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读者出发,摒弃了枯涩难懂的病理分析,减少了繁杂的药用配方,把一些好的养生方法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本书里选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基本、*有效的养生方法,简单易学,而且一些方法所使用的原料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成本低廉,便于调制。本书信息量大,非常“实惠”,受众面也较广,除了适合老年人以外,也适合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以及整日想着美容保养的年轻女性,是一本老少皆宜的读物。
另外,本书在行文方面,格式多选用小段、小节,以免长篇大段看得人头晕眼花。特别是关注养生保健方面的多是中老年朋友,所以多用小段,方便阅读。
苏联作家茨巴尔说过:“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作者也希望因为这本书的存在,而使您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合自然的健康养生理念,*原生态的健康养生秘诀
看藏医教你怎样认识和利用珍贵而稀奇的藏药。看藏医教你怎样将毒药变成良药。看藏医教你怎样睡眠养生。看藏医怎样根据不同的体质特征进行防病补身。看尰医教你不可思议的尿诊。看藏医教你怎样从夫妻的脉象属性判断胎儿的性别。看藏医为你解开梦境与身体疾病之间的秘密。看藏医教你各种各样独特的祛病养生奇术。
藏医药学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佛教理念、印度医学理论以及中医药学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一个博采众家之长,又独立成派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由于西藏的客观环境,藏医药学非常讲究人体的养生保健,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养生保健世界,是一尊时刻保佑我们无病无灾、活到天年的“活佛”。
**章揭开藏医的神秘面纱
1.神秘的藏人,传奇的藏医
1.1永不得病的“康巴人”
在神秘的雪域高原上,有这样一个关于康巴人的传说:康巴人是战神和美神的后代,他们不仅天生俊美、勇敢,永远都不会生病,而且康巴人曾经得到了药王门杰拉的垂青,门杰拉居住在药王城,他懂得世上所有药的药性和所有疾病的医治方法,据说世上所有的灵药也都出自药王城。
门杰拉看到康巴人身处险恶之地,却永不服输,勇敢地和大自然抗争。他们的这种勇气和迷人的体魄让门杰拉又感动、又喜欢,于是就把自己的生平所学,把所有的医药、养生的方法都交给了康巴人。于是才有了“永不生病”的康巴人这种说法。
这个神秘的传说使无数的人对康巴人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么何为康巴人,他们真的永不得病吗?
藏东地区的藏族人几乎统称康巴,康巴人大都身材魁梧,面容刚毅,长发犹如雄狮的鬃毛,他们个个神情倨傲、步履矫健,是典型的美男子和天生的战士。
当你进入康巴区,让你印象深刻的一定是康巴人。康巴汉子几乎都披金挂银,盘头结辫,紫黑色的脸膛如同墨玉。而那些不戴头饰的人往往头戴威武的毡帽,腰间横挎或斜插着各式的腰刀,目光深邃而又冷峻,拒人于千里之外。
康巴汉子个头大多在1米8左右,走路稳健有力,像一座可以漂移的山峰一样在街上行走。他们说话时声音洪亮,手势较少,说话的时候目不旁视,不苟言笑,有一种男子汉的阳刚威武之气,咄咄逼人。
而康巴女人则身形高挑,身材婀娜,长长的辫子上结一串红珊瑚。她们喜欢披金戴玉,风从金银首饰上吹过,叮当作响,再和着她们略带野性的爽朗笑声,很远就可以吸引人们注目。
康巴人的健壮、威武、气宇轩昂是远近闻名的,甚至有人怀疑康巴人是外星人的后代,而且还找出种种证据加以佐证。
就像开篇提到的那样,大家都相传康巴人一辈子从不生病,他们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是以*强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那么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高呢?他们真的一辈子都不会生病吗?
