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开平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2009年1版1印
★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主编
★本书是“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只因这些从战火中走出的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迫切性的选题
★全书秉承“口述方式、亲身经历、影像集结”的特点,通过摄影者的口述复活了他们生活其中的那个年代,使历史更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为新中国摄影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史料和影像文本
★书中收录的19位战地摄影师(因老摄影家在数月中又有数人故去),年龄*大的94岁,*小的77岁
★471张历史照片,有近一半是初次发表,并通过摄影师、专家、资料室等核实,标明了确切的拍摄时间和较详尽的拍摄事件及其背景,这在其它摄影作品集中十分少见
友情提示:本书因年版久远,品相自然旧,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新中国摄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老一辈战地摄影师用青春、热血与智慧,拍摄了共和国浴血而生的珍贵影像。如今这些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迫切性的选题;因此,《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成为“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
本书收录了19位战地摄影师的采访实录(因老摄影家在数月中又有数人故去),其中年龄*的94岁,小的77岁。他们中有的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走过,有的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战火。由于被访人年至高龄,由于本书出版时间短促,由于我们水平能力所限,这些访谈也许还不足以展现那个时代战地摄影师独特的风采。但我们希望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口述影像历史”丛书展开更加丰富的画卷。
插图:徐肖冰 凝固瞬间成就永恒周恩来介绍我去延安记者:徐老,您好!首先祝贺您和夫人侯波一起荣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您的摄影历程达70多年,亲历了抗A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用摄影和电影谱写了血与火的历史篇章。请给我们后辈讲讲您的经历。徐肖冰:我1916年出生于浙江桐乡,6岁的时候,家人送我进私塾启蒙。我的外婆家在乌镇,小时候令我兴奋的是去外婆家,不仅能喝上一碗放上白糖的银耳汤,晚上还可以在乌镇空地上看无声电影。1932年,我16岁,为维持生计,我来到上海追随我舅父。舅父当时在上海的天一影片公司做发行员,在他的保荐下,我开始在天一影片公司照相科做学徒。在这里我学会了配药水、印照片、放大、修花点、修底版等暗房技术。后来,因为和演员田方一起去抓了一次蛐蛐儿,就被老板开除了。之后,我进入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在这里得到了吴蔚云、杨霁明、吴印成三位老师的指点,学习电影技术,也开阔了眼界。但是不久,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因拍摄《生死同心》、《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进步影片而被迫关闭。1937年,我随吴印成老师离开上海,受聘于山西太原的西北电影公司。正当拍摄电影《塞外风云》时,卢沟桥响起了枪声,日军飞机不分昼夜对太原进行轰炸。要在太原进行电影工作,已没有可能。记者:这样就要做新的选择了。徐肖冰:在这种情况下,我向公司提出,带小型摄影机到前线去,想拍一些抗战的纪录片。公司非常赞同,因为公司里也没有别的工作可做了,所以给了我机器,我也就着手准备到前线去。记者:就您一个人去的吗?徐肖冰:我跟着上海《大公报》的记者俞创硕,他是当时挺有名的记者。一路上,只见阎锡山的部队溃败下来,路边都是伤兵,没有人管,那个场面真是很惨。记者:当年您也是热血青年,要记录中国人抗战的历史,看到这个场面,怎么想?徐肖冰:脑子里头想的是我们部队怎么样在前线抵抗日本侵略军,想去记录这些东西,结果一路碰到的都是败兵,溃不成军。我们拍这些东西没有用啊!我们还遭遇了国民党败兵的一次抢劫。是阎锡山部队的败兵把我身上手表之类的值钱东西,还有手指上戴的小金镏子都给抢得光光的,差一点把命都给丢了。所以没吃的也没喝的,好在俞创硕比较精明,在鞋子里藏了一点钱,我们才得以回到太原。后记酝酿多年的关于新中国摄影史的出版工程,终于在祖国60华诞这一特殊的时刻,在中国文联的批准立项下拉开了序幕——“口述影像历史”丛书,以口述的方式、亲身的经历、影像的集结,留存新中国摄影诸多鲜活的文本。新中国摄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老一辈战地摄影师用青春、热血与智慧,拍摄了共和国浴血而生的珍贵影像。如今这些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最具迫切性的选题;因此,《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成为“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四月份研讨选题、确定结构,五月份组织人员、启动采访。之后的访谈、录音、录像;再访、修订、审阅
高琴,女,摄影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1983年,供职于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编辑部;1988年,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3年,出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大众摄影》杂志主编;1994年主编《我要上学》(画册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0年,其主编的《大众摄影》被“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评为最受欢迎的期刊之一,2002年获新闻出版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2003年,就任《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2008年,被评为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2年和2017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主要作品有《我要上学》《伟大的长城》《照片背后的故事》《天安门前》《燃烧激情——百名摄影人眼中的“视”界》《2000-2002年最佳摄影作品选》以及《大众摄影》珍藏本(1958-1998)等。
鱼羊野史(第3卷) 本书特色 《鱼羊野史(第3卷)》是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5—6月未删节版完整收录的超级读本。《鱼羊野史》讲述每一天在历...
