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炎黄文化溯鸿蒙,崖下遗材灵性通。青史本殊官与彼,朱楼谁辨富还穷。小儒自满身居井,大道无名卦画宫。一不现东来真善美,晓窗帘卷旭云红。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的主体部分是周汝昌先生一九八六年九月至一九八七年八月在美国康斯威辛大学做鲁斯学者期间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从巴金、鲁迅的“红学观”讲起,探讨了《红楼梦》这部巨著的“三大基点”,即:“《红楼梦》的性质何属的问题;《红楼梦》的核心何在的问题;《红楼梦》的整体何似的问题。”侧重于把《红楼梦》放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大坐标上去观察思辩,既不同于一般的资料考证,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下编,专门论述《红楼梦》的结构学,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独特创见。《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首次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此次重新增订出版,新增了若干讲红小文,都十分富有启发性,为我们提供了看《红楼梦》的新视角,读来既有趣味,又令人垂目深思。
一九八六年六月,第二次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议在哈尔滨召开时,一家重要报纸的记者前来采访。我对他谈了国际《红楼梦》会的意义和红学今后发展的前途。这篇采访记不久全文刊出,我记得大标题中有一句话,说我认为“红学”向前推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探索《红楼梦》的文化内涵。我的这种见解,如果换一个方式来表述,那就是我认为《红楼梦》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有极大的代表性的伟著,因为我们应当从“文化小说”这个角度来重新看待它,并应当全力以赴地对这部伟著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上是从一九八六年六月说起。会后不久,我应威斯康辛大学之邀,来美国考察研究。一九八六年秋,我在周策纵教授开设的《红楼梦》专题课的班上为一群高材研究生讲了几次“红学”。他(她)们大多数来自台港。反响很是热烈。最近,我受浦安迪(Andrew Plaks)、唐德刚、夏志清三位教授兼小说研究专家的邀请,依次到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去讲了《红楼梦》(注:我所称的《红楼梦》总是专指曹雪芹原著,不指程、高伪续百二十回本)的整体结构大法则与这部小说的重大的意义之所在。听众也是以台港学人为多数。我的演讲口才并不很高,他们却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兴趣与欢喜,总要我再讲下去。在普大,讲坛设在壮思堂,讲后会餐,餐后还有不少人留下,愿再继续座谈,纷纷提出了他们内心关切的问题,想听我的看法。在纽约,设宴谈会的,也是来自台湾的文化界人士为多。——以上的种种事实和情景,使我深受感动,也使我反复思维,体会这其间的道理和意义。我又不禁忆起,早在一九八。年六月,我到威斯康辛大学参加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议时,“美国之音”的出席代表梁先生要我作广播发言,我就提出了一点,我说:《红楼梦》联系着海外千百万华人华裔同胞的民族文化感情,而这种联系的意义极为重要。凡是听到这个发言而又见到我的,都表示很赞同这一见解。与此关联的,还有事情的另一面,就是每当与西方或外国访问者晤谈时,我总是对他们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我提出的这两点,其实是一个道理的两面,合在一起,说明了我的一种基本认识:《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这话又是从何说起的呢?小说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部分。照此而言,凡属小说,皆具
周汝昌,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1918年生,天津人。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毕业。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著有《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曹雪芹小传》《献芹集》《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红楼小讲》等多部学术论著、随笔集,主编《红楼梦辞典》,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埃科谈文学》内容简介:《埃科谈文学》是埃科作品中为数不多的文学评论专著,收集了作家为各种场合而做的文学专题演讲和论文,从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考索 本书特色 传奇杂剧在晚清民国时期,犹如西下的夕阳,尽管也伴有一抹美丽的晚霞,但很快就被夜幕所掩盖。它的亮色,突出地表现在有惊人的数量与新变...
毓老师讲笔记 本书特色 许仁图编*的《毓老师讲学记》乃总结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望在台六十多年来书院讲学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读者阐述毓老的*学,其拯...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 本书特色 林传甲(1877~1922),字奎腾,又号魁云,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早年就读于西湖书院,博览群书,尤长经史、地理、文学,为张之...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四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是时代召唤和主体诉求间的一个历史性遇合点。赵树理是“大时代”...
青春河岸 内容简介 青春是一道探索不尽的质解分程;爱情是一块变换莫测的立体魔方。苦难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强者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成长+爱情=水果...
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 目录 自序上编 现当代文学现象阐释与总体观照**章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质疑现代性主题与叙事 1.乡村社会和文明的美化与乐园世界的构建...
桐城派十二讲 本书特色 “桐城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厚重安徽地域文明的一个突出亮点,《桐城派十二讲》从不同角度对桐城派的历史和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梳理,...
《上种红菱下种藕》以极细腻和平缓的基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秧宝宝的乡下小女孩,因父母外出经商,不得已离开乡下的老屋
金屋 本书特色 是神话,还是现实?本书熔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冶写实和象征、隐喻、荒诞为一炉,切近而又具体地展示了在商品经济洗礼下中国民众躁动不安的心态,写出了他...
宋诗流变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世界著名的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PCGC)的众多教育与心理咨询专家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编著而成。现今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成...
文学史的命名与文学史观的反思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对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文学史的命名和文学史观的反思,借助“民国文学”这一较具启发性的概念,作者重新梳理了文...
ChessStory,alsoknownasTheRoyalGame,istheAustrianmasterStefanZweigsfinalachieveme...
白桦研究 内容简介 《白桦研究》共分四大部分,即作家“自述·访谈·印象记”、“研究论文选辑”、“作品年表”、“研究资料索引”。“研究论文选辑”以时间为线索,以“...
梅光迪文录 内容简介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选编了梅光迪的著作,包括《评提倡新文化者》、《孔子之回忆》、《近代大一统思想之演变》、《致胡适四十六...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鲁迅编著的《中国小说史略》内容介绍: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
巴尔扎克传插图英文本 内容简介 巴尔扎克,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大师他是一位力量惊人,从不疲倦的工作者,经夯所有伟大都不能避免的那种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他...
共和国检察历史片断 内容简介 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检察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清晰地触摸到了人民检察的发展脉络: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形成了光荣优良的...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对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本书特色 《经典唐诗三百首译注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中的*本。本书是对清人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一书的译注评,经作者毕宝魁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