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读本》:解读文化,探析产业,全方位了解文化产业的内涵,多角度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读本》探析了文化产业的前世今生,力图从文化和产业两个方面阐释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其中涵盖了文化走向、公民文化、文化创造力、文化软实力、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内容产业、动漫产业、因特网与手机内容产业、体育娱乐产业等一系列内容,同时,《文化产业读本》还着力探析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化产业这一新生事物。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文化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形式和内容。产业是一个商业概念,而当产业遇到文化,便兴起了一场创造性的革命,诞生出文化产业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将文化和产业完美地结合起来。文化的多样性和产业的商业性,使文化产业承载了更多的内涵和责任。
第1章 文化面面观文化是什么?不同的学者在回答该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估计如果有100位研究文化的学者就会提出100种关于“文化”的不同定义。显然,可以从不同的面相来理解“文化”,但是并没有一个关于文化的标准定义。因为文化不是一个或一种,而是多个或者说多种,是多样性的形态。不仅如此,文化不仅指客观的现象,也包括人们正在形成之中的文化观念;既包括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也指艺术创新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总之,多样性是文化的基本特点。了解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来把握文化丰富性的内涵,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文化问题,并且才能提出具体的发展和繁荣文化的方案和策略。一、文化多样性文化概念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它包含了精神观念、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领域的内容,如语言、道德、宗教、习俗、习惯、审美、各种艺术、文学、法律制度、象征符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其中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也都是多样性的,如道德就和各种习俗交织在一起,形成不同形态的道德。也就是说,人类既有共同的道德,也有差异性的道德。其他如审美等也是一样。因此,我们可以从层次性的不同角度来区分不同的“文化”类型,将文化视为各种“文化”层次和类别的结构性组合。1.从人类学家所理解的文化的本质上看,文化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习得的共性”,这里有两个要素很重要:一个是“人”,一个是“习得的共性”。文化是指群体的文化,一个人的个性不算文化;但是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体现了他所成长的环境中的共同文化特性或者文化要素。文化的群体性特征表明,如果我们拥有共同的精神活动和生活方式等内容,那就是拥有了共同的文化。群体的单位可以是大的(如人类),也可以特指某些区域的人群、某个群体乃至某个组织机构的成员。2.文化既然是人类整体或者某个社会、某个组织中的某些共性,那么,形成共同文化的要素的范围就很广泛,如服饰、发型、饮食习惯、语言、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等等。同时,同一个社会的不同群体的文化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从总体上说,不同社会或者群体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时共性大,有时个性分明。不同的文化要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可能导致冲突,而具有共同性的文化要素则使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产生共鸣和亲近感。3.同一个族群的文化在时间上会出现差异,不同族群的文化则因为生活空间的不同而有差异,形成时空中多样性的文化。从时间上看,每一
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1964年生,福建漳浦人。1980年起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1991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起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多次到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访学与研究交流。 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伦理学、管理哲学、文化产业。著述包括专著《中国伦理学史》上下册、《德育志》、《伦理学的意蕴》、《企业家的管理哲学》、《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学而优则商》以及《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等。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本书特色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
中国古籍校勘史-中国图书文化史 本书特色 本书分先秦、汉魏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七个阶段分章展开中国古籍校勘史的研究,重视经史子集四部各自的校勘发...
云南上古文化史 本书特色 本稿是王懿之多年致力于研究云南上古文化史的学术理论专著。书稿共计17章、57节、28万余字,对云南的古人类起源、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
中外圣贤经 本书特色 《中外圣贤经》:修身有术 厚德有方 励志有道 践行有则中外圣贤经 内容简介 观今鉴古,无古无今。国度开放,社会转型,在物质主义盛行、道德危...
精彩摘录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
徐中舒(1898-1991),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在此期间,他受到王国维先生...
文房漫录-17 本书特色 文房清玩是中国传统文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对它们的收藏、把玩和涵咏,寄托了大量的感情和感悟,使之不再是单纯的器物陈设...
隱藏在神祕祭典、殘酷屠殺後的究竟是什麼祕密?直到最後一頁都不能鬆懈,日本恐怖小說界新星令人驚嘆的處女作。【故事大綱】為了尋找失去聯絡的前女友小夜子,倉坂尚人和她...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历史学专业课系列教材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七五”规划...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录(第三辑)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讲演录(□□辑)》主要内容包括:谈本位文化对□□存亡的意义、明清小说与明清文化、中国音乐的精髓、《世说新语...
古代汉语辅导及习题精解-第三册-新版 本书特色 《古代汉语辅导及习题精解(新版)》是为《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三册)编写的配套辅导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好...
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 本书特色 敦煌类图书的出版已形成了甘肃教育出版社的一大特色,此类图书的成功出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也从中摸索和积累了诸多编辑经验...
老照片(第四十五辑) 本书特色 风旗子但凡曾沿着山东的海岸施行过的人,恐怕都曾看到过飘扬在民船泊锚地上空的龙王形色细长旗吧?这就是用来显示风向的风旗子。对于以般...
季羡林论印度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论述和介绍印度文化的代表作16篇,这16篇文章也是中外学者和广大读者所关注和爱读的佳作。通过这16篇佳作,既...
东阳民俗 本书特色 《东阳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东阳民俗》分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节令习俗、娱乐习俗、社交习俗和信仰习俗七个部分,收录反映全市各地民俗风...
姑苏食话 本书特色 江南兴胜,吴郡繁华。土沃田腴,山温水暖。苏州更是自古富庶繁华,环境美好,有“人家天堂”之誉。自然物产丰饶,加之苏州民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形成...
文化产业应用理论 本书特色 向勇、刘静主编的《文化产业应用理论》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研究部2010年的重点项目,既是首次对国内外文化产业应用理论的一次初...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汉语史的论文选集,共收录22篇。内容涉及近代汉语词汇以及汉语史其他范畴,如语法、方言、文字、修辞、对外汉语教学等。汉语...
神的策略:失落的上帝之城 本书特色 古老的遗迹里究竟蕴含了怎样的过去?神话传说里又有多少真实?这一切是神的策略,还是别有洞天?和欧洲*富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丹尼...
中华传统文化10000词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文化10000词》为“内编”“外编”两大部分。 “内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