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提出,“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虽然这一思想不是直指审美鉴赏,但它无论如何是和审美鉴赏相通的。《庄子》表面上在谈“筌”和“鱼”、“蹄”和“兔”、“言”和“意”的关系,实质是强调事物的外表和内意的孰重孰轻。得“意”是根本,得“言”是表面,对于鉴赏者而言,是通过外表或言语来读品“这一个”内意真谛,这恰恰是审美鉴赏的本质。《庄子》给我们指明了鉴赏的根本目的是“得意”,而不是“得言”。但是,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如果他老人家在当时领略到舞蹈这一以人体动态为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艺术的话,以他的性格一定是要将舞蹈鉴赏专门提出,给出一个属于鉴赏舞蹈的“得舞得意”于一身的说法的!因为舞蹈的动态视觉形象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独立意味的、独立表达的……她太独特了!
《舞蹈鉴赏》内容简介:舞蹈是什么?古今中外的舞蹈家们几乎穷尽了他们毕生的智慧展开了永不停滞的艺术实践,想要以各种不同的文字语言、肢体语言、艺术作品给出一个全面、客观、真理性的结论。但*终的回答却总是难以完全令人满意。舞蹈,就像是人类精神层面上*富智慧灵光、*具情感色彩,却*难以名状的艺术品类,颇有些意会与言传都难以穷尽的意味。
插图:第一种学派是中国古典舞。而目前这一学派在现代艺术审美的影响下又出现两种类型的表象:一是严格按照“身韵”原则进行艺术实践而形成的语言风格和美学特征的舞蹈类型;另一种是在“破其形,扬其神”上下功夫,在基本遵守“身韵”原则的基础之上广采博取,多借鉴现代舞因素,打破原有的动作路线、轨迹和语言连接习惯,解构原有动作思维,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编舞技法,从而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舞蹈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轻·青》和《风吟》等新作品。第二种学派即敦煌舞派。该舞蹈动作体系大多来源于对敦煌壁画的整理和动态复原,并针对其动态特征进行了科学、规律性的分析,得出一套符合敦煌舞特征的动作训练体系和表演审美标准。它强调“s”形和“三道弯”的体态造型,“一顺边”的身体动律,形似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伎乐和唐代诗文中有所记载的西域传人中原的《龟兹乐》,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和神秘的宗教色彩,其审美趋向与“身韵”颇有不同。第三种学派则是汉唐舞派。该舞蹈从风格形态上与身韵派区别较大,它以近现代出土的汉唐时期的文物以及墓室壁画上呈现的舞蹈形象为主要依据,经过研究、提存对其片段式的静态形象进行动态连接,最大限度地真实复原出其原始风貌。在动作连接中追求斜塔式重心以及在失重的瞬间变换舞姿,突出自信开朗积极豁达的民族个性,强调舞姿与动态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汉唐舞以大幅度的身体拧倾、动中有静、豁然开朗的动态舞姿,恣意忘情地展示着汉唐盛世的历史风貌,从而升华为中华民族作为历史长河中一个源远流长的整体所崇尚的文化气质和审美风尚。最具代表性的汉唐舞作品《踏歌》《楚腰》《炎黄祭》《谢公屐》等,无一不传达出古朴、稚拙、雄豪、至性的艺术风貌,辉映着那些巍然不动、沉默不语,历经千年沧桑、承载万卷历史文化的汉代画像砖石和历代洞窟壁画中栩栩如生的形象。后记当我读完《舞蹈鉴赏》的最后一个字,颇感兴奋。兴奋之一是受湖南大学出版社约稿的任务终于如期完成;之二是这本面对舞蹈爱好者的“科普”类鉴赏书籍不仅深入浅出,而且有些章节还具有了舞蹈学术、理论上的思考和主张,尤其是对部分舞蹈热点词汇的梳理和解析,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兴奋之余,我正想给曾伏案爬格的撰写组的同事、朋友们一一打电话表达我真挚的谢意,清晨起床的铃声提醒了我——5点半,太早了!还是不要打扰他们的睡梦吧!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忽然想起在一次交流会上有个好友曾问我,你能告诉我中国舞蹈的代表是什么吗?这下可真把我问住了。上下五千多年的泱泱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从新石器时代的舞蹈彩陶盆(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上记录了当时氏族部落成员手拉手、朝着同一方向踏地而舞的动态活动算起,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早、最完整、最有影响的儒家乐舞理论代表著作《乐记》的记载;从以原生“活”态的民族民间舞蹈为基础提炼、加工、整理、创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和舞台作品,到以汉唐、敦煌、戏曲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再造历史舞蹈的出·现;从今天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民俗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到繁花似锦、争奇斗艳的当代舞蹈的群像,谁又能说自己不是正宗呢?谁又能说自己不是中国舞蹈的代表符号呢?中国舞蹈太悠久,太博大,太精深
赵铁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
民间舞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持中国传统舞蹈抢救、保护与研
究;中国舞蹈博物馆建设;中国民族民
间舞艺人流派与教学研究等科研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与民共
舞》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论文评
比一等奖。参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
材与教法》(获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
果二等奖);主编《中国汉族民间舞
教程》(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奖);合著《即兴舞蹈与编创》等。
编创过大量的舞蹈作品:其中
《晨曦》获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创作
一等奖;《东方红》获首届中国“荷
花奖”舞蹈比赛创作银奖;《彝人》
获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征
集评奖佳作奖;《鼓语无声》获华北
五省暨北京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歌
舞作品《中国娃》获CCTV歌舞评比
二等奖等。1998年创作中国汉族民间
舞主题舞蹈晚会《泱泱大歌》,任总
编导;2004年为北京舞蹈学院50周
年校庆创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大地之舞》,任总导演;2006年
在香港舞蹈节上举办《贾作光舞蹈
艺术观礼》晚会,任总导演。
徐三庚篆书出师表 本书特色 本丛书收入清代中后期著名书家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徐三庚、何绍基、胡澍、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等人的篆书作品,其中邓石如、吴让之各...
