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西学源流-(上.下册)

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西学源流-(上.下册)

作者:[英] J.H.伯恩斯 主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9-10-01

评分:5分

ISBN:9787108031983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西学源流-(上.下册) 目录

上册
缩略表
导论
**编基础
**章基督教教义
第二章希腊罗马政治理论
第三章罗马法
第二编拜占庭
第四章拜占庭帝国的政治思想
第三编开端:约350~750年
第五章导言:西部
第六章拉丁教父
第七章蛮族王国
第四编形成:约750—1150年
第八章导言:西欧政治思想的形成
第九章政府、法律和社会
第十章王权与帝国
第十一章教会和教皇制度
第十二章12世纪时期的复兴
下册
第五编发展:约1150—1450年
第十三章导言:政治、制度和理念
第十四章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
第十五章法律
ⅰ法律、立法权威及政治理论,1150—1300
ⅱ法律、统治权及社团理论,1300—1450
第十六章政府
第十七章共同体
ⅰ共同体、协商和代议
ⅱ教会议会运动
第十八章个体与社会
第十九章财产与贫穷
结论
中世纪作家小传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中世纪研究的危险

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西学源流-(上.下册) 内容简介

中世纪一直被认为是黑暗的渊薮,人们很难想象这一“愚昧”时代里还有什么思想方面的积极贡献。而这部篇幅庞大、涵盖面广、涉及人物众多的书,挖掘了那一被学术界长期忽视的思想史,让中世纪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在学术界引起颇为强烈的反响,并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著作。

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西学源流-(上.下册) 节选

《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中世纪一直被认为是黑暗的渊薮,人们很难想象这一“愚昧”时代里还有什么思想方面的积极贡献。而这部篇幅庞大、涵盖面广、涉及人物众多的书,挖掘了那一被学术界长期忽视的思想史,让中世纪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在学术界引起颇为强烈的反响,并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著作。

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西学源流-(上.下册) 相关资料

早期基督教徒把他们所依附的教会,理解为构成了一个声称作为子民来侍奉上帝的团体,该团体倾心于拿撒勒的耶稣(Jeausof Nazareth),把他看作信徒对上帝的子女关系之楷模。这个团体最初在结构和观念上全然是犹太教,被圣保罗(St Paul)转变成-个四面延伸的团队。在使徒的信念中,上帝通过弥赛亚耶稣和他的社团,最终透露他的永恒计划:即号召所有民族和所有条件下的男男女女信仰并尊奉一位“主”(Master),“主”执行并体现上帝对他已经堕落的造物的救恩之爱。在那些具有罗马公民身份的流散犹太人(Jew of the Dispersion)领导下,异教徒任务(Gentile mission)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把教会从一个在帝国中一般说来只能逆来顺受的少数民族,变成了已然有望问鼎的部族宗教,即便当时的基督教教会与政府的国家宗教背道而驰。罗马人相信,他们的帝国不仅是他们自己的神明所赐予的,而且也是被征服民族的神明赐予的,因此可以接受这后一种神祗。马加比(Maccabaean)拒绝被同化,这让犹太人在希腊一罗马社会中受到了尊重却没受到喜爱。犹太人在其“尽管非常世俗、却终归是祖传”(切尔苏斯[Celsus]语)的敬拜活动中不受干扰。但基督教徒划分家族以及从所有民族和阶层征兵的做法也让人忧心忡忡;混淆奴隶和自由人;在社会中平等对待“兄弟姐妹”(《加拉太书》3章28节;《歌罗西书》3章11节);尤其拒绝把神圣的荣誉授予皇帝,或拒绝凭他的守护神来发誓。公元64年在尼禄(Nero)治下的罗马,基督教徒被当作了一场灾难性火灾的替罪羊,并当作罪犯而受到烙刑。很明显,基督教徒在社会中已经不受欢迎。在此后的两个半世纪里,他们周期性地受到各种程度的骚扰,其范围从地方骚乱到官方监管下努力把他们找出来予以消灭。这种情形经常出现在如下的信念中,即他们无视神明的存在以及清空庙宇,应对歉收或内战或其他某种不可控的灾难负责。基督教徒因为有受迫害的经验,在对待政府的态度上便产生了一种人格分裂(schizophrenia),这种分裂症可以被视作人们对所有政府权威的矛盾情绪极其尖锐的表现,可谓“人同此心”。一方面,社会中某个阶层或集团以政府权威为手段,用大多数人所不喜欢的方式来统治大众;另一方面,政府又能惠赐秩序与正义,还有中央控制下的国防、垃圾处理、公共健康(澡堂和厕所)以及道路。古代的邮政服务只能由政府使用。在一组早期基督教文献中,迫害性的政府似乎正是魔鬼的工具,是吮吸圣人鲜血的巴比伦绯衣妇(《启示录》第17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