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作者:贾英杰主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11-01

评分:5分

ISBN:978756095043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目录

上篇总论
**章肿瘤学发展概况
**节现代肿瘤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医肿瘤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肿瘤的分类命名与分期
**节肿瘤的分类命名
第二节肿瘤的分期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与发病
**节肿瘤病因学概论
第二节中医肿瘤病机学
第三节肿瘤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
第四章肿瘤的中西医诊断
**节肿瘤的早期征象
第二节肿瘤常见证候辨析
第三节肿瘤的中医诊断
第四节肿瘤的现代医学诊断
第五节中医肿瘤学常用的辨证方法
第五章肿瘤的治则与治法:
**节肿瘤治疗原则
第二节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
第三节中医常用抗肿瘤治法
第六章肿瘤常见并发症的中西医诊治与策略
**节癌性疼痛
第二节上腔静脉综合征
第三节癌症感染
第四节咯血
第五节消化道出血
第六节脏器梗阻
第七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八节异位激素症候群
第九节恶性胸腔积液
第十节恶性心包积液
第十一节恶性腹腔积液
第十二节颅内压增高
第十三节恶病质
第七章常见放化疗副反应的中医防治
第八章康复与护理
**节肿瘤患者的康复
第二节肿瘤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
第九章肿瘤中西医结合临床试验思路与方法
**节临床流行病学方法
第二节循证医学对肿瘤治疗的指导作用
第三节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诊疗方法
中篇各论
第十章颅内肿瘤
第十一章头颈部恶性肿瘤
**节鼻咽癌
第二节喉癌
第三节甲状腺癌
第十二章口腔恶性肿瘤
**节唇癌
第二节舌癌
第三节牙龈癌
第十三章胸部恶性肿瘤
**节肺癌
第二节纵隔肿瘤
第三节胸膜肿瘤
第四节乳腺癌
第十四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节食管癌
第二节胃癌
第三节原发性肝癌
第四节胆囊癌
第五节胰腺癌
第六节大肠癌
第十五章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节肾癌
第二节膀胱癌
第三节前列腺癌
第十六章妇科恶性肿瘤
**节卵巢癌
第二节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第三节宫颈癌
第四节子宫体癌
第十七章造血及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二节恶性淋巴瘤
第三节多发性骨髓瘤
第十八章皮肤恶性肿瘤
**节皮肤癌
第二节恶性黑色素瘤
第十九章骨肿瘤、肉瘤
**节骨肉瘤
第二节软骨肉瘤
下篇恶性肿瘤常用中药
第二十章扶正培本抗癌药
第二十一章清热解毒抗癌药
第二十二章活血化瘀抗癌药
第二十三章软坚散结抗癌药
第二十四章除湿利水抗癌药
第二十五章理气解郁抗癌药
第二十六章温阳散结抗癌药
第二十七章以毒攻毒抗癌药
附录
附录a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
附录b病人一般状况的记分标准
附录c人体体表面积计算表
附录d实体瘤的疗效标准
附录e实体瘤的中医肿瘤疗效评定(草案)
附录f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副反应的表现和分级标准
附录g疼痛分级标准(参照2008版nccn癌痛指南)
附录h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附录i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制定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ol-c30
附录j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
附录k抗癌药及其辅助用药的药名简称与中英文对照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与天津市南开医院等单位联合编写的一部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专著。
全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和附录四部分内容。上篇为总论,共九章,系统地论述了肿瘤的病因与发病、诊治、研究进展,以及并发症、放化疗副反应的中西医防治、康复护理等。中篇为各论,共十章,对31种肿瘤从诊断策略、中西医治疗、疑难点处理、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参考ajcc、uicc及我国各医学会制定的诊疗指南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肿瘤临床工作实际,兼顾*新临床研究进展,突出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尤其在诊断与鉴别中首次写入主症辨析的内容,尝试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从理论到临床的自然衔接。下篇为恶性肿瘤常用中药,共八章,筛选收录了临床常用的172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从药物的性味归经、主要药理、功效主治到临床应用等进行了阐述。附录中收录了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实体瘤疗效标准、疼痛分级标准等11项标准。
该书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查阅方便,定义、标准简明规范,内容系统全面,相信能使肿瘤学科的各级医生与护理、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学生受益。该书是一部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实用性强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参考书。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节选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与天津市南开医院等单位联合编写的一部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专著。全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和附录四部分内容。上篇为总论,共九章,系统地论述了肿瘤的病因与发病、诊治、研究进展,以及并发症、放化疗副反应的中西医防治、康复护理等。中篇为各论,共十章,对31种肿瘤从诊断策略、中西医治疗、疑难点处理、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参考AJCC、UICC及我国各医学会制定的诊疗指南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肿瘤临床工作实际,兼顾*新临床研究进展,突出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尤其在诊断与鉴别中首次写入主症辨析的内容,尝试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从理论到临床的自然衔接。下篇为恶性肿瘤常用中药,共八章,筛选收录了临床常用的172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从药物的性味归经、主要药理、功效主治到临床应用等进行了阐述。附录中收录了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实体瘤疗效标准、疼痛分级标准等11项标准。该书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查阅方便,定义、标准简明规范,内容系统全面,相信能使肿瘤学科的各级医生与护理、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学生受益。该书是一部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实用性强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参考书。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相关资料

插图:申斗垣所著的《外科启玄》中有“癌发”的论述:“初起时不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必死。”对于癌发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描述。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对乳腺癌的病名、病因、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等作了详尽的描述:“经络疲惫,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三载五载,不痛不痒,渐长渐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粟,或如复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记,凸者如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遂成四大不救,名日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必死。”再有对于病因则认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疲惫,聚结成核。”治疗上强调要“怡情悦性”,这些为该病的长期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另外,陈实功对于茧唇成因的论述与唇癌颇为相似:“茧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