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新中国经济理论史》(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基础上修撰而成的。1.体例结构做了重大调整。《新中国经济理论史》是一种发展流程的体例结构,重在整理、描述经济思想的发展线索和过程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则采用专题研究的体例和结构,在发展流程背景下着重经济思想的理论形态、发展转型、学术形式及研究方法变革、中西经济思想融合等节点的提炼和分析,使思想史的发展有一种学科框架的勾勒。2.经济思想的资料整理及发展过程描述延续到21世纪初叶。《新中国经济理论史》考察研究1949~1999年50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考察研究1949~2009年60‘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即在前书基础上延续了10年。由于处在改革开放及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所以以10年为一个时段对经济思想作及时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促进思想资源的积累,催生新的思想,发展出新的分析技术和理论结构。3.理论分析的修正和更新。由于是整理、研究当代经济思想史,思想、理论、学说和观点等都是处在变化过程中,所以对这些要素的整理和研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从2009年回顾1949~2009年的经济思想史,一些理论分析需要作出修正或更新,一些政策思想需要作出新的解读,一些思想发展状态需要作出特殊的描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的修撰要求。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还是依循我对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一些考虑。通常,经济思想史比较习惯的写法是以人物(和与人物密切相关的学派)来安排章节,即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些重要的、次重要的、不甚重要的经济学者(或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罗列一番,再加上作者的点评。这是一种习惯的写法,古代经济思想史、近代经济思想史基本上都是这样写的,外国经济学说史著作很多也是这样写的,也有学者用这种方法来写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史或现代经济思想史(如对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的研究)。我觉得,用这种办法来写现代经济思想史不是很合适。首先,现在乃至当代的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个过程,但毕竟还未沉淀,有些理论的发展还在延续,有些观点仍在发生变化,有些结论有待于修正……经济学者的重要性或“等级”也还需要经历一个“历史选择过程”,因而很难用对待历史人物的方法处理;其次,按人物编史的信息容量有限,罗列的人物不可能很多,每一个人物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和学科领域也不可能很广,因此这种体例很难吸纳大量的思想素材,不可能全面反映该时期经济思想发展的面貌;再次,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罕见能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也尚未形成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派,因而仅靠人物编排的套路无法构成一段完整的历史。整理研究现代经济思想,我的方法是,除了极少数情况,一般只论及学术观点而不一一对应原作者。也就是说,某一观点是谁提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时期针对某一问题产生了若干种有代表性或有理论价值的观点,或者对某一理论的研究达到了怎样一种学术水平。与这种方法相适应,本书对所引用和参考的文献资料除篇幅较长者外,一般不一一对应注释,而在书末给出每一章详尽的参考资料目录,该章的观点都会对应。而且,思想资料、理论观点经过我的整理或处理,也不适宜直接注释。这种注释方法也是国际上学术著作多有采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1949~2009)》: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1949~2009)》是在我的《新中国经济理论史》(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基础上修撰而成的。1.体例结构做了重大调整。《新中国经济理论史》是一种发展流程的体例结构,重在整理、描述经济思想的发展线索和过程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则采用专题研究的体例和结构,在发展流程背景下着重经济思想的理论形态、发展转型、学术形式及研究方法变革、中西经济思想融合等节点的提炼和分析,使思想史的发展有一种学科框架的勾勒。2.经济思想的资料整理及发展过程描述延续到21世纪初叶。《新中国经济理论史》考察研究1949~1999年50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考察研究1949~2009年60‘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即在前书基础上延续了10年。由于处在改革开放及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所以以10年为一个时段对经济思想作及时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促进思想资源的积累,催生新的思想,发展出新的分析技术和理论结构。3.理论分析的修正和更新。由于是整理、研究当代经济思想史,思想、理论、学说和观点等都是处在变化过程中,所以对这些要素的整理和研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从2009年回顾1949~2009年的经济思想史,一些理论分析需要作出修正或更新,一些政策思想需要作出新的解读,一些思想发展状态需要作出特殊的描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的修撰要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1949~2009)》的研究方法,还是依循我对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一些考虑。通常,经济思想史比较习惯的写法是以人物(和与人物密切相关的学派)来安排章节,即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些重要的、次重要的、不甚重要的经济学者(或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罗列一番,再加上作者的点评。这是一种习惯的写法,古代经济思想史、近代经济思想史基本上都是这样写的,外国经济学说史著作很多也是这样写的,也有学者用这种方法来写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史或现代经济思想史(如对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的研究)。我觉得,用这种办法来写现代经济思想史不是很合适。首先,现在乃至当代的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个过程,但毕竟还未沉淀,有些理论的发展还在延续,有些观点仍在发生变化,有些结论有待于修正……经济学者的重要性或“等级”也还需要经历一个“历史选择过程”,因而很难用对待历史人物的方法处理;其次,按人物编史的信息容量有限,罗列的人物不可能很多,每一个人物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和学科领域也不可能很广,因此这种体例很难吸纳大量的思想素材,不可能全面反映该时期经济思想发展的面貌;再次,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罕见能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也尚未形成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派,因而仅靠人物编排的套路无法构成一段完整的历史。整理研究现代经济思想,我的方法是,除了极少数情况,一般只论及学术观点而不一一对应原作者。也就是说,某一观点是谁提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时期针对某一问题产生了若干种有代表性或有理论价值的观点,或者对某一理论的研究达到了怎样一种学术水平。与这种方法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1949~2009)》对所引用和参考的文献资料除篇幅较长者外,一般不一一对应注释,而在书末给出每一章详尽的参考资料目录,该章的观点都会对应。