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一书中说:
杜甫是*伟大的中国诗人。他的伟大基于一千多年来读者的公认,以及中国和西方文学标准的罕见的巧合。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因为正像莎士比亚在我们自己的传统中,他的文学成就本身已成为文学标准的历史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杜甫的伟大特质在于超出了文学史的有限范围。
宇文所安对杜甫的评价,几乎已是万峰之巅。或许有人要问,世界上的许多事,似乎都要听一下美国人的看法,这一定有它的道理。可杜甫是一位唐代的中国诗人,杜甫生时,北美大陆还是一片洪荒,何以研究纯粹是中国的学问——所谓国学时,干嘛非得要听听美国学者的声音呢?
这话问得不错,然而人们不要忘了,近五六十年以来,国人对杜甫亦包括杜诗的评判,其中掺合了许多非文学性的因素,有许多判语竟为某些手握话语霸权的人所左右,相比之下,生活在大洋彼岸的学人,不为这种羁绊所困,他们的话语应该更客观些,兼听想必亦能有所得。
当然,现在不再是五六十年前的景况,当代的、新一世纪的杜甫研究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扭转,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研究正穿透上个世纪后半叶的风雨炎凉,而收获自己的成果。
杜甫是在动荡时代中,饱尝了贫穷、饥饿和病厄的伤痛的。他面对苦难用歌诗唱出的痛歌、哀歌与浩歌,在某一历史时期竟为廉价的以唱颂歌及媚上为己任的御用者所不容,操持霸语的耳朵甚至连杜甫挨饿与饿死幼子的哭泣声都不听,而且还有人故意跟风,唯媚悦是瞻,故意贬低杜甫,并涂抹出许多令人瞠目的话语。
杜甫是*伟大的中国诗人。宇文所安说: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一生多历动荡漂泊的杜甫,面对贫穷、.饥饿、病危所唱出的痛歌、哀歌与浩歌,跨越茫茫时空而成为民族的文化瑰宝。他用诗歌表述的对战争、叛乱的深度厌恶与痛恨,以及他对安定与和谐生活的极度渴望,都显示了他对时代的巨大超越。晚年他在《蚕谷行》诗中勾勒的“无有一城无甲兵”“男谷女丝行复歌”的理想画图,不仅成为他抵达圣化与崇高的独特标识,同时也为一个歌者的史诗铸就了不朽。
杜甫这次去郇瑕时间并不长,故而冯至《杜甫传》认为这不是一次正式的漫游,其理由也站得住。冯至系于开元十八年,杜甫十九岁,依据的是诗句“差池弱冠年”。弱冠就是男子长大成人束发戴冠,戴冠是一种成年的象征和礼仪,而“差池弱冠”就可以理解为接近束冠之年(二十岁),故系于杜甫十九岁之年,恰是开元十八年,澶水暴涨之年。
过了一年,也就是杜甫二十岁了,他离家南行,外出漫游。中原长大的人,身依京国,江南的旖旎风光,特别是南国佳丽,尤其令人向往。
自春秋战国时代起,长江下游、太湖周围,以及钱江地区的吴越纷争,早为这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历史风景线。不过,那已是一千几百年前的往事了。经过秦、汉,到了三国时代,由于孙吴政权的经略,江南地区有了更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一直持续到杜甫的十三叶祖杜预大将军率兵将东吴政权摧毁,东吴所管辖的南国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各地,重新归依到中原政权的指掌中。可是,晋朝司马氏政权不久就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的小政权的分裂繁争,江南历东晋后的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历北魏、北齐、北周三朝,*终又由隋而后由唐来统一。江南地区相对而言,比中原和北国战争要少得多,所以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唐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成功地迈入仕途之前,多方游历,特别要到江南漫游,已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常课。许多有成就的诗人,都不放过年青气盛、身体强健而适于远游的机会,去江南吴越地区游历观赏。
杜甫的好友李白,就是在二十多岁时由长江出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他先是游云梦七泽,后来也曾去吴越地区游历,然后经维扬而到安陆结婚。杜甫的另一位好友孟浩然,也去过吴越漫游。一一在漫游成风和漫游成为一种时尚之时,吴越地区的山明水秀以及越女白皙,对青年诗人的诱惑,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二十岁的杜甫由束冠而始,像唐代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一样,辞亲远游,沿着黄河转运河,乘船去南国。杜甫在吴越地区徜徉游历了四年,才意犹未尽地回到故乡。
这四年,他游览了哪些地区,都会见过哪些人,写过些什么作品,现代读者所知甚微。杜甫在江南地区的漫游活动,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记录,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了解杜甫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则是靠他自己的回忆得到的。在他一千五六百首(篇)的诗文作品中,某些片言只语的记述,某些一鳞半爪的回忆,终给读者透露出了他青年时代漫游的某些信息。
范震威,著名诗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业余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诗集《南去的云》,诗集《枯萎的月季》、《梦幻之船》、《秋音》,散文集《蓝天行述》,专著《唐代应试诗注释》(合作)、《唐诗绝句精华一百首》、《晚香堂苏帖》、《半壁居论评集》、《李白论稿》等。
陈铭枢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卞晋平主编的这本《陈铭枢回忆录》只记述了1949年前的历史事件。看完此书,尤其是1920-1930年代一段的记述,...
