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阿威罗伊似乎不满足于阿拉伯文化中众所周知的诗的原则,这促使他作一篇中篇义疏来解释亚氏这篇著作。在注疏过程中,他表现出一种引导阿拉伯诗本身转向的愿望,希望它抛弃琐碎、不负责、甚至纵欲、放荡的关注点,转而服务于道德目的。正是因为人们能从诗人富于想象力的表达中获得愉悦,能从朗诵押韵的整齐诗行中享受快乐,诗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说服工具;诵读诗句*初是因其悦人的形象或者动听的声音,现在除这个功用外,还可以用它来形成意见和思维模式。——巴特沃斯
《论诗术中篇义疏》:“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是续修中国古代典籍,同时得编修西方古典经籍。“亚里士多德注疏集”旨在成全注疏体汉译亚里士多德著作集,亦选译义疏性专著或文集。
《论诗术中篇义疏》内容简介:在马其顿宫廷长大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其父曾任亚历山大大帝祖父的御医)17岁赴雅典留学(公元前367年),师从柏拉图凡二十年,直到先师去逝;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回马其顿任亚历山大傅保。亚历山大登基后,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开办吕凯昂学园(公元前335年),讲授诸学,流传下来的讲稿奠定了西方学问的基本形态,史称西方学问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好些哲学术语,如今也已成为我国学述的常用词。在我国的西学研究中,古希腊学术研究一向寂寞,唯亚里士多德例外,从未遭受冷落:吴寿彭先生自知天命之年发奋翻译亚里士多德,历时三十年,垂译后学,其懼滋甚;苗立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嘉惠学林,模范昭明。“知典型之在望,亦可以感发而兴起。”观当今西方学界亚里士多德研究进展,始知我国研究之差距不可谓不大。我辈后学理当追前辈德范,自励身心,再图精进。“亚里士多德注疏集”旨在从两方面推进我国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从笺释人手完善亚里士多德汉译全集,采西人各家经诂纬织亚里士多德诠解——汉语学术欲究西学根柢,非如此不可。
尽管诗人具有不寻常的地位,不,恰恰是因为这种地位,他们会被专挑出来受指责。在所有指责者中,哲人最热衷于指责诗人缺乏节制。例如卢梭批评伏尔泰在《关于里斯本灾难和自然法之诗》中竭尽能事嘲笑当时流行的对神意和有序宇宙的信仰。尽管伏尔泰的讽刺诗受到同时代多数人的欢呼喝彩,却受到卢梭的指责,理由是大部分人能够因为信仰伏尔泰竭力嘲讽的那些观念而过一种充实幸福的生活。同样,柏拉图和色诺芬描绘了一个清醒、深思熟虑的苏格拉底,着意修正阿里斯托芬《云》中讽刺的那个激烈的苏格拉底。我们只能猜测亚里士多德和阿威罗伊如何看待喜剧或讽刺剧。虽然亚里士多德在《论诗术》中允诺谈论喜剧,⑥该著作关于这个主题的部分显然已经佚失。阿威罗伊注意到亚著阿拉伯译本中缺这一段,[7]因而推断译本不全,便略去这一主题。⑦哲人也批评诗人非讽刺的,或日正面的教诲。在柏拉图的《王制》和《伊翁》,以及为数众多的其他对话录中,诗人和诗遭到苏格拉底的严厉分析。出于两点考虑,在介绍我们眼下这篇著作之前,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苏格拉底的观点。首先,亚里士多德的《论诗术》好像是对诸对话录(尤其是《王制》和《伊翁》)中观点的修正。第二,虽然阿威罗伊在《(论诗术)义疏》中完全支持亚里士多德的意图,但他在《柏拉图论(王制)》中也赞同苏格拉底对诗人的严厉批评。在《王制》中,苏格拉底的两个年轻对话者——柏拉图的两个弟弟格劳孔和阿德曼德斯——首先注意到诗人和哲人之间的竞争。在第二卷开篇,他们大量引用诗人支持他们为不正义生活所作的辩护。然后,他们挑战苏格拉底,要他证明正义的生活是唯一值得要的生活;而且,即使正义的生活必定带来严厉的惩罚,而不正义的生活在各种人间享乐中安度,也仍然是正义的生活值得选择。换言之,他们是要求苏格拉底向他们证明为什么正义的生活本身值得选择。苏格拉底回应他们的挑战,先描绘“容易辨识的”正义,也就是城邦中而非个人灵魂中的正义。因此他发现自己被迫用言辞建立一个城邦,以便向他的两个朋友说明正义之所在和所为。当他描述的简单健康的城邦在格劳孔快乐主义的抱怨下让位于一个更大更狂热的城邦时,宁静简单的田园生活被一个复杂的教育体系取代,公民间无可争议的平等让位于严格的等级区分,[8]根据个体公民的潜力以及相应职责划分等级。苏格拉底向对话者介绍的教育体系与他们熟悉的体系相反,他进而批评诗人编造关于诸神和后世生活的谎言,这些谎言使公民惧怕死亡,
作者:(阿拉伯)阿威罗伊 译者:(美国)巴特沃斯(Charles Butterworth) 刘舒 丛书主编:刘小枫
十大弟子传 本书特色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皈依他做弟子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何止千千万万?本书是星云大师佛教人物传记系列中的一本,以平实的语言,细...