而且,思想资料、理论观点经过我的整理或处理,也不适宜直接注释。这种注释方法也是国际上学术著作多有采用的。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主流理论形态演变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时代特征一、1949—1965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特征1949~1965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二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引入和研究。在理论特色上,前者着重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把握和阐释;后者着重于概念的演绎和推理,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和观点上的争论。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规范性和极强的思辨色彩。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课题比较集中,主要涉及以下一些方面。(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理论界开始注意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最初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定义为生产关系。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此后,这一观点被普遍接受,并逐渐趋于极端,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讨论生产关系。1959年,学术界提出了生产力也应纳入政治经济学对象的观点,认为不应机械地割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在任何历史发展阶段,不存在离开生产力而单独存在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彼此矛盾而又互相统一,作为生产的内容和形式而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政治经济学不是单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必须结合生产关系性质,同时分析和综合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力性质,并且进一步研究生产力性质与生产关系性质彼此间的区别点和结合点。这一观点提出后,在理论界引起了一场大讨论,中心问题是政治经济学对象应不应当包括生产力以及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当时较多的观点并不同意将生产力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不研究生产力的结构和运动规律,而是把生产力作为生产关系运动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衰落的物质条件,作为生产关系及其作用的结果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力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生产力本身的运动规律,而是为了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讨论中,也有论者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体。关于这个问题的论争几经起伏,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重又掀起高潮。(二)社会主义基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
赵晓雷,1955年5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丽水缙云。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牧授,博士生导帅,财经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孙冶方经济利学奖。蔓要举术研究领域为理沦经济学及经济思想史。
《写意山水云树》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内容针对零基础的写意画初学者,以细致的讲解由浅入深地帮
《管理者的核心技能》内容简介:本书是AMA这家世界著名的企业培训组织集体智慧的结晶,汇聚了管理者应对商业挑战所需要的最核心的必
《家园与天下:明代书文化与寻常阅读》内容简介:本书发掘并重新审视一批明代流行图籍,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生产、传播、阅读、消费过
新牧区建设与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本书特色牧区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在打造“草原丝绸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动新牧区建设和...
《金融计量学:从初级到高级建模技术》是金融计量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著作。重点介绍了回归分析、单变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向量自
《电机和电源控制中的最新微控制器技术》内容简介:本书全面介绍了当前主流的电机和电源数字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相关控制技术理论
《基业长青(珍藏版)》内容简介:《基业长青(珍藏版)》打破了旧有神话,提供了新颖的见解,并为那些有志于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
《自然语言处理:原理、方法与应用》内容简介:本书系统阐述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知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高级模型应用等高级知识。全书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应用经济学卷) 内容简介 全书综述了中国现代应用经济学在二十世纪形成和发展的概貌,分述了中国现代应用经济学各分支学科在二十世纪百年的发展状...
融入长江经济带与深化滇沪合作研究 本书特色 本著作系云南省政府与中国社科院战略合作框架下设立的“省院合作”项目“融入长江经济...
《互联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内容简介: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2018年中国网民总量已经高达8.02亿人,互联网普
Chinasriseasaglobaleconomicsuperpower,thesuccessofitstopcompanies,anditscontinui...
《当代中国海运经济的历史考察》内容简介:本书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为视角,对当代中国海运经济史作系统性考察,分析了各时期政府与
《减肥,我要饱饱地瘦下去》内容简介:减肥,最重要的就是饮食,饮食控制得不好,减肥效果根本无从谈起。本书科学还原饮食与减肥的
《LabVIEW案例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强调LabVIEW软件的实际操作和机械工程测试领域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教会读者
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 内容简介 《孔门理财学》是中国学者在西方刊行的**部中国经济思想名著,也是迄今为止影响*大的一部;本书出版的第二年(1912...
《小学生看图作文》内容简介:“名师教你写作文思维导图系列”丛书是一套集思维导图、形象记忆图、趣味漫画为一体的新概念作文辅导
《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内容简介:系统出现的一个小故障导致琼的MTurk账户突然被冻结——这是按需工人最可怕的噩梦。“
《权力进化论》内容简介: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集30多年经验之大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教授郑晓明倾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 本书特色 董黎明等编著的《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集合了董黎明教授学术生涯中公开发表的43篇论文,按内容将其划分为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