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寫這本書純係偶然。 兩年前,在與好友揚坤的一次交談中得知,1931年的《台灣新民報》中有一 則關於當時來台演出的上海京班,巡演至彰化時營運發生困難,最後落得典當戲 服、沿街乞討的慘狀報導。面對這樣一條訊息,平時的處理方式可能只是把它記 在筆記本中做為往後研究的備用材料而已,但是,難以解釋地,它卻與心裡某個 角落開始碰觸,並牽動了那相距遙遠卻又似曾相識的歷史感懷,久久揮之不去。 之後,常遙想著,當時這個來自文化母國的戲班,為何在異鄉淪落潦倒至此? 這個他們眼中的「外埠」──台灣,既陌生又遙遠,但是,相對的也充滿了 機會與可能性。他們懷抱著夢想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心中想的可是如何唱出名 氣,進而名利雙收、載譽歸鄉,回去後一邊啜飲著台灣戲迷餽贈的烏龍茶,一邊 神氣地向鄉親、同行訴說著在台灣種種的得意與驕傲。這些自我期許,對這群專 跑外埠的演員們而言,應該不是奢望才對。但是,為何事與願違至此?這些應該 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享受掌聲的演員們,此刻卻蹲坐在一個陌生城市的街角向路 人伸手乞討……。 這是何等的難堪!流落異鄉,無以為繼。那不僅是肉體與精神的折磨,尊嚴 與自我的否定,更是一種進退失據──既想離開傷心地又「無顏見江東父老」的 心理困頓與煎熬。由此而起濃濃的鄉愁,越想化解,卻越被眼前的處境所緊緊束 縛,而成為一種難以面對的可怖循環。 後來呢?就像孩子等待著精彩故事的後續發展一樣,我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這個戲班後來到底怎麼了?這些演員是都回到了上海呢?還是留在台灣落戶生根 ?這些好似熟悉卻又模糊的演員身影及許許多多莫名的疑問,時時盤據心頭而驅 使我欲一探究竟,於是,依恃著這則報導的「偶然」,從此就開始邁步踏進了我 的「日本時代」。 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一種偶然吧!本來只想單純地從《台灣日日新報》與 《台南新報》中找找看是否有那個戲班的後續報導,讓我的偏執得到解救。想不 到,一則則日治時期來台演出中國戲班的報導接續地出現在我眼前,份量遠遠超 過了呂訴上在《台灣電影戲劇史•台灣平劇史》中的相關記載。一種「發現」的 喜悅,讓人興奮,也讓人產生動力與熱情,彷彿歷史正在向我招手呼喚,而我, 似乎也已經做好了擁抱的心理準備。 一頭栽進,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勞心勞力的過程。接連幾個月,幾乎是日日 以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的台灣資料室為家,幾十年的報紙和微捲看下來,眼花了 ,頭昏了,身心雖然疲憊,但那兒也總有一些新朋友與老朋友相互地問候打氣, 加上每天都有新的資料與線索出現,這也才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而不至於中 途敗退下來。 終於,由模糊到清晰,從片段到具體,我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結論:日治時期 的台灣戲劇史,乃是依循著廟會野台演出與劇場商業演出兩條路徑平行發展,而當時 至少有十二個劇種、超過六十個中國戲班的渡台演出,他們正是後者的主要構成 部分,台灣之有商業劇場的發展與特有審美習慣的形成,他們功不可沒,今日的 本土戲劇面貌,也多有當時他們深刻的內化痕跡。 這段影響台灣戲劇發展甚鉅的歷史,確實存在,而且距今不遠,可惜,我們 對它並沒有給予必要的關注,以致瞭解認識是如此的有限,追溯軌跡是如此的辛 苦。還其原來面目,本來就不可能完整,但盡可能的描摹輪廓以塑形,我倒願意 努力一試,而且現在也有了初步的成果。 日治時期來台演出的中國戲班,在目前台灣戲劇史研究的架構中仍是一頁空 白,此書的完成,使得我們要窺探當時的戲劇風華已不再困難,讓追憶也成為可 能。面對歷史,或許已經少了那麼一點遺憾了吧!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有兩張照片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一張是大陸著名的戲 曲導演李紫貴先生所提供的,這是他的堂兄小三麻子(李吉來)一行在1935年於 台北第一劇場中接受聘主陳清波款待的合影。滿桌的菜餚、壽司、清酒,熱情的 台灣戲迷,身著長袍的小三麻子應該意外,遠在海外的台灣也有這麼多他的知音 吧!唱老爺戲太難,沒有衷氣的不敢唱,沒有武功的不能唱,格局不大的唱不好 ,不到年齡的唱不來。才三十三歲的他,卻已深得「活關公」老三麻子(王鴻壽 )的真傳而將關公莊嚴威武的形象細膩地詮釋於台人面前。關公的忠義一直為台 人崇敬,也是民間重要的信仰之一,小三麻子在台灣的成功,也就在於他所創造 關公藝術形象的中介,超越了語言和地域的限制而深深地感動此地的觀眾吧! 另外一張照片是歌仔戲著名的反派老生呂福祿先生所提供的,一張昭和年間 ,在台演出已近二十年的上海鴻福班中演員們的子女合影。