老子.庄子-线装经典 本书特色 老聃编著的《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老子》一书共分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
《孟子》品读 内容简介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著作,受到历代重视。本书从注释、译文、品评三个角度来解读这部经典。《孟子》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性彩色在今天仍然值得提倡。...
宁玛派四部宗义释 本书特色 敦珠法王等著的《宁玛派四部宗义释》摘译自敦珠法王无畏智金刚尊者之《密咒旧译教法安立简论·显现善说喜宴》。本书附有莲花生大士(Padm...
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哲学史家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秦汉部分,以各哲学学派的思想表现形式--著作为切入,系统重点地记载了汉帝国的统治哲学思想以及...
释奠孔子文献与图说-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 《释奠孔子文献与图说》收录了又卷五三《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又卷五四《国子释奠于孔宣父》、又卷六九《诸州释奠于孔宣父》、...
资本论-全新修订版-缩译彩图本 本书特色 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圣经! 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该重读的经典! 关于资本运作的*透彻的百科全书。 卡尔...
许地山:道教史(典藏版) 本书特色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
东方智慧的崛起-揭开人和宇宙的奥秘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松长有庆教授,是日本当代密教研究的巨擘,从密教信仰者、修行者的立场,以超然、客观的角度,打破宗派藩篱,引领...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中 本书特色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部*伟大的宝典中,与历代名人用《易》的故事中,双重吸取到中华民族传统人生智慧的精华,使...
吉尔松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比较偏重对马里坦和卡尔·拉纳的研究,不仅发表了一系列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相关学术论文,甚至还出版了相关专著。相...
无门关漫步 本书特色 《无门关》是宋代禅门高僧——无门慧开从历代禅宗祖师的传记中精心挑选48则公案编辑而成的著作,为了帮助膝下门人修行,与《临济录》《碧岩录》并...
易经系传别讲 本书特色 《易经》是中国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学人必读的教科书。相传为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上下篇(又称《系辞》上下传),则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
南怀瑾选集(第二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墨子导读-国学大讲堂 节选 nbsp; 言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
中国佛教伦理研究 本书特色 王月清编著的《中国佛教伦理研究》以佛教伦理的中国化进程以纵向线索,以佛教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相互关系为横向线索,通过考察善恶观、戒律观、...
儿童的人格教育:精装全译版 本书特色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
贝叶上的傣族文明(云南德宏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考察研究) 本书特色 元明之际,巴利语系上座部佛教以惊人的速度传人我国云南德宏、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使傣族社会发生了...
新哲学。第4辑 本书特色 本辑新哲学包括了四个主题,它们是我们时代哲学的角色和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探索、中国哲学:探索与新视角、近代中国思想语境中的“激...
王弼的《周易注》扫象阐理,既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作,也是易学史上的名著。它跳出汉代以象数解易的窠臼,开辟了后世以义理解易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