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作者:厉以宁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年:2009-10-01

评分:5分

ISBN:9787500081807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入揭示了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网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
本书1998年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2009年入选“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今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新出版。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本书特色

入选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入选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目录

前言
**章资源配置问题的探讨
**节从非均衡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问题
一、非均衡的含义
二、资源配置的含义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的特点
四、经济的非均衡与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
第二节资源配置失调与社会主义经济中“滞胀”的可能性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滞”与“胀”的根源
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不协调的原因
三、“滞胀”与资源配置失调
四、“滞胀”的可能性与“滞胀”的防止
五、重新认识资源配置问题的必要性
第二章市场调节与资源配置
**节市场选择与市场引导
一、市场选择
二、资源组合
三、市场决策的分散性
四、市场引导
第二节投资主体、投资行为与资源配置
一、投资主体
二、投资行为的一般原则
三、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投资行为
四、非均衡条件下投资行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第三节消费主体、消费行为与资源配置
一、消费主体
二、消费行为的一般原则
三、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
四、非均衡条件下消费行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第四节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市场自我制约
一、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自我制约的含义
二、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与资源配置
三、两类不同的微观经济单位和两类不同的非均衡
四、**类非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
五、第二类非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
第三章政府调节与资源配置
**节政府调节的含义
一、政府调节与计划
二、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
三、科学的政府调节
第二节政府行为的非理想化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一、政府行为非理想化的含义
二、政策效应的滞后性
三、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
四、政策效力的递减
五、政府行为非理想化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
第四章经济运行的机制
第五章商品市场配额均衡
第六章经济非均衡条件下供求矛盾的缓解
第七章产业结构调整
第八章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节
第九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建立
第十章制度创新的规范化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节选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入揭示了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网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1998年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2009年入选“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今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新出版。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作者简介

厉以宁(1930~),江苏仪征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经济学家,其经济学理论与思想对当代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是作者的学术代表作之一,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