我想当然不是,这只是人们对他们健壮体魄的夸张的说法。人吃五谷杂粮,怎么会不生病呢?而且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又如此恶劣。
其实不是他们不生病,而是因为康巴人有着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特别注重日常的养生,特别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大部分疾病还没接近他们就已经“随风而去,顺水漂流”了,所以人们才会看到很少生病的康巴人。
康巴人不仅预防疾病的意识强,而且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神奇的保养方法,有着非常独到的保健模式,在饮食起居中寻求“不生病”的秘方,而且他们有着非常系统、完善、独特、简单实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他们在几千年来与恶劣环境搏斗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优化人种的秘诀,创造了“不生病”的神话。
1.2神奇的起死回生术
洛桑丹增是藏医世家“切么”家族的第九代传人,像所有西藏活佛、奇人的诞生一样,洛桑丹增的降生以及童年,也带有许多传奇的色彩。母亲在墨脱怀上他以后,回到了家乡——米林县的宁嘎村。1944年9月15日清晨,太阳还在东山的背面,宁嘎村还在一片沉寂之中。突然,一阵冰雹狂泻而下,惊扰了人们的晨梦,几分钟之后,冰雹戛然而止。村人们担心地里尚未收获的庄稼,纷纷跑出家门。令他们惊讶的是,满地的冰雹并不是常见的白色,而是五颜六色。更奇的是,冰雹并没有砸在地里,只是铺洒在村舍的房前屋后。村民们还没从疑惑中回过神来,东边山后的太阳光辉仰天怒射,天空的云彩刹那间变成血色,一道彩虹飞跨天际,一头连着远山,一头连着村边的一所村舍。与此同时,一声接一声嘹亮的婴儿的啼哭从彩虹里传出,划破了清晨的静诲,在小村的上空回荡。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洛桑丹增出生时的情景。
在一个医学世家里耳濡目染,洛桑丹增自然也有了不凡的医术。他继承了祖辈的各种高超的医术,然后又到各地拜访名医,*后博采各家之长,成为了一代医学宗师,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医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甚至已经被其他医生判了“死刑”的病人,在他手里都能起死回生。
一次,他为一个头上长了一个瘤子的病人进行手术。病人从肉瘤鸡蛋大的时候就开始到处求医,请喇嘛念经发咒,但都无济于事,一直到肉瘤长到快跟脑袋一样大,脖子都难以承受,整日卧床不起。此时的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时日无多。
洛桑丹增将一种不知名的草叶用水熬煮,然后在水里泡了三种药:熊胆、麝香、藏红花,另外还有鸽子的羽毛。他带上泡好的药到病人家,让病人坐一方凳之上,将其用腰带捆绑在房中的柱子上,把头发全部剃光,先后用盐水、榆树皮和竹叶熬成的汤、藏白酒清洗整个头部和肉瘤,然后将手术刀在白酒点着的火上烧炙过后,浸进酒里拿出,在瘤子的正中间直接切下。刹那间,瘤子里冒出像坏鸡蛋一样的黏稠物,臭气熏天。洛桑丹增往外不停地挤压,直到全部挤完,这才从药水中拿起鸽子羽毛,沾着药水擦洗刀口,*后用熊胆粉末敷在创口上。7天以后,创口愈合,一个半月之后,患者头皮缩回正常,生命也得到了挽救。
一年秋天,一个孕妇因头胎难产,大量出血,痛苦不堪,被家人抬到洛桑丹增家里。洛桑丹增将茴香、比薄、木香研细和糌粑混在一起用青油调和,白布包裹,蒸好之后敷于孕妇肚子上,再用藏纸包麝香,点燃熏孕妇脚底涌泉穴,让孕妇弯腰,用蒸好的汤药敷孕妇命门。反复几次,孩子顺利产下,母子皆平安无事。
时隔不久,洛桑丹增游医到了米林冬朵地方的一个渡口,有三男一女因患严重的梅毒,难以治愈,当地官府把他们关押起来,准备将他们流放到深山里。洛桑丹增听说后主动要求为他们诊治。第二天一早,他来到关押患者的小屋,经诊断,发现他们都到了梅毒晚期,男子阴茎溃烂,睾丸里全是黄水,龟头呈菜花样,女的阴部也溃烂得厉害。洛桑丹增让患者的家人捡蚂蚁蛋和幼蝎,再采一种蓝色的小花,将这几种东西混在一起压烂,包在布里像蒸馒头一样地用煎煮的草药水蒸,然后让患者服下,再用蒸药的草药水擦洗患部。对女患者多了一道治疗程序:将一种蓝钢石用泥包裹后放在火里烧了一夜,第二天石头成粉末,将石粉末和熊胆、滑石粉一起,用榆树皮熬的汤搅和后擦抹在患处。数周后,病人痊愈,几个已经在鬼门关打转的人又被洛桑丹增拉了回来。
像这样的故事,在洛桑丹增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他也用藏医独特的理疗方法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因此2001年的联合国医学大会授予他“世界名医奖”、“国际自然医药大奖”和“自然医学奖”三项荣誉。
2.藏医的形成和发展
“藏医”、“藏药”这些词在近年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也受到了中外医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藏医神奇快速的疗效以及藏药纯天然的特性,更是使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环境恶劣,藏医理论是藏民族千百年来同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的产物。它以藏医药学为基础,同时融汇了佛教与中医药学理论,具有深邃的文化渊源和实践意义。
何为藏医,藏医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让我们寻根溯源,带你揭开藏医的神秘面纱。
藏医形成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已经认识到了某些野菜、野果、动物、矿物等对解除身体疾病有一定的功效。而且逐步地得出了“有毒就有药”的认识,也懂得了药物可以解毒的道理。
随着时间的流逝,藏族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逐渐懂得用制作青稞酒时剩余的酒糟来治疗外伤,知道融化的酥油可以止血。这时他们对饮食对人体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也能总结出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藏医药学其实已经开始萌芽了。
后来随着佛教传人西藏,印度的医学理论也传了过来。以后的若干年里,西藏的很多名医也都走访印度,带回了很多印度的医药学知识,同时也把佛教的理论根植到藏医理论之中。所以现在的藏医体系是藏族本土医学和印度医学以及佛教的结合体,后期甚至也引入了不少中医的理论知识。正是这种博采多家的情况,才使得藏医达到了很高的医学境界,使藏医成为很多病人的治病“活佛”。
