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作者:曾军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年:2009-08-01

评分:4.6分

ISBN:9787807612193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内容简介

这部博士论文在答辩时得到校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校外专家在审阅此文时评价说:“文中对孙氏《集解》和朱氏《训纂》的注释特点,包括其学术渊源和影响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述,诸多观点都能成一家之言。这是将诠释学的理论引入经典诠释领域研究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本论文的作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文章既把义理与考据两种经典诠释的策略放在广阔的学术史背景下进行宏观的观察,又对《礼记集解》、《礼记训纂》这两种诠释经典的名著作详细的阐释,作微观的考索。全文胜义纷纭,立论稳健,求证细心,结论公允。尤其可贵的是作者有时代的责任感,面对经典失去经典的地位如何诠释经典这个大命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作者的目的不仅仅是在比较两部诠释书的特点,两种治学方法,两种诠释策略,而是关注着文化传统的延续、思想系统的重构等更大的问题,这在当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结构谨严,文笔优美。”校外专家的评审意见有鼓励作者的意思,但我不认为是溢美之词。究竟这部著作的价值如何,得失如何,我相信每一位认真的读者都能得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毋庸我赘言。我也期待学界同仁对这部著作的不足之处多多提出批评,以便她将来再版时修订。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本书特色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诠释的两种策略》是由岳麓书社出版的。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目录

序导论经典与诠释经典的策略研究缘起**节 经典及研究经典诸概念第二节 纂编重构——以结构为基础的诠释策略第三节 意义空间的时代转换——以义理为基础的诠释策略第四节 礼学知识的考古——以考据为基础的诠释策略**章 《礼记》诠释的清代背景——清中期思想学术状况**节 从经世之学到经史之学第二节 江浙地区的学术分野第三节 清中期《礼记》诠释的私人著述第二章 《礼记集解》——以义理为基础的《礼记》诠释**节 生平学行与永嘉余风第二节 孙希旦《礼记集解》引据来源第三节 《礼记集解》诠释策略评述第三章 《礼记训纂》——以考据为基础的《礼记》诠释**节 朱彬与扬州学派第二节 《礼记训纂》引据来源第三节 《礼记训纂》诠释策略评述第四章 义理、考据与经典诠释的现代化**节 诠释差异与风格趋同第二节 孙、朱二人的学术贡献及影响第三节 传统经典诠释策略的现代之旅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节选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诠释的两种策略》讲述了: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承方式。传统注疏之学如何延续经典?圈绕《礼记》,经典诠释形成了义理、考据和纂编重构三大诠释策略。传统解经方式如何带来经典的新生,如何产生新的经?思想的深度与广度通过考据可能达到吗?义理的反复言说,能否获得意义的普遍性认同,带来思想上的革命?传统的经典诠释中是否存在着现代性因素?它该如何应对西方科学思想的挑战,走上现代之旅?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相关资料

这里批评的是治学者对文献古籍所持的错误态度。一种如明代胡广等编修的《礼记大全》,以陈满的《陈氏礼记集说》为主要根据。《礼记大全提要》引顾炎武语说:“自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批评了该书的编修质量。原因何在?他们认为:“陈游《集说》,略度数而推义理,疏于考证,舛误相仍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作者简介

曾军,女,1973年8月出生。土家族,湖北来凤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传统思想文化典籍和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古代文学博士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语文与写作教研室副主任。整理出版《四书章句集注》一部,在《光明日报》、《江淮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