁忧
三、献赋与做官
四、独立苍茫自咏诗
五、命运之舟
第八章杜甫与灾难中国(上)
一、安史之乱与内战风云
二、杜甫人格圣化之始
三、逃难——*初的漂泊
四、囚禁中的月象与歌哭
五、我饥岂无涯
第九章杜甫与灾难中国(下)
一、左拾遗上谏的祸端
二、夫妻相对如梦寐
三、何用浮名绊此身
四、华州司功:历练与苦熬
五、三吏三别:诗格与人格圣化的亮点
第十章漂泊求生路
一、泪洒秦州
二、捡橡栗吃的日子
三、浣花溪畔草堂吟
四、天命之年
五、秋风茅屋:人格圣化的风雨
第十一章巴蜀岁月
一、成都:两乡千里梦相思
二、漂泊在梓阆之间
三、任职检校工部员外郎
四、巴风蜀雨长江路
第十二章他乡就我生春色
一、回首一高歌
二、夔州:悲秋与怀想
三、解缆不知年
四、故国移居见客心
第十三章*后的漂泊与圣化
一、暮年漂泊恨
二、百年歌自苦
三、杜氏理想国与圣化之巅
四、风疾舟枕中的绝笔
五、泪罗江:圣者归于圣水
尾声:永远的杜甫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节选

杜甫这次去郇瑕时间并不长,故而冯至《杜甫传》认为这不是一次正式的漫游,其理由也站得住。冯至系于开元十八年,杜甫十九岁,依据的是诗句“差池弱冠年”。弱冠就是男子长大成人束发戴冠,戴冠是一种成年的象征和礼仪,而“差池弱冠”就可以理解为接近束冠之年(二十岁),故系于杜甫十九岁之年,恰是开元十八年,澶水暴涨之年。
过了一年,也就是杜甫二十岁了,他离家南行,外出漫游。中原长大的人,身依京国,江南的旖旎风光,特别是南国佳丽,尤其令人向往。
自春秋战国时代起,长江下游、太湖周围,以及钱江地区的吴越纷争,早为这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历史风景线。不过,那已是一千几百年前的往事了。经过秦、汉,到了三国时代,由于孙吴政权的经略,江南地区有了更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一直持续到杜甫的十三叶祖杜预大将军率兵将东吴政权摧毁,东吴所管辖的南国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各地,重新归依到中原政权的指掌中。可是,晋朝司马氏政权不久就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的小政权的分裂繁争,江南历东晋后的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历北魏、北齐、北周三朝,*终又由隋而后由唐来统一。江南地区相对而言,比中原和北国战争要少得多,所以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唐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成功地迈入仕途之前,多方游历,特别要到江南漫游,已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常课。许多有成就的诗人,都不放过年青气盛、身体强健而适于远游的机会,去江南吴越地区游历观赏。
杜甫的好友李白,就是在二十多岁时由长江出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他先是游云梦七泽,后来也曾去吴越地区游历,然后经维扬而到安陆结婚。杜甫的另一位好友孟浩然,也去过吴越漫游。一一在漫游成风和漫游成为一种时尚之时,吴越地区的山明水秀以及越女白皙,对青年诗人的诱惑,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二十岁的杜甫由束冠而始,像唐代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一样,辞亲远游,沿着黄河转运河,乘船去南国。杜甫在吴越地区徜徉游历了四年,才意犹未尽地回到故乡。
这四年,他游览了哪些地区,都会见过哪些人,写过些什么作品,现代读者所知甚微。杜甫在江南地区的漫游活动,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记录,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了解杜甫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则是靠他自己的回忆得到的。在他一千五六百首(篇)的诗文作品中,某些片言只语的记述,某些一鳞半爪的回忆,终给读者透露出了他青年时代漫游的某些信息。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作者简介

范震威,著名诗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业余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诗集《南去的云》,诗集《枯萎的月季》、《梦幻之船》、《秋音》,散文集《蓝天行述》,专著《唐代应试诗注释》(合作)、《唐诗绝句精华一百首》、《晚香堂苏帖》、《半壁居论评集》、《李白论稿》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