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发微

中国史学发微

作者:钱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9-09-01

评分:5分

ISBN:9787108032119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中国史学发微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作者有关中国历史、史学和中国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演讲与杂论,既对中国史学之本体、中国历史之精神,乃至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教育思想史等做了高屋建瓴、体大思精的概论;又融会贯通地对中国史学中的“文与质”、中国历史人物、历史与人生等具体而微的方面做了细致而体贴的发疏。

中国史学发微 本书特色

今日国人读中国史,亦必稍知中国之传统文化为如何。本书汇集钱穆先生其有关中国历史、史学和中国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演讲与杂论。作者认为经史子集皆“史”, 历史是中国人文学的渊薮,并对中国史学之本体,中国历史之精神,乃至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教育思想史等均做了高屋建瓴、体大思精的概论;又融会贯通地对中国史学中的“文与质”、中国历史人物、历史与人生等具体而微的方面做了细致而体贴的阐述。

中国史学发微 目录

国史漫话(一九三九年)
中国史学之精神(一九五○年冬)
史学导言(一九七○年三月)
中国历史精神(一九八三年九月)
中国文化特质(一九八三年九月)
中国民族性与中国文化之特长处(一九八六年四月)
历史与人生(一九八六年七月)
中国史学中之文与质(一九八六年八月)
民族历史与文化(一九八六年十一月)
中国教育思想史大纲(一九八四年夏)
庄子“薪尽火传”释义(一九八六年七月)
略论中国历史人物之一例(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国史馆”撰稿漫谈(一九八七年九月)
世界孔释耶三大教(一九七八年)

中国史学发微 节选

《中国史学发微》汇集作者有关中国历史、史学和中国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演讲与杂论,既对中国史学之本体、中国历史之精神,乃至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教育思想史等做了高屋建瓴、体大思精的概论;又融会贯通地对中国史学中的“文与质”、中国历史人物、历史与人生等具体而微的方面做了细致而体贴的发疏。

中国史学发微 相关资料

国史漫话此稿成于云南宜良,在余《国史大纲》成书之后,继《史纲引论》发表于昆明之某报,张君起钧剪存之。携赴重庆,又转恩施,并挟之以赴北平。嗣又携此稿来台。辗转数万里,历时三十载。张君检以示余。余久忘之,重获展读,深感张君郑重此稿之美意。张君重欲将此稿刊布于《自由报》,特附识此一因缘以告读者。(一九六八年七月)(一)国史规模的宏伟去年五月中旬,始草《国史大纲》(以下简称《史纲》),迄今年六月成书。《史纲》辞尚简要,意有未尽,偶为漫话。草《史纲》既竞,特标四信念于端,曰,凡读吾书,请先具下列四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尤必附随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否则等于只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三、所谓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无一点价值,亦无一处可以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而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前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此乃表示其国家民族文化之堕退与消失,并非表示其国家民族文化之发皇与向前。右列四信念,标之今日,似为突兀。然静待时间之经过,此四信念,终将为我国人所首肯而接受。否则,久而久之,窃恐所谓中国史,亦将追随于埃及、巴比伦之后,为世界热心考古之士,提供以一种所谓东方学之资料而已。既根本无所谓国史,则自谈不到上举之所谓信念。怀不能已,复标举之于吾漫话之首。义取共鸣,无烦详说。治国史有一首先应当注意之点,即国史之大。所谓大,并非故自夸大。乃有客观事实,可以数字明确指陈者。要言之,一则我国史所包疆域之广,一则我国史所含人口之多。中国为一广土众民之国家,自古迄今皆然。此实使我国家民族能翘然特立于斯世。若不注意于此,则对我国史已往之精神与意义,将索解无从。西人治史,多盛推罗马。又以罗马建国,与我秦汉略同时,故论中西史,每喜以罗马与秦汉相拟。其实罗马立国规模与秦汉大异,(《史纲·引论》中已及之)即就大小一端论,便见两

中国史学发微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