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内容简介:60年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明显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对外贸易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从无到有,从数量极其有限发展到200多亿美元的规模,换取了宝贵的外汇资源,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在出口贸易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从农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化趋势,进口商品结构也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经过了三次重要变化,出口商品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结构愈来愈趋同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口商品结构则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内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增长方式愈来愈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内容简介:60年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明显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对外贸易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从无到有,从数量极其有限发展到200多亿美元的规模,换取了宝贵的外汇资源,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在出口贸易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从农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化趋势,进口商品结构也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经过了三次重要变化,出口商品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结构愈来愈趋同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口商品结构则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内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增长方式愈来愈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用60年走完了世界贸易大国的路程。到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次于美国、出口贸易总额仅次于德国。但是,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虽然中国对外贸易绝对量不小,但相对规模还很小,这表现在人口与世界市场份额很不相称。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13%,2008年中国出口只占世界总出口的8.9%,而德国人口只占世界的1.26%,出口占9.1%;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6%,出口占8.1%;日本人口只占世界的1.96%,出口占世界的4.9%;欧元区15国人口只占世界的5.3%,出口却占到世界的34.8%。另一方面是,中国出口商品反映的产业结构还不全面和不够高级化,中国出口的商品是同类产品中的低端加工的产品,而且,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在国内创造的附加价值往往不超过商品价值的25%。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道路还很漫长,中国还需要20年到30年才能实现贸易强国的梦想。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时间里,中国还需要继续增长和变革,还需要继续扩大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还需要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与贸易伙伴实现互利共赢。
第一章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一节国际贸易背景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对外贸易不同,它不能在旧社会建立,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旧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根本对立。因此,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只能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这个根本的政治前提下,才能建立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帝国主义列强长期侵入中国,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向中国发动多次的侵略战争。例如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1857年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用战争打败了中国之后,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占领了中国周边的许多原由中国保护的国家,而且抢去了或“租借”去了中国的一部分领土。例如日本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租借”了旅顺,英国占领了香港,法国“租借”了广州湾。割地之外,帝国主义列强又索取了巨大的赔款,强迫中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中国驻扎海军和陆军的权力,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并把全中国划分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并把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它们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因此它们便能够大量地推销它们的商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工业品的市场,同时又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经营了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企业,以便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并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直接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经过借款给中国政府,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因此,它们就不但在商品竞争上压倒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而且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也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对外贸易。帝国主义凭借种种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身符,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因而促进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计算,从1868年到1913年,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7倍,1929年比1913年又增长了2.5 倍。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的东北、华北大片领土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内容简介:《战国策》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书中记录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然而此书流传的
活学活用:经济学 本书特色 梁小民的经济散文一直深得大众的喜爱,原因可能与他简朴的叙事风格和深入简出的内容阐释分不开。每年一本的图书已经成为喜欢作者文字和思想的...
《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容简介:本书针对读者在学习理解“数字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问题上的若干误区,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普遍
《Docker技术入门与实战(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从Docker基本原理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Docker的构建与操作,内容系统全面,可帮助
《非常之人:20人的历史时刻》内容简介: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形象,也许都只是在历史书写中不断被改造并始终在流变的虚像。本书聚焦20
《人大附小的“小小诺贝尔奖”》内容简介:人大附小的创新教育闻名教育界,附小的“诺贝尔奖”更是每个孩子最期待的奖项。附小的每
《万物静观皆有灵》内容简介:《万物静观皆有灵》主要选取了汪曾祺先生描写生灵万物的相关文章,书中内容运用细致温情的笔触和俏皮
《拉贝日记》内容简介:本书是约翰·拉贝在战争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写成的,但它却一直躺在拉贝儿子住的阁楼里几十年,直到60年后的19
工程经济学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以及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建设或投资项目经济分析、设备更新等决策工作中的应用。具...
《乐府诗集》内容简介: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又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题材广泛,语言朴实自
陌生人群:一部经济生活的自然史 内容简介 美国《战略与经营》杂志评选的*佳商业书刊,每一个公民都应阅读的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你...
经济学(第17版) 本书特色 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科学。它所提示的是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随着经济学和它所置身的现实世界的发展。这本书...
《现代科技的民法议题》内容简介:生命科学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生命科学技术也被认为是信息技术之后将统领世界经济的排头兵。这些
《房噬:楼市食利本质》中房地产的发展就是城市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就是要先让核心城市发展水平与世界接轨,进而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萝西与苹果酒》内容简介:一本宛如田园诗般优美的天才自传体小说,向童年与故乡致敬。如诗如画的语言,充沛真挚的情感,仿若穿越
《阅微草堂笔记》内容简介:本书为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之一《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文言短篇志怪小说,清乾隆五十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与路径》内容简介:《读懂中国改革》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
程民生 1956年生,河南开封人,回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
《英语美文口袋书:品行篇》内容简介:《英语美文口袋书:品行篇》的选材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内容不分国度,既从经典中探寻历史的
《王牌导购大讲堂》内容简介:导购人员连接着产品与顾客,是战斗在销售第一线的人。他们不仅仅是交易员,还扮演着市场情报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