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史要:上下册

彝族史要:上下册

作者:易谋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00-05-01

评分:5分

ISBN:7801493095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彝族史要 内容简介

国家资助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易谋远著《彝族史要》专著,全书约50余万字。该书内容分为十三章:**章《彝族地理》;第二章《云贵川西高原的石器时代文化与传说中的彝族原始社会》;第三章《彝族的起源》;第四章《彝族文明时代的起源》;第五章《武洛撮(疑即蚕从)时代大分支中的武僰系彝族先民》;第六章《笃慕(疑即杜宇)和他建立的奴隶制蜀国》;第七章《“彝族六祖”各支系向西南各地的迁徒和发展》;第八章《“神守——鬼主”制》;第九章《彝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十章《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延续》;第十一章《家支(宗族)制度》;第十二章《原始宗教和毕摩》;第十三章《传统历法》。该书异于前人的新解主要有9条:1、彝族起源的主源是以黄帝为始祖的早期蜀人,彝族多元起源的又一源是以母族昆夷而祖古东夷族;2、彝族的族称统称“尼”,是古“夷”字,即古东夷族的“夷”,通“彝”,成为今称;3、彝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始祖武洛撮,疑即蜀王蚕从;4、春秋中期蜀洪荒后彝族的民族再生始祖笃慕,疑即蜀帝杜字;5、彝族的历数之祖额速,疑即颛瑞;6、彝史上的“鬼主”应释为“神守”、“鬼国”应释为“神守之国”;7、“家支”是“宗族”;8、凉山彝族“曲诺”等级中的绝大多数人(约占凉山彝族总人口的50%)的阶级属性为“奴隶主占有民”;9、彝族的传统历法是几近“颛瑞历”的阴阳合历。该书写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彝族史要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丰富的彝文、汉文历史文献及云、贵、川等地的实地调查资料,深入探讨了我国古老民族——彝族的历史、社会制度、天文历法、宗教习俗等。在彝族的族源、族称、民族始祖、社会结构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是研究彝族历史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并将促进彝族史研究的深入与展开。

彝族史要 目录

上册
**章彝族地理
**节彝族地区人文地理
第二节彝族地区自然地理
第二章云贵川西高原的石器时代文化与传说中的彝族原始社会
**节云贵川西高原的石器时代文化
第二节“亚美人类和中华民族源于元谋猿人后裔彝族说”于史无证
第三节传说中的彝族原始社会
第四节彝族原始社会的遗迹
第三章彝族的起源
**节炎帝、黄帝、蚩尤是彝族的祖先
第二节彝族以母族昆夷而祖古东夷族
第三节彝族氏族、部落与黄帝、东夷族系的关联
第四节彝族与黄帝族系和古东夷族系的后裔昆夷在文化上有诸多共通性
第四章彝族文明时代的起源
**节彝籍对蒙昧、野蛮、文明时代的传述
第二节彝族文明时代起源的地域和生产力条件
第三节彝族文化时代诞生的标志
第五章武洛撮(疑即蚕丛)时代大分支中的武僰系彝族先民
**节武僰系部落群与僰、濮人
第二节武僰系部落群与夜郎
第三节武僰系部落群与“武米制”
第六章笃慕(疑即杜宇)和他建立的奴隶制蜀国
**节疑“笃慕”即“杜宇”
第二节笃慕(疑即杜宇)的族属
第三节杜字的失国和笃慕迁居云南洛尼山及其活动
下册
第七章“彝族六祖“各支系向西南各地的迁徙和发展
**节武、乍二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一、武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二、乍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第二节糯、恒二支系向滇、黔、川的迁徒和发展
一、糯、恒二支系的世系
二、糯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三、恒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四、糯、恒两支系在凉山的迁徒和发展
第三节布、默二支系向滇、黔的迁徒和发展
一、布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二、默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第八章“神守——鬼主”制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