20世纪的“全面战争”,开启了新的战争时代。战争一起,无分平民和军人,皆受到战争的威胁。本书作者提出了“超限战”理论,受到
家国春秋 本书特色 从近代史开始,相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中国人视为奢侈品,由此中国历史图像“生成”的历程远非理想。图像作为更直观、更感性、更具实证色彩的文本,应...
权德与研究 目录 引言**章大历、贞元前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节开天盛世的政治、文化遗产一儒学法统损毁礼教纲纪松弛二唐王朝中央集权解纽,地方分权强化第二节大历、贞...
海魂记-(上下册) 本书特色 郑芝龙,字飞龙,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郑成功之父。在明代末年,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开展海上贸易,保卫明朝海疆,在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
中国日记史略 本书特色 我国古代日记从唐代至清末,有其萌芽、兴起、衰落、发展,而进入繁兴、鼎盛的过程。陈左高著作的《中国日记史略/中国史略丛刊》就是以这样演变的...
中国简史-看得见的世界史-(上中下卷) 本书特色 童超《中国简史(上中下)/看得见的世界史》是一本好玩好看的故事体历史读物,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用故事体形式进...
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元 本书特色 轻松的语言洞察历史真相,专业的眼光破译千古之谜;点评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探索悬而未解的历史疑案。1000多则精彩纷呈的经典故...
清史论丛-(2008年号) 本书特色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它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同时也是国内清史学科研究的...
泥河湾旧石器文化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初泥河湾盆地的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活动开展以来,在泥河湾盆地寻找早更新世人类活动遗迹成为中外考古学家的梦想几址年来,中外专家学...
英国公使夫人清宫回忆录 本书特色 ★慈禧太后的座上宾,紫禁城里的外国人★一部曾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的回忆录本书以西方人的视角,介绍了中国的历史、信仰、语言、政治、...
本书稿系黄仁宇先生的博士论文,约19万字。全稿共分前言、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目的、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明代管理大运
《中国四库学(第四辑)》内容简介:本书是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清诗史(上下)/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诗文化学”批评方法,关注并契入科举文化、隐逸文化、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诸基因,以...
《文艺复兴全史》内容简介:【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书籍生产速度远远落后于欧洲】 中国:长期使用雕版印刷技术生产书籍,成本高,速
皇帝的微博-(全三册) 本书特色 《皇帝的微博(套装共3册)》依据翔实地史料,甄选康熙皇帝日常语录若干编撰成辑。全书共分十部分,分别是立志、求道、仁德、读书、自...
共鉴 五四 本书特色 与李泽厚、李欧梵、林岗诸友人论衡五四新文学运动五四的历史功绩在于把梁启超、严复等近代思想家的以“国”“群”为目的为核心的价值观、拉向以个体...
中考作文 创新构思演练 本书特色 《中考作文满分作文导写》是一直会让每个学生都心潮澎湃的作文书,且不说它收集了那么多优秀的作文,单是牢记这些章节标题就是掌握了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论丛(第1辑)》内容简介:本书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专家学者2014年度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楚宝-(全二册) 本书特色 周圣楷编著的《楚宝(点校版上下)(精)》取材广博,规模宏大,是迄今*完备的一部楚志全书。上起黄帝时楚人的始祖祝融、熊绎,下迄明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