這些在台灣出生的「 支那」小孩,雖然身穿長袍或旗袍,但是已經講著滿口的台灣話和本地小孩打成 一片了。他們對於彼岸的家鄉印象,只能透過父母親的口中建立,而在此地的衝 州撞府卻是實在的生活全部。家鄉,對他們而言,是如此的遙遠模糊,又是那麼 的真實貼近。最後,到底還是歷史幫他們作了決定,照片中的王少山、呂老虎、 呂福祿等人,在戰後都成為台灣歌仔戲界的知名演員。 這兩張看似無關的照片,因為台灣,使得他們產生了時代的意義而有所連結 ,當時留下的影像,已足以讓我們憑藉著遙想當年,編織一首無言的詩作。 最後,比任何文字資料對我更有幫助的,是這一年多來與台灣、大陸的戲曲 前輩、師長們所進行的訪談及經驗交流。我特別感謝宜人京班的羅秀鑑先生,是 他引導我開始關注日治時期台灣本土京班的發展及中國戲班留台演員的動向追蹤 。另外,呂福祿與王少山兩位先生,歌仔戲界著名的老生與大花臉,日治時期中國 戲班留台演員的兒子,道地的「外省人」,聽著他們述說各自家族兩代間近百年 的台灣演劇歷程,除了讓我對留台的中國演員有更多的理解與敬佩之外,也使我 對「台灣人」的內涵定義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而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張富椿老 師,慷慨地提供伯父張慶樓的珍貴照片,讓我有幸得以一睹這位留台演員中授徒 最多的京戲前輩風采。 在大陸進行相關訪談工作時,得到中國藝術研究院薛若鄰副院長、中國戲曲 學院周育德院長、中央戲劇學院張仁里教授、上海戲劇學院榮廣潤院長及於中央 戲劇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廖杏娥學妹的接待與協助。感謝戲曲導演李紫貴先生及 名武生王金璐先生對於南派京戲的精闢論述,使得我對南派京戲於日治時期對台 灣戲劇的影響有更深刻的背景認識。戲曲理論家傅曉航教授,期望我以宏觀的角 度論述,但是宏觀的形成在於微觀的積累,這本書可能與他的期許有些差距,不 過,他也應該樂見我對基本功所下的功夫吧!上海藝術研究所的王家熙先生,家 中豐富的戲曲資料收藏讓我大開眼界,他將珍貴的老戲單供我翻攝,對我考證來 台上海京班的演員及演出劇目有很大的幫助。前上海藝術研究所副所長黃菊盛先 生,贈我《上海戲曲史料薈萃》及《申報京劇資料選編》兩本工具書,在我的撰 述過程中也發揮了大作用,一併於此表示我真摯的謝忱! 撚字集的學友們在我寫作的過程中提出了睿智的意見,感謝這群志同道合朋 友的長期砥礪,尤其是孫芝君和范揚坤二君的資料分享,讓這孤寂的研究工作增 添不少暖意。江武昌學長所提供老源正興班的圖像資料對我的寫作助益亦大,謝 謝他長期對我學術上的關懷與協助。最後,感謝始終支持我的牛川海老師,也謝 謝南天書局的魏德文總經理,如果沒有他長期熱情地支持台灣研究的學術出版工 作,這本書可能不會這麼順利的問世。 此書獻給我的家人,他們的陪伴、督促與建議是我每天向前邁步不可或缺的 依靠。 徐 亞 湘 1999年秋謹序於北投寓所 目錄 牛序 黃序 周序 自序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日治前及日治時期台灣戲劇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日治前的台灣戲劇變遷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台灣戲劇發展(上) 商業劇場的興起與劇場的興築 兩岸戲劇交流與互動 第三節日治時期的台灣戲劇發展(下) 女優戲班的興起與發展 採茶戲與歌仔戲的興起 戲曲改良的呼聲與實踐 第四節《台灣日日新報》與《台南新報》關於戲劇報導的分析 戲訊報導 戲曲評論 讀者的戲曲教育 台灣劇界新報 第三章來台演出之中國戲班的活動分析 第一節中國戲班來台演出的背景 文化認同 頻繁的航運往來 穩定的社會發展 台灣的戲劇環境 第二節中國戲班在台演出情形(上) 來自上海的京班、文明戲班 第三節中國戲班在台演出情形(下) 來自福建的徽班、福州戲班、七子班、掌中班與傀儡班 來自廣東的外江戲班、潮州戲班 第四章來台演出之中國戲班的組織與營運 第一節招聘情形、資金來源與組建形式 渡台與巡演之交通 資方班 戲班自營 演員流動的靈活性 第二節營運形式與宣傳 劇場演出 堂會演出 廟會演出 宣傳行銷手法 第五章來台演出之中國戲班的藝術特色 第一節豐富多樣的演出劇目 時事劇 清裝戲 洋裝戲 連台本戲 第二節整齊的演出陣容與南派表演藝術 南派京劇表演藝術的傳入 不乏名角的演出陣容 第三節新穎目炫的舞台裝置 燈戲與獸頭 布景與機關 燈光與幻術 第四節觀眾的反應 偏愛武戲、新戲、全本戲與連台本戲 捧角兒與賞金 第六章來台演出之中國戲班對台灣傳統戲劇發展的影響 第一節與台灣戲劇界之交流分析 職業戲班 業餘音樂團 藝妲 可考之留台京劇藝人 第二節本土京班與京調票房的形成與發展 本土京班 京調票房 第三節豐富台灣傳統戲劇的藝術內容 劇目 表演 演出形式 舞台美術 第七章結論 附錄 1日治時期來台演出之中國戲班一覽表 2日治時期來台演出之中國戲班可考演員名錄 3日治時期台灣發行之中國戲曲音樂唱片目錄 4日治時期來台演出之中國戲班大事記 參考書目 索引 簡介 中國戲班在日治時期超過12不同劇種,60以上戲班來台演出,這與台灣商業劇 場發展有息息相關,久而形成多元與獨特的台灣戲劇文化。 著者利用日治時期反應戲劇活動訊息最多的《台灣日日新報》與《台南新報》 為主要材料,分析、判斷、整理、討論這些中國戲班的組織營運、藝術特色與對台 灣當時傳統戲劇發的種種影響。加上相關文獻、史料嚴謹佐證,得出並構築了日治 時期兩岸戲劇交流完整的歷史圖像。對治台灣與中國戲劇及劇場史者,極具學術之 參考價值的一本專著。
