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价值》通过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宽容的人。多一些人情味,多一分慈悲,多一些柔软语,多一点关爱的眼神,人与人之问就能连成一片深阔的天空,蔚蓝而清澈。生存于世,我们时时都在印证无常的人生法则,相聚总有分离时,拥有以后会散失,好坏成败、悲欢离合、海枯石烂都在无常真理中,哪有迎风摇曳的吉祥草。
想想,花凋任雨落土,叶枯随风坠地,随缘随分,不也绚烂静美?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学会承担
我们常常祝福别人“吉祥如意”、“自在吉祥”、“新春吉祥”……“吉祥”有平安、顺心、圆满的涵义。如何能吉祥呢?《法句经》认为,待人以慈悲,便能获致吉祥:“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众生,是为*吉祥”。
多年前,慧龙法师从寿山寺驾了一部“小山富”汽车回佛光山,在崎岖难行的小路上,一个无照驾驶的农夫正开着铁牛车迎面而来,慧龙法师无处闪躲,“砰”的一声,彼此撞个正着。铁牛车人车无恙,但是“小山富”汽车可惨了,不但车身支离破碎,稀烂一团,里面坐着的慧龙法师鲜血直流,不省人事,眼看着奄奄一息,命在旦夕。
农夫吓得脸色发青,赶紧与路人将他送至高雄外科医院,医师急救后说道:“慧龙法师肋骨、肱骨断了八根,至少要在医院里疗养三个月才能恢复。”当我到医院探望他时,他却很平静地跟我说:“师父,千万不可以怪那个铁牛车司机,不要要求赔偿。这是我的业障,应该自己承担!”他丝毫没有一点怨恨。
面对庞大的医药费,农夫实在欲哭无泪,直向慧龙法师道歉赔不是。在病床上的慧龙法师反倒好言安慰农夫说:“没有关系,我不会要你赔,这么多的医药费,你就是倾家荡产也赔不起,你放心,让我自己来承担好了。”
伤愈之后慧龙法师虽然身体里还有很多铜管、铁条,但他仍一如常人,行动自如,甚至四处弘法利生。这么一位厚道的出家人,一心一意慈悲待人,不以自身利益得失、性命为优先,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把过失加之于人,让人不能堪受。俗话说:“好心有好报”、“憨人有憨福”,我想,往后他必定有大福报,也能诸事吉祥。
人生如同一门一门的课程,我们必须在课程当中学习认错,学习吃亏,学习承担,学习慈悲待人,在一次一次的学习中为人带来“吉祥”,从而更加圆满自己。
千里还愿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有一天药石后,他在大雄宝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经行。忽然看见一位老太太气喘吁吁的,从成佛大道跑到大雄宝殿门口想要进去,但是殿堂已经关闭,铁门深锁。
看她着急的样子,心定法师就上前去关心。老太太说:“我三年前到这里来许了一个愿。我住在花莲,平常都是捡破烂的,好不容易有了一千多块的铜板,我现在要来还愿,赠送给佛祖,但是门关起来怎么得了,我还要赶回去,我是坐火车转搭汽车,好不容易到了这里……”
心定法师一听,赶快找香灯师来开殿门。佛光山很大,工作结束后大众各自用功办道,不容易找。费了好大工夫,终于找到香灯师来开殿门,让老太太拜佛、还愿。
心定法师跟老太太说:“天色这么暗了,就不要回去,在山上住一晚吧!”
老太太说:“我如果住下来,又要缴吃饭的钱、住宿的钱,实在负担不起!”
