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藏书-水经注

中华经典藏书-水经注

作者:陈桥驿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9-10-01

评分:5分

ISBN:9787101070057

所属分类:休闲旅游

书刊介绍

中华经典藏书-水经注 内容简介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为另一种称为《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确实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姓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只有八千二百多字,每一条写上此书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
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举条大河的例子,就说中国历史上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吧,从发源、流程到结束,《水经》只写了一百九十多个字。再举条小河的例子,黄河中游古代有一条叫清水的小支流,对于此河的发源,《水经》只说:“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但
郦道元为这十二个字写了约一千八百字的《注》文。全书《注》文超过《经》文二十多倍。《水经注》是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巨构,是一部独立的古典名著。

中华经典藏书-水经注 本书特色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本书对《水经注》作了详细的注释。

中华经典藏书-水经注 目录

卷一 河水
卷二 河水
卷三 河水
卷四 河水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湛水
卷七 济水
卷八 济水
卷九 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滱水
卷十二 圣水、巨马水
卷十三 *水
卷十四 湿余水、沽河、鲍邱水、濡水、大辽水、小辽水、浿水
卷十五 洛水、伊水、瀍水、涧水
卷十六 榖水、甘水、漆水、浐水、沮水
卷十七 渭水
卷十八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二十 漾水、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颍水、洧水、溟水、潧水、渠
卷二十三 阴沟水、汳水、获水
罄二十四 睢水、瓠子河、汶水
卷二十五 泗水、沂水、洙水
卷二十六 沭水、巨洋水、淄水、汶水、潍水、胶水
卷二十七 沔水
卷二十八 沔水
卷二十九 沔水、潜水、湍水、均水、粉水、白水、比水
卷三十 淮水
卷三十一 滍水、淯水、(氵隐)水、濯水、(氵亲)水、(氵无)水、涢水
卷三十二 渗水、蕲水、决水、批水、泄水、肥水、施水、沮水、漳水、夏水、羌水、涪水、梓潼水、涔水
卷二十二 江水
卷三十四 江水
卷三十五 江水
卷三十六 青衣水、桓水、若水、沫水、延江水、存水、温水
卷三十七 淹水、叶榆河、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泿水
卷三十八 资水、涟水、湘水、漓水、溱水
卷三十九 洭水、深水、钟水、耒水、洙水、漉水、浏水、溟水、赣水、庐江水
卷四十 渐江水、斤江水、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中华经典藏书-水经注 节选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为另一种称为《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确实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姓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只有八千二百多字,每一条写上此书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举条大河的例子,就说中国历史上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吧,从发源、流程到结束,《水经》只写了一百九十多个字。再举条小河的例子,黄河中游古代有一条叫清水的小支流,对于此河的发源,《水经》只说:“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但郦道元为这十二个字写了约一千八百字的《注》文。全书《注》文超过《经》文二十多倍。《水经注》是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巨构,是一部独立的古典名著。

中华经典藏书-水经注 相关资料

《水经注》以《河水》开卷,河水就是黄河。上古的地名比后代简单,黄河就称“河”,长江就称“江”。秦始皇开创郡县制以后,一个地名普遍地分成专名和通名两部分,譬如“北京市”、“丰台区”,“北京”和“丰台”都是专名,“市”和“区”都是通名。行政区域的地名分成专名和通名两部分以后,自然地名也相继出现专名和通名两部分,譬如“燕山”和“八达岭”,“燕”和“八达”都是专名,“山”和“岭”都是通名。河流的通名早期称“水”,黄河称为“河水”,长江称为“江水”,直到《水经注》时代还是这样。到后来,“河”与“江”两个专名,也被人们当作河流的通名使用,如“永定河”、“松花江”等等,现在的“黄河”,“黄”是专名,“河”是通名。“河”与“江”,原是黄河和长江的专名,后来成为一切河流的通名,为时已经很久了。三成为昆仑丘①。《昆仑说》日②:昆仑之山三级,下日樊桐,一名板桐;二日玄圃,一名阆风;上日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④。《水经》和《水经注》都以“昆仑”开始,卷一之中有“昆仑墟”、“昆仑虚”、“昆仑丘”、“昆仑山”等,而昆仑山至今仍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昆仑”是外来语,成书于战国前期的《山海经》中已有此词,所以这个外来语引入中国很早。因为是外来语,所以“昆仑”一词在各种古代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汉译,在《水经注》中,《河水》篇同卷又译“金陈”,卷三十六《温水》篇中译作“金漭”。上面各处的“昆仑”、“金陈”、“金'磷”,都作为地名。但《温水》篇也有一个“昆仑”,却是作为族名的。由于《水经注》的《经》文和《注》文,都以“昆仑”开始,所以此词值得重视。不过因为是外来语,因而我们不懂它是什么意思。在《河水》篇同卷中也用梵语对“昆仑”作过解释。这是释氏《西域记》的话:“阿耨达太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山,即昆仑山也。”说明“昆仑山”在梵语中称为“阿耨达太山”,但我们也查不出“阿耨达”在梵语中是什么意思。所以“昆仑”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民族的语言。像“昆仑”这类已经消失的民族语言地名,在我国至今还有不少。注释:①三成为昆仑丘:三级的土丘称为昆仑丘。出自《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