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十六讲-大学国学十六讲

国史十六讲-大学国学十六讲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2009-10-01

评分:5分

ISBN:9787505726208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国史十六讲-大学国学十六讲 内容简介

简介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阅读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明是非、董荣辱、辨善恶;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国史十六讲-大学国学十六讲 本书特色

《国史十六讲(图文版)》:国家爱好者的国学普及读本,机关干部和管理者的治国理政参考、修身养性指南。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阅读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明是非、董荣辱、辨善恶;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国史十六讲-大学国学十六讲 目录

出版前言**讲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节 商代文化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第二讲 周代的封建社会**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第二节 奴隶第三节 庶民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第五节 家庭第六节 士第七节 宗教第八节 卿大夫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第三讲 霸国与霸业**节 楚的兴起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第三节 晋楚争霸第四节 吴越代兴第五节 郑子产第四讲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第三节 秦的变法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第五讲 秦始皇与秦帝国**节 吕不韦与嬴政第二节 六国混一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第六讲 秦汉之际**节 陈胜之起灭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第七讲 大汉帝国的发展**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第八讲 改制与“革命”**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第九讲 东汉的复兴**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第二节 后汉的政治第三节 两汉的制度第四节 两汉对外的交通第五节 两汉的学术第六节 佛教和道教第七节 两汉的社会第十讲 世家大族的魏晋**节 三国的鼎立第二节 晋的统一和内乱第三节 南北朝的对峙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第十一讲 盛世隋唐**节 隋之统一与政治第二节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第三节 隋唐的对外交通第四节 隋唐的制度第五节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第六节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第七节 隋唐的社会第十二讲 积贫积弱的两宋**节 五代的混乱第二节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第三节 变法和党争第四节 辽夏金的兴起第五节 宋和辽夏的关系第六节 宋和金的关系第七节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第八节 宋的制度和社会第十三讲 迅速崛起的蒙元**节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交通第三节 元的制度第四节 元帝国的瓦解第十四讲 缓慢发展的明朝**节 明初的政局第二节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第三节 明末的政局第四节 明的制度第十五讲 盛极而衰的清朝**节 明清之际第二节 清初的內政第三节 鸦片战争第四节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第五节 英法联军之役第六节 晚清的政局第七节 中日战争第八节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第九节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第十节 清末的宪政运动第十一节 清代的制度第十二节 清代的学术第十三节 清代的社会第十六讲 辛亥革命及近世**节 清季的革命运动第二节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第三节 二次革命的经过第四节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第五节 二十一条的交涉第六节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第七节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第八节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第九节 国民革命的经过第十节 日本的侵略东北编后记

国史十六讲-大学国学十六讲 节选

《国史十六讲(图文版)》精选著名史家张荫麟、吕思勉的著作中的经典内容,分十六讲叙述了从上古时代直到近代的中国历史。文笔洗练,生动活泼,在述事的同时重点叙述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同时又富有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从中可以领略名家讲史的恢宏气度。 《国史十六讲(图文版)》中第九讲之前的内容选自张荫麟先生的著作,第九讲以后的内容选自吕思勉先生的著作。编辑过程将吕著部分原文由章变节,几节又合为一讲。讲之题目为编者自拟,但节中文字,除错讹之处外,一仍其旧。为保持原貌,对“满族占据中国”等表述也未做改动,相信读者自能明晓。张著部分只是将章改讲,题目、内文一仍其旧。

国史十六讲-大学国学十六讲 相关资料

插图:我们在上文叙述奴隶的生活时,保留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奴隶和农业的关系是怎样?换句话说,大多数农民的地位是怎样的?关于这一方面,记载很残缺,现在可得而说的多半是间接的推论。我们可以悬想,周朝歼国之初,无数战胜的族长分批地率领子弟来到新殖民地里,把城邑占据了,田土瓜分了,做他们的侯伯大夫,他们于所占得的田土当中留出一小部分,直接派人去管理,收入完全归他们自己,这种田便是所谓“公田”;其余大部分的田土,仍i日给原来的农夫耕种,却责他们以粟米、布缕和力役的供奉;他们的佃耕权可以传给子孙却不能转让或出售给别人。这种田即所谓“私田”。大部分的公田当是由耕私田的农夫兼尽义务去耕种的。他们“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但也有一部分“公田”是由奴隶去耕种的。所以西周的《大克鼎》铭文里记周王赏田七区,其中有一区注明“以厥臣妾”。但由此亦可见奴隶附田的制度在两周已不很普遍了。耕私田的农夫皆是所谓“庶人”。他们的地位是比奴隶稍微高贵些:但他们的生活殊不见得比奴隶好。粟米和布缕的征收同有定额,但不会很轻;什一之税在东周末年还是可望难即的理想。除正税外遇着贵人家有婚嫁等喜事他们还有特别的供应。力役之征更是无限的。平常他们农隙的光阴大部分花在贵人的差使上。若贵人要起宫室、营台榭、修宗庙或筑城郭,随时可以把他们征调到在鞭子底下做苦工。遇着贵人要打仗,他们得供应军需,并且供献生命。遇着凶年饥馑,他们更不如奴隶的有依靠,多半是“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西周传下来的《七月》一首民歌描写豳今陕西郡县地农民的生活很详细。根据这诗,可以作一个农民的起居注如下:正月把农器修理。二月开始耕种,他的妻子送饭到田里给他吃,督耕的“田唆”也笑嘻嘻地来了。同时他的女儿携着竹筐到陌上采桑。八月他开始收获,同时他的女儿忙着缫丝,缫好了,染成黑的、黄的,还有红洒洒地预备织做公子的衣裳。十月获稻,并酿制明春给贵人上寿的酒。农夫们把禾稼聚拢好,便到贵人家里做工,白天去采茅,晚上绞绳。是月酹神聚饮烹宰羔羊;大家到贵人堂上献酒,欢呼万岁。十一月出猎,寻觅狐狸,为着贵人的皮袍。十二月农夫们会同受军事训练。是月把养肥了的猪献给贵人,又把冰凿下,藏好,预备明年春夏天贵人需用。《七月》这首歌是贵人用作乐章的,自然要合贵人的口味。诗中的农夫是怎样知足安分地过着牛马生活。但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