“哎呀!你这么诚心,应该让常住来招待你。”心定法师带着老太太到佛光山的朝山会馆,为她安排上等客房。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要离山时,依依不舍地望着远处的大佛掉下眼泪,她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被人这么礼遇过。”
心定法师告诉我这一件事情后,我告诉他:“你真的能当一个住持了,有这样的爱心,有这样的人情味,就是住持之道。”
住持之道如此,待人之道更是,多一些人情味,多一分慈悲,多一些柔软语,多一点关爱的眼神,人与人之间就能连成一片蔚蓝而清澈的天空。
师父心
我常鼓励大家,我们宁可失去世间上的一切,也不能失去慈悲心。为什么呢?从我一位徒众依宏法师身上,可以了解个中意义与道理。
依宏法师随我出家二十多年,是一位老实办道的修行人。记得过去我在佛光山刚刚开办大慈育幼院时,十分缺乏人手,天性慈悯的她自愿前去照顾小孩。
有一年,几乎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没有看到她出来走动、吃饭,心里很挂念,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育幼院里的孩子出水痘,一个接着一个发高烧,卧病在床。眼看蔓延下去不是办法,为了与大众隔离,她辟出一个房间给出水痘的病童,自己也和他们一起同住,每天起早贪晚,帮他们煮饭、喂药、说故事,当他们哭闹的时候,还得耐心劝导,好言安慰。
这件事慢慢地传扬开了,许多人赞美她慈悲为怀,但也有些人不解地问她:“只不过是一群孩子,长大了也不一定留得住,何必那么含辛茹苦地对待他们呢?”
她说:“正因为他们没有父母照顾,所以才把他们接引到佛门里来,让佛教作他们的父母。”
还有些人看到孩子对她服服帖帖,很奇怪地问她:“你没有做过父母,怎么能把孩子管教得这么好?”
她不卑不亢地回答:“不一定有孩子的人才可以为人父母,只要是肯施予慈爱的人,都能作天下人的父母。”
观觑世间,有的人具足财富,但未必具足道德;有的人拥有土地万顷,但未必拥有快乐;有的人极具权力,但未必掌握得住自己如万马奔腾的心。然而,也有的人深具慈悲心,他们安于每个因缘,欢喜生活,就像这位依宏法师。
我想,拥有慈悲心的人,才是*富有,*快乐的人,诚如《法句经》所言:“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众生,是为*吉祥。”
花生汤
依空法师的父亲张来福老先生是一位中医师,因为女儿来山出家,所以偶尔也会上山小住。
有一年,他来山上挂单在朝山会馆,我担心工作人员是否招待亲切,于是问依空:“父亲住得习惯吗?饮食合胃口吗?”
依空说她父亲因为长年胃疾,三十年来不能进食五谷杂粮,只能喝花生汤,因此这几天她都亲自熬花生汤给父亲吃。第二天早斋,刚好侍者端了一碗花生汤给我喝,我突然想起张老先生,赶紧派人把依空找来,要她趁热送给父亲食用。哪知张老先生吃了以后,千言万谢不绝于耳。
几年以后,依空告诉我:她父亲一直到往生前,都还念念不忘我给他的一碗花生汤。而且经常向亲友说:“星云大师对我们佛门亲家多么礼遇,奉为上宾,别人供养的花生汤,他都慈悲省下来送我吃。”
听了依空的叙述,我的心中颇有感慨,区区一碗花生汤,就让张先生对我感激一辈子。其实,“僧情不比俗情浓”,我不但要求全山徒众要孝敬每一位同门师兄弟的父母,而且我也把这些佛门亲家视为自己的父母,给予安养,以报答他们将儿女送来学佛度众,我以为这就是人间佛教的孝顺之道。
佛陀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提到父母恩德形容:“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父母之恩,吴天罔极,怎能不报?不只佛门,孝养父母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人蛇共处
有人认为佛光山很大,常常抓到毒蛇就拿到佛光山来放生,不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曲解了放生的真正意义。
这当中发生过一件趣事:一天清晨,心定法师做完早课,回到寮房准备换长衫。一打开衣橱,咦!角落里怎么多了一堆东西?打开电灯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粗大的蟒蛇正盘在那里,昂首睁眼,吐着红信。他赶紧关起来,不敢惊动它。但是他还是得开衣橱拿东西,于是笑嘻嘻地和这位不速之客商量:“你是不是喜欢这里呢?如果你想要住在这里,我很欢迎,但是我们必须遵守共住规约,那就是大家互不侵犯,好吗?”蟒蛇似乎听懂了他的意思,温婉地把头低下。
此后每次回到房间看到蟒蛇,心定法师总是不忘和它打招呼,它也颔首作礼,大家相安无事地共处了一个多月。
有一天,当心定法师打开衣橱时,蟒蛇杳无踪影,但见一堆蛇皮留在那里作为纪念。此后,心定法师与人谈起此事,总是津津乐道地说:“连蛇都听我的话,人怎么会不听话呢?”