和平统一的环境也促成了藏医的高度繁荣,于是涌现出了几个著名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南北两派。北派擅长使用温热性药物,使用的方剂类药味较多,他们比较精通艾灸、放血等外治方法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南派擅长使用清解类凉性药物,方剂药味使用较少,他们精通草药的鉴别、应用,擅长温热疾病的治疗。两大藏医学派的竞相争鸣,活跃了整个藏医药学术领域,促进了藏医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时至今日,古老神秘的藏医药学已有2400年的发展历史,它不仅是藏族文化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传统医药学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
卜鹤,获医学博士(巴格西)学位,多年从事祖国传统医学和藏医药学的研究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先后参与多部藏医药学专著的编写创作。作者多次深入藏族地区,对藏医医理、藏药,以及藏族传统历算学、环境气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同时搜集整理了大量藏民族健康养生秘方、精要。曾应邀赴印度、尼泊尔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为振兴藏医药事业起到积极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1000问 本书特色 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不断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为子孙后代健康繁衍...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荣格文集(第5卷)》收录的是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论文12篇。集中讨论了集体无意识的
《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内容简介:此书是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系列演讲集,共八讲。第一讲,普朗克首先对理论物理
《甲田式少食法》对吃什么、怎么吃以及如何搭配食物作了详细的说明。近年来,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医生一般都建议实行低盐饮食。
血吸虫病及其防治 本书特色 由王建民主编的《血吸虫病及其防治》较全面地介绍了血吸虫及血吸虫病,特别是对血吸虫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防治等方面做了较...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治疗者与咨询师成长、督导和临床案例指导的珍贵教材。书中收集了111个心理治疗的失败案例,其错误主要集中在治疗
荣格崇拜:一种有超凡魅力的运动的起源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荣格学派的发展演变、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理论的历史渊源、荣格同弗洛伊德间的恩怨纠葛等,并提供了全新的论...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本书特色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是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手资料...
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 本书特色 唐启盛主编的《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共7章。第1章介绍了抑郁障碍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中医学对抑郁障碍的认识,以及抑郁障碍...
《如何跳出幸福陷阱》内容简介:本书列举了人生中十大最常见的幸福误区:是否独身一人就注定不幸?得到一份好工作便会一生顺遂?那
察颜观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今天我们看自己的脸色”电视讲座的完全版。察颜观色 内容简介 《察颜观色》一书是《中医色诊学》的大众版,是配合...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内容简介 本书系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倾情推出的*新力作,集作者十数年健康教育之精华——权威、经典、严谨。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全面分析...
糖尿病自我管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教授主编。全书以糖尿病自我管理为核心理念,贯穿糖尿病所有发展时期,手把手教你每个时期应该怎么制...
临床神经科学研究基本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在内容上继承并吸收了传统技术中的精华,力求与国际上神经科学新技术接轨,反映学科交叉渗透。全书系统介绍了神经病理、神经电生...
《龙与洋鬼子》内容简介:本书是民国初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中国的亲历记。作者于1914—1925年受聘于北洋政府,作为地质学家帮助
"亚隆博士在本书中再度扮演大无畏心灵探险者的角色,引导病人──和他自己迈向生命的转变。以六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真实与虚构交错
《我们为什么买买买》内容简介:在这个消费主导型社会中,人们反复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购物、旅行、看电影、上网……这些都是人
颈部决定健康 内容简介 “全身疾病的根源在于颈部”,你相信吗?且看世界知名的脑神经外科专家为你娓娓道来。《颈部决定健康》作者以行云流水般通俗易懂的语言。提出了“...
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健康·心理”专栏32篇阐述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文章,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方面面的家...
妙用大枣治百病-第三版 本书特色 “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大枣是天然的“维生素丸”,且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