《沟通的艺术》作者工作沟通教战手册行销全美近40年的经典教程◎ 编辑推荐☆ 百万级畅销书《沟通的艺术》作者重磅力作☆ 工作沟通中的百科全书,行销全美近40年的经...
《日语授受动词句翻译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属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以日语授受动词句的语义和汉译特征为研究对
300勇士:帝国崛起:官方电影艺术设定画集 本书特色 《300勇士:帝国崛起》改编自弗兰克·米勒经典作品《300勇士》(该作品由指文图书中国独家引进并出版)续作...
什么是大师级作品:Ⅰ 本书特色 “真是一件大师级作品!”不断有人用到这个概念,那么大师级作品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是耀眼的颜色?是完美的表现技法?是强有力的画面组合...
非遗·中国年画经典系列(10卷)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海天出版社出版★中国首套单个作家、收藏家编写的抢救非遗力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2015国家...
天津人民出版社我的父亲常连安/相声 本书特色 常连安先生是历经新旧社会的老一辈相声演员,师从相声八德之一的焦德海,1928年在北京西单商场创办了首家相声演出场所...
徐国良学生必背古诗词行书速成-名家硬笔行书范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学生**古诗词为例,由徐国良先生亲自撰写,一本供读者练习硬笔行书的*新钢笔字帖。徐国良学生必背...
开罗埃及博物馆 本书特色 《开罗埃及博物馆》从埃及博物馆展示的世界上*重要的古埃及珍品中遴选了73个进行介绍。既包括*重要的杰作,也有那些尚不为公众所熟知的文物...
不一样的白日梦-中西电影艺术比较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站在电影爱好者的观赏角度,循着电影发展的脉络,总结中西电影艺术的相同与不同。书中既有中西电影流派的比较,也有...
李双双 本书特色 刘凤禄编著的《李双双》讲述了:妇女队长李双双爽直泼辣,敢与自私现象作斗争。丈夫喜旺憨厚朴实,胆小怕事。双双眼里揉不下一粒沙子、关心队里的每一个...
作者简介:卡尔梅洛·奥基平蒂,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博物馆学和收藏学教授,专注于收藏学与艺术史研究,已出版《蒂沃利埃斯特别墅的传统和历史》《达·芬奇与法国宫廷》等十...
曹全碑-中国最具代表性书法作品-(第二版) 本书特色全国唯一一套品种*全、拓本选用*优、墨迹经折装订、原色印刷的中国书法观止。 本丛书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是57篇论文合集,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夏文化;第二部分,商文化;第三部分,周文化;第四部分
中国雕塑史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作者1929~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的讲课提纲整理、配以图片编辑而成。当时考古资料还不甚丰富,作者也未亲临云冈、龙...
《从零开始:儿童口琴图解教程》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13章,主要讲解了口琴的演奏姿势、相关乐理知识、吹奏方法、各种装饰技巧及实
灵飞经钢笔字帖-楷书 本书特色 此本字帖采用“原帖对照 书法家临写”并行的形式,练字者直接临习碑帖有难度,所以邀请著名书法家卢中南老师临写《灵飞经》,将软...
大学书法草书临摹教程 本书特色 草书是*为自由奔放、优美灵动的书体,也是*为简约的汉字书体。 本书为“大学书法教材”系列之一,重点介绍了草书的名称及含义,草书名...
褚遂良楷书临习-雁塔圣教序 孟法师碑 本书特色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
古代部分.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荣宝斋书谱 本书特色 《荣宝斋书谱(古代部分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由荣宝斋出版社编: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