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作者:马晓年主编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2009-08-01

评分:5分

ISBN:9787229008161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书刊介绍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性历史与性文化、性器官解剖及功能、性与生育、人类的性反应和性行为、性心理发展与性别角色、恋爱与婚姻、性心理障碍、性传播疾病等。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本书特色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包皮过长一定要手术吗?做了手术我会不会“不行”了呀?总是出现性幻想是不是代表我很坏?我该怎么办呢?自慰的次数过多会伤肾吗?每周自慰几次算正常呢?我是个女生,我一看见男生就紧张得不得了,在他们面前变得面红耳赤,话也说不利索,我该怎么办呢?我为什么总是做性梦?我很下流吗?不是说一滴精十滴血吗?遗精、自慰次数太多会不会肾亏呢?性难道不是肮脏、下流、淫秽的事情吗?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目录

序1序2前言**章 绪论第二章 性历史与性文化第三章 性器官解剖及功能第四章 性与生育第五章 人类的性反应和性行为第六章 性心理发展与性别角色第七章 同性恋第八章 恋爱与婚姻第九章 性心理障碍第十章 性功能障碍第十一章 性传播疾病第十二章 艾滋病第十三章 药物与性功能第十四章 家庭性教育第十五章 学校性教育第十六章 社会性教育第十七章 青少年的同伴教育第十八章 性伦理学第十九章 性的社会问题第二十章 性与法律第二十一章 性审美第二十二章 青少年常见的性问题咨询实录(节选40例)后记全书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法律和文件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节选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集合了大陆及港台众多知名专家教授在催学和性教育领域多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心得体会和收获。全书分为22章,内容包括介绍性历史与性文化、性器官解剖及功能、性与生育、人类的性反应和性行为、性心理发展与性别角色、同性恋、恋爱与婚姻、性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艾滋病、药物与性功能、家庭性教育、学校性教育、社会性教育、青少年的同伴教育、性伦理学、性的社会问题、性与法律、性审美、青少年常见的性问题咨询实录(精选40例)等,适合作为性健康教育科普改本、各大院校选修课教材、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培训教材,并可作为全国青少年人学生推荐读物使用。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相关资料

插图:第一章 绪论1.1 性学发展史1.1.1 近代之前的性学发展在从猿到人的漫长进化历史过程中,人类的性系统和性功能逐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性交的面对面方式、动情期的消失和人类特有的无限丰富的性活动方式。灵长类之前的所有动物和非人灵长类都采取后进人性交方式,它阻碍了两性的亲昵行为,并削弱了雌性的性高潮。当人类能直立行走,把双手解放出来之后,便逐渐步入面对面的性交方式阶段,加之人类大脑的日益发达,人们的性活动方式和追求也日新月异。于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性活动从最初的动物本能逐渐成为颇具研究价值的学科。当然,生物医学科学一直是性学发展的中流砥柱和核心,所以我们在介绍性学史时也是以性医学的发展史为主。医学与文明一样古老,西方医哲希波克拉底(460~373BC)和亚里士多德(384~322BC)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性医学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前者提出的“行为一体液概念可以说是现代的“性行为一激素”概念的前身;后者提出的“天人合一”则体现了自然医学模式的核心,由此发展出了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后,解剖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性器官领域,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1452~1518)留下了不朽的名作,虽然其中不乏谬误之处,但它毕竟是人类第一次对性器官和性交进行相对准确的解剖学描述。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梅毒由拉丁美洲传到欧洲,紧接着亚麻制的阴茎套于1564年问世。据说这是英王查尔斯二世的御医康德姆(condom)首先发明的,以后人们便把阴茎套称为Condom。那时的阴茎套并不是为了避孕,而是为了防止梅毒传染。在一个世纪之后(1677),列文·胡克发明了显微镜,并用显微镜看了到人和动物的精子。1843~1844年间,硫化橡胶问世,使用阴茎套的目的才变得与现代一致——避孕。这也是性医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小插曲。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比如卢梭(1712~1778)等人的博大思想,启迪了今天的性学研究。他们在通信中曾谈到性关系及其恰当的社会地位问题,但这也只能算是对人类本性及行为的诸多探索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如卢梭说:“人的本性是好的,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使人变坏了。”马尔萨斯在《人口理论分析》(1798)中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他在当时就提醒人们注意控制人口的增长,世界将负担不了过多的人口。他提倡人到30岁再结婚,这样可以少生孩子,他提倡的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作者简介

马晓年,我国著名性医学家、男科学家,中华医学会男科举分会创始人之一。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性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咨询专家。 长期从事临床性医学、男科学科研、临床、教学工作。曾先后承担困家人口计生委、科技部科研课题多项。先后完成国家“七五”科研攻关项目和“八五”国家计生委部委级科研项口两坝, 分别获得国家科研成果证书(证书号006481)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1992)。2001年获得首都医学研发基金科研项目——性医学特色专科建设。自1993年起连续3次获美国性学委员会颁发的性治疗学家资格证书,是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生。其主编著作《现代性医学》获得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年来主编或共同编写、翻译专业及科普书籍50余种,发表科研论文及综述50多篇,发表科普文章2000多篇。多年来任北京电视台及北京电台(生命、生育、生活》、《今夜私语时》栏目长期特邀嘉宾。完成了性教育电脑咨询专家系统全文检索软件等多个项目的开发研究。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