心定法师能与蟒蛇一起相处,没有受到伤害,可见人与畜生都有一种和平的愿望,所以佛教有言:“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因为一个慈悲的心肠,要蟒蛇也为之感动,彼此互不侵犯,相安无事,足见慈悲的力量不可思议。
在动物里面,鸽子拥有和平的象征,蛇是有毒的代表;人也是一样,有和平的性格,有斗争的性格,有喜舍的人,有贪欲的人。我常说,这世间的本来,便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好的一半坏的一半,善的一半恶的一半,黑的一半白的一半,佛拥有了一半的世界,魔也拥有一半的世界,但重点在于不陷入二元对立的困境中,而是转魔为佛、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恶为善,将我们所拥有的好的一半,去改变那坏的一半,用善的一半,去感染那个恶的一半!
……
逻辑思维简易入门-原书第2版 本书特色 逻辑思维是处理日常生活中难题的**能力!逻辑可以说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它*大的用途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
古老的普罗米修斯神话如何缓解历代思想者生存的基本焦虑?20世纪德国思想巨匠布鲁门伯格隐喻学经典之作超越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的
《中国文字学》是陈梦家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的《中国文字学》课程的讲义,手稿未曾发表。虽说是六十多年前的旧讲义,有些见解已然
周易述(上下册) 本书特色 惠楝於易學,造詣尤為深邃。所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简陝、虞翩為主,而參以酈宏、床咸、干賡諸家之說,自為注而疏之。一切唯漢易是從,不敢有...
俄罗斯思想文库:雅典与耶路撒冷 内容简介 关于《雅典与耶路撒冷》前言**章论形而上真理的来源(被缚的巴门尼德斯)第二章在法拉利公牛的肚子里(认识与意志自由)第三...
《圆觉经》是唐代华严宗奉习的一部重要经典。它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由唐代佛陀多罗译出。经中以佛应文殊师利
人与经济-青年对话录 本书特色《青年对话录:人与经济》是汪丁丁关于市场和经济的思考,其实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中国特色之下的市场经济,即政府或出于善意或因为无知而...
庄子诵读本-20 内容简介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中华经典,是四至十二岁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央文明办、...
哲学人生: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哲学人生:精装典藏本》收录了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演讲、论文和著作摘录,有冯友兰先生的女儿、著名作家宗璞作序。宗璞...
三元总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中的“啖蔗”,顾名思义就是吃甘蔗,意思是学习地理堪舆之本就如同吃甘蔗,将甘蔗的渣杆剔除,剩下的都是沁甜的蔗汁。作者将清朝乾隆年以前的堪舆...
蔡尚思全集-集外集补编 本书特色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全集》,共八大卷,因时间仓促,故资料未能收集齐全。近十年来,学界又发现了不少尚未收录的蔡尚...
中译本《目录》编者序译者序六句金刚偈第一章我的出生、早期生活和教育及如何与我的根本上师相遇第二章大圆满教法与西藏文化简介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4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尤在剖辨六祖慧能与神会之异同,其次乃属禅宗与此下理学之关系。全书以考据方法来陈述思想,即是以历史演变来阐述思想史承先启...
思想实验的认知机制 本书特色 21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那就是认知哲学(philosophy of cognition)。认知哲学既不...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本书特色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一本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热血青年的书。周国平先生在认真研究了尼采的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根据**...
中华神秘文化书系-神秘的择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神秘文化书系”之一。中华文化,不仅以其悠久、丰富称著于世,还因其浓郁的神秘性为中外瞩目。所谓神秘,内含神奇、隐秘...
罗素道德哲学 内容简介 我的一生始终为以下三种激情所支配:对真理的不可遏止的探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对爱情的不可遏止的追求。罗素道德哲学 目录 一、西方...
实践规范论 本书特色 《实践规范论》是一篇具有探索性和开拓性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文初步形成了一个实践规范论的基本理论框架,为理论界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开了一个好头。论...
鬼谷子 本书特色 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学说竞相出现。这个时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鬼谷子》就是“轴心时代”的代表作之一。本书...
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分五章,系统阐述了张君劢的思想渊源、发展轨迹、主要著作、学术贡献及历史地位。 并附有传主的学术行年简表、研究论著索引。张君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