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看北约

风云变幻看北约

作者:陈宣圣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年:2009-07-01

评分:4.8分

ISBN:9787501235667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风云变幻看北约 目录

编者的话
前言
总序
**章“冷战”时期的北约
**节“冷战”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军事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三节“冷战”时期的北约道路
第四节北约的“冷战”军事战略
第五节“冷战”时期北约的性质
第六节美欧战略矛盾的主要根源
第七节对“冷战”时期北约的评估
第二章“冷战”结束后“转型期”的北约
**节北约“转型”是美欧共同的需要
第二节北约“转型”的过程
第三节“转型期”中的北约军事战略
第四节北约的“转型”和欧洲的转折
第五节北约授权执行国际维和行动
第六节对“转型期”的北约的评估
第三章“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推动北约新发展
**节“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产生及其内涵
第二节俄罗斯对“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立场的转变
第三节美国对“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意图的扩展
第四节“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扩大了北约的势力范围
第五节对“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评估
第六节“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对中国安全的可能影响
第四章北约“东扩”
**节“东扩”的起因和美俄的基本立场
第二节“东扩”与“反东扩”斗争的总态势
第三节析北约《关于扩大成员国计划研究报告》
第四节“东扩”对俄罗斯的影响
第五节“东扩”对北约的利弊
第六节北约与俄罗斯关于“东扩”问题的谈判
第七节北约与俄罗斯签署《基本文件》
第八节波匈捷三国加入北约的过程
第九节北约的第二次“东扩”
第十节从北约两次“东扩”看美俄关系变化
第十一节北约“东扩”对中国安全的可能影响
第五章北约介入波黑内战
**节南斯拉夫的解体
第二节南危机暴露欧洲安全机制的缺陷
第三节波黑冲突的前奏
第四节调解波黑冲突的伦敦和会
第五节“万斯一欧文计划”的提出和破产
第六节北约对波黑实施“武力禁飞”
第七节北约参与对波黑的禁运与“维和”行动
第八节美国成为解决波黑冲突的主角
第九节北约对波黑实施军事打击
第十节波黑战争对北约的影响
第六章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
**节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
第二节科索沃危机的发生和各方态度
第三节拉察克“屠杀事件”
第四节朗布依埃谈判
第五节科索沃战争进程始末
第六节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第七节俄罗斯的外交斡旋
第八节北约在科索沃数陷困境
第九节轰炸后北约面临的形势
第十节米洛舍维奇被引渡
第七章北约与伊拉克战争
**节伊拉克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老布什和克林顿对萨达姆的斗争
第三节小布什面临的斗争形势及其对策
第四节美国策划对伊战争
第五节寻找发动战争的“理由”
第六节北约内部对伊拉克战争的不同态度
第七节伊拉克战争对美国和北约的影响
第八节审判萨达姆
第九节布什遭受“鞋弹”袭击
第八章北约的未来
**节美国力量的变化与北约的关系
第二节中国崛起与北约的关系
第三节印度崛起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
第四节俄罗斯复兴与北约的关系
第五节日本与北约的关系
第六节反恐形势与北约的关系
第七节北约同其他地区性组织的并存和竞争
第八节21世纪北约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九节“全球北约”的设想及其对北约自身的影响
第十节反恐激起全球反关运动的高涨
第十一节反恐给美国带来衰落的新因素
第十二节促使北约衰亡的可能条件

风云变幻看北约 内容简介

北约是北大西洋条约(亦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约而缔结的军事政治同盟组织。今年4月是北约成立60周年,成员国已由成立时的12国发展为26国。
北约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左右着国际风云的变化。北约的历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夺欧洲和欧洲本身政治军事生态的演变,同时也是打开人们观察今后国际风云走向的一把重要钥匙。
《风云变幻看北约》一书从三个时问段来论述和分析北约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和影响。**个时问段为二战后冷战时期;第二个时间段是冷战结束后到“9·11”事件发生之前;第三个时间段是“9·11”之后至今。资料截止于2009年1月。本书*后一章展望了北约的未来及其走向衰亡的可能条件。

风云变幻看北约 节选

《风云变幻看北约》*后一章展望了北约的未来及其走向衰亡的可能条件。北约是北大西洋条约(亦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约而缔结的军事政治同盟组织。今年4月是北约成立60周年,成员国已由成立时的12国发展为26国。
北约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左右着国际风云的变化。北约的历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夺欧洲和欧洲本身政治军事生态的演变,同时也是打开人们观察今后国际风云走向的一把重要钥匙。
《风云变幻看北约》一书从三个时问段来论述和分析北约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和影响。**个时问段为二战后冷战时期;第二个时间段是冷战结束后到“9·11”事件发生之前;第三个时间段是“9·11”之后至今。资料截止于2009年1月。

风云变幻看北约 相关资料

第一章 “冷战”时期的北约
北约成立已60年了。要认识和了解北约的现状和探讨北约未来的可能走向,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北约的过去。本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起这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重点探讨和分析北约是如何在20世纪中期的“冷战”气氛中形成、发展以及它在冷战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
第一节 “冷战”产生的背景
“冷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定的国际条件下产生和维持的。“冷战”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提出的,它是相对“热战”而言的,主要是指非武力进攻的敌对言论和活动。“冷战”的产生条件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
美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了反法西斯的同盟关系,并成为反法西斯同盟中的两个主要国家。美苏两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参战的目的也各有考虑,但为了对付当时世界安全的最大威胁德、日、意法西斯“轴心”,最终还是建立了同盟关系。但战争胜利后,反法西斯同盟的政治基础开始瓦解。“冷战”的新因素便随之产生和形成。这些新因素主要包括:
一、大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先的强国德、日、意被彻底打垮,美国上升为全球的“全面”强国;苏联虽在军事上强大起来,但其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元气大伤,已今非昔比;法国在战争中被占领,战后困顿不堪。因此,在美苏英法四个战胜国中,唯有苏联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雄厚的潜在资源,尚能与美国“一起对话”,其他欧洲国家都臣服于美国的淫威之下,并依赖美元援助度日。
美国由于本土未遭战争破坏,它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和科技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从1939至194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额提高了近两倍。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工业生产总额约占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总额的60%,出15额由战前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的14.2%增至1947年的32.5%;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近3/4。在军事上,美国武装部队总人数从1939年的33.5万人增至1945年的1200多万人,美国陆军从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第十七位,跃居于第一位;海军舰艇吨位,从1939年的100万吨上升为1945年的380万吨,超过英国的150万吨的两倍多,占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在科技方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昔日大国的削弱和美国的“一枝独秀”,使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随之迅速发展。这是美国实力提升在政治上的反映。
二、东欧国家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促使欧洲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发展。由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伟大的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