眉轩香影 陆小曼 本书特色 她出身名门,生性高傲,却因为父母之命与自己不爱的王赓结婚;为了真爱,奋不顾身与诗人徐志摩走到一起,却因种种原因,婚姻并不幸福...
《理性的艺术鉴赏》内容简介:灵活运用理性的方法,轻松看懂任何艺术! 日本资深策展人,经过多年策划大型艺展和提供企业咨询的实践
拿破仑传 本书特色 《拿破仑》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 · 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书中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
毛泽东与林彪半世纪的恩怨-(修订版) 本书特色 毛泽东与林彪,一个是历史巨人,一个是一代名将,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从井冈山初相识,到彻底决裂,*终...
《应急演练评估指南》内容简介:本书作为应急演练实施指南,是以导调过程为主线的,是对于演练组织方如何组织应急演练的方法与手段
走近司徒雷登 本书特色 《走近司徒雷登》是沈建中编写的,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走近司徒雷登 内容简介 司徒雷登在中国一度家喻户晓。连小学生都知道他是“美国对华文...
《男性统治》内容简介:布尔迪厄一直致力于揭露所有社会领域中存在的统治关系:统治者将他们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被统治者,被统治者不
我亲历的巴金往事 内容简介 在巴老百年华诞之际,非常高兴这本小书得以出版,献上一个读者,一个谛听过巴老教诲的文学界的晚辈对巴老的一片财崇敬和感激之情。 由于工作...
科学巨匠—梁思成 本书特色 林洙所著的《梁思成(科学巨匠)》以生动清新的文字、适当的篇幅表现了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科学成就、人生经历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让青少...
周有光,1906年生,经历中国百年之变迁,是真正从“传统”成功过渡到“现代”的知识人。本书上篇为周有光的百岁口述,从常州青果
本书是作者结束42年的教学生涯后,从家庭婚姻、治学门径、政治理念、民族情感和人格修养等方面,追述毕业求学、教学经历的回忆录
《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是卡内基晚年的自传,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11月25日出生于苏格兰邓弗姆林,1848年随全家迁至美国宾夕法
《航空都市:创新未来城市版图》内容简介:交通方式的变革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机场与航空运输作为“第五个冲击波”,成为城
图说名人之毕加索-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本书特色 当我们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所做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必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
从省党部特派员到典狱长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个人回忆录,叙述了作者自己在大革命时期的所作所为,后任国民党政府典狱长,娶妻生子的经历,新中国建立后,因历史问题被捕,1...
文化关怀与民族复兴-罗家伦的思想人生 本书特色 《文化关怀与民族复兴:罗家伦的思想人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化关怀与民族复兴-罗家伦的思想人生 目录 绪论一、问...
国学大师丛书-林语堂评传 内容简介 林语堂(1895-1976),又名玉堂,福建龙溪人,著名语言学家、学者、文学家。本书以林语堂一生的主要经历为经,以他的国学研...
《Kubernetes Operator开发进阶》内容简介:Kubernetes是一个由Google开源的容器化应用编排系统,该系统为容器化应用提供了强大的资
《百越论谭——广西文学研究》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文学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快速的发展,也具有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化空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