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对禅宗有很深的研究,厚积薄发,以简驭繁,用通俗的文字汇为成一本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通过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从“达摩禅”到“东山法门”、“渐修”和“顿悟”、从《百丈清规》看禅门戒律、“一花开五叶”等“十日谈”,可以让一般读者得到有趣的禅宗知识。 本书首先从富有传奇色彩的“拈花微笑”介绍禅宗*初的缘起;再从“达摩西来”谈到祖师禅传入中国的渊源;接下来便重点介绍“慧能南禅的崛起”及其门下“一花开五叶”的盛况;当然,还得从“百丈清规”谈到“丛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化;然后,不得不涉及禅宗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与道家、理学、文学艺术乃至武术的关系;*后介绍了“盎然”的禅意“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通观十篇,各自成章,而又一气呵成。本书的几位作者,都是对佛教、哲学和文学艺术等造诣精深的学者,厚积薄发,以简驭繁,汇为这一本字数不多而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相信本书会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
《禅宗十日谈》作者对禅宗有很深的研究,厚积薄发,以简驭繁,用通俗的文字汇为成一本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通过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从“达摩禅”到“东山法门”、“渐修”和“顿悟”、从《百丈清规》看禅门戒律、“一花开五叶”等“十日谈”,可以让一般读者得到有趣的禅宗知识。
第一日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佛教禅学与“教外别传”的禅宗业露华一次,大梵天王率诸天前往灵鹫山听佛祖释迦牟尼说法。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也为了让众生获得大利益,大梵天王将一枝象征纯洁、高贵的金色波罗花献给佛陀。孰料,佛陀接过花后一言不发,只是手持金波罗花向与会大众展示。在座的诸佛弟子、诸护法天王面面相觑,莫测高深。唯独侍立在佛陀身边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从此,一种作为“教外别传”的佛法以摩诃迦叶为印度初祖,有了自己独立的传承法脉。然而,记载这则故事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宋代以后才流传开来的,在此之前,从未见过任何人提及。那么,禅宗起源的真相究竟如何?它是否只是佛教禅学诸多分支中的一支?它同代表印度各教派修持传统的“印度禅”又是什么关系?佛教起源于印度,然而佛教禅宗则创立于中国,因而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同印度宗教学说的融合与吸收,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佛教徒对印度传来的佛教思想的创新和革命。唐宋以后,佛教的禅宗发展很快,经过历代禅师们的发扬光大,很快使禅宗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禅宗的思想学说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如此,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禅宗的教义学说还传到了朝鲜、日本等邻国,并且同样对这些国家的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代,西方许多哲学家越来越注意到东方哲学思想和宗教学说中所包含的深奥的精神内涵,于是东方的宗教哲学和教义思想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中国、日本的学者和宗教界人士的宣传介绍,特别是日本禅学家铃木大拙的大力弘扬,在西方形成了一股对禅的研究和实践的热潮。禅的思想学说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灵山法会”说起说到禅宗的起源,禅师们就会向你津津乐道地叙说起关于灵山会上,世尊释迦牟尼“拈花示众”的故事:相传,当年佛祖释迦牟尼经常在灵鹫山上,聚集众弟子演说佛法。有一次,经常率领诸天前来听闻佛陀说法的大梵天王,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能使众生获得大利益,即以一枝金色波罗花(波罗是梵语音译优波罗、或优钵罗之简称,是莲花的一种。古代印度习俗,以莲花代表纯洁、高贵之意,佛教中常以莲花代表佛法。)献给佛陀。佛陀未发一言,只是手持此金波罗花,高高举起,向与会大众展示。当时在座的诸佛弟子、
给盼望一个理由 本书特色 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个绝不会落空的盼望来鼓舞和引领。尽管我们身处尘世的凡俗与丑陋之中,内心却渴望生活得更有意义,不虚此行。为此之故,人...
好用的哲学 本书特色 《好用的哲学》收集与汇总了哲学进行区别、论证及批判的工具,也讲述了哲学的局限性,涵盖了著名哲学家提出的前沿概念和原则。文中配以哲学大师字...
王船山礼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逐字逐句研究王船山的《礼记章句》,钩沉其深层义涵,发明其内在结构机理。他着眼于本体论、人性论、人生论、道德论、伦理学、政治...
世界经典名著-宽容 本书特色 在宽容与不宽容之间,宗教以血腥和仁慈维护着它几千年的统治,更迭变幻、不滞不流。而在这一切之后,始终不离其左右,是利益抑或是人性。世...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
非理性主义:卢卡奇与马克思主义理性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理性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议题之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
变动不居的经典-明代《大学》改本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上编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明代理学精英争夺《大学》文本话语权的各种奇思妙想,以及由此催生出的众声喧哗的改本...
理想主义的困惑 内容简介 日本著名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践行者,作者对之充满敬意;却也困惑于他的理想主义群体在维持八年后为何突然溃散,这两种情感和思...
张之洞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吴剑杰编著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之洞卷)》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2008年武汉出版社出版)为底本,精选张之洞所...
原道-第21辑 本书特色《原道(第21辑)》研究对象从先秦的《尚书》、《大学》、《论语》到唐宋的《春秋》学,再到现代新儒家梁漱溟、牟宗三的经典著作。在这些解读中...
圣乐与崇拜 本书特色 华东神学院创办于1985年,设有神学专业和圣乐专业,至今已为中国基督教会培养教牧与圣乐人才1000多位。 谢炳国主编的《圣乐与崇拜》为华东...
中国人的命运哲学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命运哲学》对中国传统的命运哲学予以研究和整合,进而探讨哲学与人的命运之间的相互关系。书中提出了如下观点:天是中国哲...
无尽的谈话 本书特色 “谈话”是书的半成品,尚未成为有作者签名和封面包裹的书。在这些字字珠玑的谈话里,布朗肖与作家和哲学家之间的机锋为我们理解法国当代思想提供了...
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 本书特色 在我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无疑是一位令人赞叹而钦慕的人物。虽然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相比,他的著作算不得很丰厚,甚至他也没有一部真正意...
魏晋儒学-编年 本书特色 《魏晋儒学编年》用编年史的形式,从文献学的角度,按照时间先后具体考察魏晋时期主要儒学人物的学术经历、重要儒学著述、及重大儒学事件。同时...
论语义疏 本书特色 皇侃(488—545),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国子助教,著有《论语义疏》、《礼记讲疏》、《礼记义疏》、《孝经义疏》等,仅《论语义疏》存世...
国学经典系列丛书:论语精解 本书特色 自西汉起,对《论语》的注释、考证、疏解等研究非常丰富,到宋金时期儒学在“二程”、朱熹等人的推动改造下,吸收融合佛道思...
希腊奇迹的观念基础:荷马史诗与西方认知史的开源研究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陈中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浸淫希腊古典学问...
现代儒学论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论现代儒学的文字共七篇,所以全书定名为《现代儒学论》。 书中具体收录了《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表现》、《中国...
1866-1931-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 本书特色 1866至1931年,基督教会在中国东北除积极布道外,还开办医院、学校、慈善等社会事业辅助传教。在此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