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

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

作者:张灿玾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08-01

评分:5分

ISBN:978703025108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 节选

《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包括中医古籍、中医文献、中医理论、中医临床四部分。其中中医古籍、中医文献、中医理论部分突出反映了张灿玾教授对中医经典古籍、文献和理论的研习心得以及发挥应用,或钩玄提要地探讨中医经典之学术精微,或阐释发挥经文之义理,论述公允通达,既深入浅出,又每有独到见解。中医临床部分全面反映了张灿玾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一一记述了张灿玾教授对各科部分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之辨证施治与理法方药的治验心得。全书四部分,贯彻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是中医临床、理论研究以及教学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 目录

弁言**部分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概论试述《黄帝内经》的辨证施治理论王冰次注《素问》探讨《黄帝内经太素》撰注年代考《针灸甲乙经》的主要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甲乙经》版本源流及现存本考析《甲乙经》对针灸学术的贡献扁鹊著作文献研究刍议古《明堂经》考析仲景著作文献研究简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对方剂学的贡献张仲景妇科文献研究简议《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概述《伤寒》、《金匮》方之组合与应用叶天士、吴鞠通二家对温病学术的继承与发展第二部分 中医文献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刍议两汉及三国时期中医文献发展概述两晋南北朝医学文献发展概述隋唐五代医学文献发展概述宋金元医学文献发展概述明清医学文献发展概述第三部分 中医理论《黄帝内经》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内经》五行学说解析试述标本学说的精神实质《内经》“人与天地相参”说刍议《内经》脏腑学说概述《内经》经络学说解析运气学说概论浅谈对《九宫八风》篇的认识卫出上焦考析医文并茂话中医中医学刍议传统文化沃土滋养我一生——我的治学心得和成长之路第四部分 临床各科医案选释一、内科(一)感冒 (二)温病 (三)肺痿、肺痈(四)肺痨 (五)咳喘 (六)喉病 (七)胃脘痛(八)嗳气 (九)痢疾 (十)泄泻 (十一)参苓白术散治脾虚泄泻(十二)腹痛(十三)胁痛(十四)黄疸(十五)头痛(十六)中风(十七)癫、狂、痫证(十八)抑郁证(十九)不寐(二十)水肿(二十一)癃闭(二十二)痹病(二十三)腰腿痛二、儿科(一)伤食 (二)泄泻 (三)发热 (四)咳喘 三、妇科(一)调经 (二)崩漏 (三)胎前病(四)产后病(五)前阴病四、外科(一)痈疽 (二)皮肤病(三)跌打损伤

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概论《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大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而完整的医学典籍,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开创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自问世以后两千多年来,在祖国医学中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对我国医学理论的传播和医疗经验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故王冰日:“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高保衡、林亿等人则谓本书“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 作者简介

张灿玾,字昭华,号葆真,晚年别号暮村老人、五龙山人。生于1928年7月,山东省荣成市人。1943年从祖父与父亲学医,1959年在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学习,结业后,调山东中医学院工作,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院长、山东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已60余年,出版医学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自幼喜爱诗诃,成年后,于医事之馀,从事写作,共有800余首。在报刊杂志及多家诗词文集发表有数百首,自著有《不愠居诗稿》、《暮村吟草》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