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开山之作是《老子》。根据司马迁所载,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楚国人,年代比孔子稍早。但是,李耳是否《老子》一书的作者,则仍有争议。这是因为古代有些书是一群人合作的成果,可以代表一个学派的观点,但未必真有一位特定的作者,如骑青牛出函谷关的老子。我们现代人关心的是:《老子》这本书有些什么内容?我们可以由它获得什么启示?《老子》有八十一章,一共才五千多字,所以每一章都像格言或短旬的组合,念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就记熟了。会念会背,却往往不明白它在说什么,所以《老子》一书的注解很多,外文翻译就超过两百种,连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也译过《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这是因为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前三十七章,开头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从第三十八章到结束,开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以合称为《道德经》。值得注意的是,这书名与一般使用的“仁义道德”无关。道家思想既深刻又奥妙,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我们将选择其中较有启发性的材料,做浅显的介绍,由此欣赏《老子》的智慧。
《听傅老师讲》:“经典私塾班”系列,国学入门者的必读书。
《听傅老师讲》介绍了:道家的开山之作是《老子》。根据司马迁所载,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楚国人,年代比孔子稍早。但是,李耳是否《老子》一书的作者,则仍有争议。这是因为古代有些书是一群人合作的成果,可以代表一个学派的观点,但未必真有一位特定的作者,如骑青牛出函谷关的老子。我们现代人关心的是:《老子》这本书有些什么内容?我们可以由它获得什么启示?《老子》有八十一章,一共才五千多字,所以每一章都像格言或短旬的组合,念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就记熟了。会念会背,却往往不明白它在说什么,所以《老子》一书的注解很多,外文翻译就超过两百种,连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也译过《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这是因为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前三十七章,开头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从第三十八章到结束,开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以合称为《道德经》。值得注意的是,这书名与一般使用的“仁义道德”无关。道家思想既深刻又奥妙,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我们将选择其中较有启发性的材料,做浅显的介绍,由此欣赏《老子》的智慧。
美与丑相对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在没有选美比赛以前,学生问我什么是美,我说“年轻就是美”;上班族问我什么是美,我说“健康就是美”;老年人问我什么是美,我说“自然就是美”。一旦开始各种选美比赛之后,年轻、健康与自然都变得无关紧要,因为大家一谈到美,就被少数明星人物独占了,他们代表美的标准,然后放眼四顾,到处都是丑人。美是如此,善也是一样。譬如,张三每年捐一百万给孤儿院,成为大家推崇的善人;然后我没有办法像他一样,我就无法成为善人。这不是很让人泄气的想法吗?老子提醒我们: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所以不必执著于外在的评价方式。他接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六对名词都是相互对照才有意义的。既然相互对照,就表示彼此是相对的,也因而没有任何固定的或绝对的标准。我们只要珍惜自己,自然不难肯定在自己的身上也有美与善。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必比较前文说过,老子有一套相对观念,听来很有道理。他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意思是:所以,有与无互相产生,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高与低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譬如,我认为数学很难,就表示别的科目(如国文)比较容易。如果每一科都很难,就没有难的问题,而是我自己不适合念了。至于长与短、高与低,也都是经由比较而形成的观念。再就音与声来说,古人认为动物可以发声,但只有人可以调节声而成为音,用心表达某种意思。“意”字是由音与心所构成,正好说明其中道理。至于“前后相随”,则是说明排列顺序不可能只有前而没有后。这里最费解的是“有无相生”。一朵花是“有”,它隔了几个月完全不见踪迹,成为“无”了。这是有生无。那么,无生有呢?这是个比喻的说法,因为从纯粹虚无是无法生出有的。但是,由人的观察看来,春天百花齐放,而它们原本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我们何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多有成就。1990年以来,傅教授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近年来,亦曾多次受邀在祖国大陆演讲。著作逾百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有《孟子的智慧》、《向庄子借智慧》、《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论语>心得》、《儒家与现代人生》等。
毛绒绒的逻辑·存在 本书特色 《毛绒绒的逻辑》2004年4月面世,迄今销售超过300,000本。FurryLogic的版权已授予13个国家(美国出版社所出的版本...
古训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识 本书特色 当下国学很流行,因为古人的智慧总会给找不到出路的人们指出一条出路。古训在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留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赵州录校注集评(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历史上的善本,对《赵州录》进行校勘,并从各种典籍中辑录出九十则佚文,使本书成为目前*为完备的善本;由于《赵州录》涉及...
本书是我国学者欧阳康邀请英美哲学界一流哲学家专为中国读者撰写的学术自述。本书作者阵容豪华,有以赛亚·柏林、唐纳德·戴维森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内容简介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
先秦哲学沉思录 本书特色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经历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发展。**代学者的治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史论结合的学风,他...
《超越生命的选择》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
《降伏其心》作者万行早在中学时代,即为其深深吸引。皈依佛门进入佛学院之后,研习佛、道、儒等传世经典,兴致日浓,百学不厌。
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本书采用中华书局权威版本,原典配以白话翻译。64开本,便于携带翻阅;双色印...
尼采百年解读系列--情遇尼采 内容简介 俄国将军的女儿,与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交往甚密,曾婉拒尼采的求婚,作为自由女作家,本书表明了作者同尼采的私人关系,并对尼采...
新哲学学院丛书:自由与神经生物学 本书特色 约翰·r·塞尔以他在语文学与精神方面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在本书中,他在自身的视野里,继续深入在实用哲学领域的研究,重...
《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三卷专门讨论中世纪哲学,它考虑阿拉伯、犹太和拉丁哲学的丰富传统,这个传统在9世纪开始兴盛,在使用拉丁语
【文本中的历史: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ISBN:9787802535473,作者:沈卫荣主编,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目录 目录前言
道德哲学的问题 内容简介 译者前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第十一讲第十二讲第十三讲第十四讲第十五讲第十六讲第十七讲编者注释出...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公民到领主 本书特色 从古希腊城邦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西塞罗和帝国时期的圣奥古斯丁,再到中世纪的阿奎那……艾伦?伍德在《...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和西方实证主义的方法,以白话文的形式,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
超越生死-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的著作,分别对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的生死理论作了系统的挖掘和梳...
康德的这本小书,中译本在世已有十多年了,今天之所以还要再版,我相民主要还不是因为康德是世界级的名人,而是由于书里面所表达
本书作者认为,哲学史叙述的是思维结果中的那些最终和最尖端的部分,它们在逻辑上封闭的结构与创作过程的思想潮流相距甚远。鉴于
自然与生态 本书特色 克里希那穆提——他被认定为“世界导师”,却始终不接受这一身份;世界各地的听众着迷于他的演讲,他去宣布自己不是权威……正是他思想的源源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