作品目录昆德拉与我们(代序)1 《玩笑》:开不起的“玩笑”2 《好笑的爱》:“欲望”搭成的“建筑”3 《生活在别处》:一个抒情
四肢关节病中医经验集成 本书特色 《四肢关节病中医经验集成》:常见疑难病中医经验丛书四肢关节病中医经验集成 目录 一、肩关节周围炎(一)辨证论治/1(二)名医经...
护理常规 内容简介 《护理常规》是在上海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护理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特别是护理学会各专委会主任等共同努力下,发挥各护理专业之所长...
1. 著名旅德作家程玮为中国孩子倾心打造。2. 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极为自然地糅入了哲学、美学、历史、中外民俗等等元素。3. 设计精美,丰富的真实历史图片和纯美手绘...
《网店推广实操》内容简介:《网店推广实操》的编者既包括具有10多年网店运营经验的金冠级卖家,又包括电子商务营销专家,这些专家
Machine learning systems are both complex and unique. They are complex because t...
本书撷取了梵高艺术生涯中大量片段,以严肃而生动的论述呈现了梵高的艺术发展进程。首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梵高的十载艺术生涯,通过3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叙述和分...
Affa(张婉菁)以文字、视觉、涂鸦等方式,表达平凡生活中的朴素快乐。于2006年创立清新、简约的“手工乐活、慢艺旅程”网站www.affalog.comWin...
Bringstheradicalenvironmentalismknownasdeepecologyintoanencounterwithcontemporar...
沈洁,1978年生,江苏常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目前主要从事甲午至北伐...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独特疗法 目录 基础知识篇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能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过敏性物质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条件大气污染与慢性支气管炎...
约翰·克雷默,美国图书出版与营销专家,开阔视野出版社创始人,拥有三十多年的图书出版、营销和品牌开发实战经验。美国出版界的幕后英雄,他和他的《1001种图书营销方...
精彩摘录“杨,我不能离开它,我不能把它给你。我太喜欢这件背心了。我很乐意借给你几天,好让你跟我一起出去。”——引自第10页
假如我们放眼整个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我们便能清晰地看到一条“神—英雄—人”的发展路线:《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了天神盗火受罚的故事,《熙德》讲述了英雄在道义与情...
本书辑录了七十余则非洲见闻轶事,是柳桦派驻苏丹、贝宁等地工作期间所写。在他的笔下,对陌生之地风土人情的探索,成了既“接地气”又不失野趣的日常生活:捏牛黄、猎麻雀...
イラストレーター「またよし」2冊目となる画集。同人誌にて発表された作品を中心に、大丸松坂屋「贈り物カタログ」キービジュアル、漫画雑誌「1月と7月」表紙イラストな...
一个人一生总要去一次敦煌,带上这本书,才能心中有底!从敦煌出发,见证中国历史的大场面!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罕见石窟、壁画高清原图!★90后学者、敦煌石窟“扫地僧”...
★丰子恺最可爱的图文结集,记录与世界认真做游戏的孩子们。★踏着抽屉取苹果,罐头当凳凳当桌,扇子两把做小车……★写小孩的大事,画大师的童心。★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
小暮干雄(Kogure Mikio),1945年出生于东京。少年时代加入日本童子军协会(the Boy Scout Association)。1967年修完童子...
Everytwentycenturiestenhumansarebornwithextraordinaryandseeminglyboundlessabi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