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开山之作是《老子》。根据司马迁所载,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楚国人,年代比孔子稍早。但是,李耳是否《老子》一书的作者,则仍有争议。这是因为古代有些书是一群人合作的成果,可以代表一个学派的观点,但未必真有一位特定的作者,如骑青牛出函谷关的老子。我们现代人关心的是:《老子》这本书有些什么内容?我们可以由它获得什么启示?《老子》有八十一章,一共才五千多字,所以每一章都像格言或短旬的组合,念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就记熟了。会念会背,却往往不明白它在说什么,所以《老子》一书的注解很多,外文翻译就超过两百种,连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也译过《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这是因为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前三十七章,开头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从第三十八章到结束,开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以合称为《道德经》。值得注意的是,这书名与一般使用的“仁义道德”无关。道家思想既深刻又奥妙,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我们将选择其中较有启发性的材料,做浅显的介绍,由此欣赏《老子》的智慧。
《听傅老师讲》:“经典私塾班”系列,国学入门者的必读书。
《听傅老师讲》介绍了:道家的开山之作是《老子》。根据司马迁所载,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楚国人,年代比孔子稍早。但是,李耳是否《老子》一书的作者,则仍有争议。这是因为古代有些书是一群人合作的成果,可以代表一个学派的观点,但未必真有一位特定的作者,如骑青牛出函谷关的老子。我们现代人关心的是:《老子》这本书有些什么内容?我们可以由它获得什么启示?《老子》有八十一章,一共才五千多字,所以每一章都像格言或短旬的组合,念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就记熟了。会念会背,却往往不明白它在说什么,所以《老子》一书的注解很多,外文翻译就超过两百种,连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也译过《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这是因为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前三十七章,开头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从第三十八章到结束,开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以合称为《道德经》。值得注意的是,这书名与一般使用的“仁义道德”无关。道家思想既深刻又奥妙,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我们将选择其中较有启发性的材料,做浅显的介绍,由此欣赏《老子》的智慧。
美与丑相对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在没有选美比赛以前,学生问我什么是美,我说“年轻就是美”;上班族问我什么是美,我说“健康就是美”;老年人问我什么是美,我说“自然就是美”。一旦开始各种选美比赛之后,年轻、健康与自然都变得无关紧要,因为大家一谈到美,就被少数明星人物独占了,他们代表美的标准,然后放眼四顾,到处都是丑人。美是如此,善也是一样。譬如,张三每年捐一百万给孤儿院,成为大家推崇的善人;然后我没有办法像他一样,我就无法成为善人。这不是很让人泄气的想法吗?老子提醒我们: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所以不必执著于外在的评价方式。他接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六对名词都是相互对照才有意义的。既然相互对照,就表示彼此是相对的,也因而没有任何固定的或绝对的标准。我们只要珍惜自己,自然不难肯定在自己的身上也有美与善。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必比较前文说过,老子有一套相对观念,听来很有道理。他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意思是:所以,有与无互相产生,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高与低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譬如,我认为数学很难,就表示别的科目(如国文)比较容易。如果每一科都很难,就没有难的问题,而是我自己不适合念了。至于长与短、高与低,也都是经由比较而形成的观念。再就音与声来说,古人认为动物可以发声,但只有人可以调节声而成为音,用心表达某种意思。“意”字是由音与心所构成,正好说明其中道理。至于“前后相随”,则是说明排列顺序不可能只有前而没有后。这里最费解的是“有无相生”。一朵花是“有”,它隔了几个月完全不见踪迹,成为“无”了。这是有生无。那么,无生有呢?这是个比喻的说法,因为从纯粹虚无是无法生出有的。但是,由人的观察看来,春天百花齐放,而它们原本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我们何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多有成就。1990年以来,傅教授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近年来,亦曾多次受邀在祖国大陆演讲。著作逾百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有《孟子的智慧》、《向庄子借智慧》、《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论语>心得》、《儒家与现代人生》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所编讲义。约撰于1923年冬至1925年春之间。生前未成完璧。其中的《清代...
中庸-人类最高的智慧 本书特色 韩国2011年人文学畅销书榜首,销量二十万册;韩国国师解读中国经典之作——中庸,人类*高的智慧,中国,伟大的国家!亚里士多德和稀...
淮南子译注 本书特色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全书共二十一篇,在继承先秦道...
福柯说权力与话语 本书特色 作为20世纪后半期的哲学家,福柯横空出世,掀起了西方世界的惊涛骇浪。他毕生哲学研究围绕着三个点,即知识—权力&mdash...
论语辨惑 内容简介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两千五百年来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论语》成书之时,印刷术尚未发明,全靠一代一代的学人辗转传抄,...
《因明纲要》是已故著名佛学家吕澂先生在因明学领域的重要著作,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全书共分八章,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老子与百姓生活 内容简介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我们在制作电视节目时惊喜地发现,很多电视观众越来越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家是想...
佛经故事 内容简介 佛经故事是佛陀为宣传佛教的教理而采用的一种形式。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中精选了81个经典的佛经故事。全书共分四部分:佛传类、佛本生故事类、...
清人张之洞有言:“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或经,或史,或词章,或经济,或天算地舆。经治何经,史治何史,经
《悬搁判断与心灵宁静》为公元二世纪前后的皮罗派理论集大成者塞克斯都·恩披里克的著作,其理论保留了怀疑论的基本思想。目录
广州道书考论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与历史传承中,广州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风格鲜明、多姿多彩的人文遗迹和历史景观,也留下了许多意蕴深长、可歌可泣的民间故事与...
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本书特色 由孙正聿所*的《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 法的批判本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一书提出:辩证法...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 本书特色 萨义德生前整理的*后一部著作为他唯一的信念——人文主义辩护他在政治方面拥有巨大的勇气,他的雄心投入巴勒斯坦的自由事业并每每为之而碎...
自然辩证法干部读本-修订版 本书特色 《自然辩证法干部读本(修订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然辩证法干部读本-修订版 目录 序前言**章 绪论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内容简介 中国华教史籍,恒与列朝史事有关,不参稽而旁者之,则每有窒碍难通之史迹。此论将六朝以来史学必需之佛教史籍,分类述其大意,以为史学研究之...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
《读书札记一集》的内容包括“旧唐书之部”、“新唐书之部”等。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
于丹读论语品庄子-全两册 本书特色 读国学经典力作! 张大春书法、陈传席水墨插画,再现《论语》的朴素与温暖,《庄子》的恣肆之意。 千百年来,《论语》和《庄子》互...
共产党宣言 内容简介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是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理...
这个世界的真相 内容简介 简介继印度*伟大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台湾佛界宗师星云大师之后,又一位智者之书为我们点亮智慧之灯,指导人生迷津,破解生活烦恼。风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