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道-纪念珍藏版

学问之道-纪念珍藏版

作者:季羡林著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年:2009-08-01

评分:5分

ISBN:9787544139311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学问之道-纪念珍藏版 目录

再版前言——我为季羡林先生做责任编辑编者的话治学生涯一 发轫阶段二 负笈德意志1.进入哥廷根大学2.入学五年内我所选修的课程3.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4.吐火罗文的学习5.其他语言的学习6.博士论文7.*早的几篇德文论文8.十年回顾三 回到祖国1.1 946年-1949年2.1 950年-1956年3.1 957年-1965年4.1 966年-1977年5.1 978年-1993年上下求索一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1.站在学术新潮流的前面2.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3.中国的考据学4.德国的考据学5.中国文化的内涵6.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7.文化与气节8.爱国主义9.陈寅恪先生一家三代的爱国主义二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三 朱光潜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四 汤用彤先生的为人与为学五 胡适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1.作为学者的胡适2.作为思想家的胡适六 关于考证1.为考证辩诬2.清代考证学之兴起与文字狱无关七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1.谈义理2.说文章3.论考证八 才、学、识1.理论2.知识面3.外语4.汉语九 如何搜集资料十 如何利用时间十一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1.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2.汤因比看中国文化3.歌德看中国文化十二 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十三 再谈东方文化1.综合与分析2.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3.续补十四 “天人合一”新解1.“天人合一”命题的来源和含义2.印度的“天人合一”思想3.“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十五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1.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2.日本和朝鲜的“天人合一”思想3.“求异存同”4.科学决非万能5.“东风压倒西风”6.正一反一正7.雪莱预言工业发展的恶果8.药方9.西方向东方学习10.两种思维方式十六 漫谈东西文化1.汉语是一种“模糊”语言2.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新阐释十七 国学漫谈1.顺乎人心,应乎潮流2.国学激发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十八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十九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1.文化交流的必然性2.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二十 我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二十一 正确评价和深人研究东方文学1.东方文学的来历和含义2.关于西方国家对东方文学的评价问题3.如何正确评价东方文学4.怎样才能学好东方文学二十二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二十三 关于中国美学的一点断想——为老友王元化教授八秩华诞寿二十四 门外中外文论絮语1.从《中外文化与文论》谈起2.论所谓“失语症”3.中外(东西)文论的根本差异4.试论王静安的“境界”说5.言意之辨6.中国文论的“话语”7.怎样在世界文论中发出声音二十五 漫谈散文二十六 我怎样写散文(一)二十七 我怎样写散文(二)二十八 历史研究断想二十九 大学外国语教学法刍议三十 汉语与外语1.问题的提出2.当前的情况3.我对出国留学的看法4.语言,特别是外语的功能5.翻译的危机6.学习哪一种外语7.怎样学习外国语三十一 谈翻译1.论重译2.著者和译者三十二 翻译的危机学术总结一 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二 我的研究范围三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四 我的义理五 一些具体的想法1.关于汉语语法的研究2.中国通史必须重写3.中国文学史必须重写4.美学研究的根本转型5.文艺理论在国际上“失语”问题六 重视文化交流七 佛教梵语研究八 吐火罗文九 《糖史》十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十一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十二 我的考证十三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十四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十五 满招损,谦受益十六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十七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十八 必须中西兼通,中外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考古资料相结合十九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季羡林先生大事年表

学问之道-纪念珍藏版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为作者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作者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且发前人未发之覆,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治学新观点、新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时时上进,时时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预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先生在全面阐述学术理论的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治学方法和**条件,具有极其普遍的指导意义,使人蒙受其利。

学问之道-纪念珍藏版 节选

《学问之道》为作者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作者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且发前人未发之覆,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治学新观点、新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时时上进,时时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预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先生在全面阐述学术理论的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治学方法和**条件,具有极其普遍的指导意义,使人蒙受其利。

学问之道-纪念珍藏版 相关资料

治学生涯一发轫阶段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中国古代许多英雄,根据正史的记载,都颇有一些豪言壮语,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也!”什么“彼可取而代也!”又是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真正掷地作金石声,令我十分敬佩,可我自己不是那种人。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像我这种从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用当时流行的口头语来说——能抢到一只“饭碗”。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不同国家的帝国主义分子手中。在那半殖民地社会里,“老外”是上帝。不管社会多么动荡不安,不管“城头”多么“变幻大王旗”, “老外”是谁也不敢碰的。他们生产的“饭碗”是“铁”的,砸不破,摔不碎。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命,则终生会有饭吃,无忧无虑,成为羲皇上人。我的家庭也希望我在高中毕业后能抢到这样一只“铁饭碗”。我不敢有违严命,高中毕业后曾报考邮政局。若考取后,可以当一名邮务生。如果勤勤恳恳,不出娄子,干上十年二十年,也可能熬到一个邮务佐,算是邮局里的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了;就这样混上一辈子,平平安安,无风无浪。幸乎?不幸乎?我没有考上。大概面试的“老外”看我不像那样一块料,于是我名落孙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报考了大学。北大和清华都录取了我。我同当时众多的青年一样,也想出国去学习,目的只在“镀金”,并不是想当什么学者。“镀金”之后,容易抢到一只饭碗,如此而已。在出国方面,我以为清华条件优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后来证明,我这一宝算是押中了。这是后事,暂且不提。清华是当时两大名牌大学之一,前身叫留美预备学堂,是专门培养青年到美国去学习的。留美若干年镀过了金以后,回国后多为大学教授,有的还做了大官。在这些人里面究竟出了多少真正的学者,没有人做过统计,我不敢瞎说。同时并存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一所很奇特的机构,仿佛是西装革履中一袭长袍马褂,非常不协调。然而在这个不起眼的机构里却有名闻宇内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另外有一名年轻的讲师李济,后来也成了大师,担任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这个国学研究院,与其说是一所现代化的学堂,毋宁说它是一所旧日的书院。一切现代化学校必不可少的烦琐的规章制度,在这里似乎都没有。师生直接联系,师了解生,生了解师,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因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