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卷本是**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全书分为上、下册。**篇是子学时代,第二篇为经学时代。从孔子到淮南王为子学时代,自董仲舒到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主要介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经学时代则记述了从汉代到晚清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其材料取用,具史学之通识,实近年。
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作!
取材严谨,持论精确
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
矫傅会之恶习,具了解之同情
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
——陈寅恪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卷本是**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全书分为上、下册。**篇是子学时代,第二篇为经学时代。从孔子到淮南王为子学时代,自董仲舒到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主要介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经学时代则记述了从汉代到晚清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二、哲学之方法近人有谓研究哲学所用之方法,与研究科学所用之方法不同。科学的方法是逻辑的,理智的;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其实凡所谓直觉、顿悟、神秘经验等,虽有甚高的价值,但不必以之混入哲学方法之内。无论科学、哲学,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皆必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表出之。凡著书立说之人,无不如此。故佛家之最高境界,虽“不可说,不可说”而有待于证悟,然其“不可说,不可说”者,非是哲学;其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说出之道理,方是所谓佛家哲学也。故谓以直觉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种神秘的经验(此经验果与“实在”符合否是另一问题)则可,谓以直觉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种哲学则不可。换言之,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近人不明此故,于科学方法,大有争论。其实所谓科学方法,实即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之较认真、较精确者,非有若何奇妙也。惟其如此,故反对逻辑及科学方法者,其言论仍须依逻辑及科学方法。以此之故,吾人虽承认直觉等之价值,而不承认其为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与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亦仅有程度上的差异,无种类上的差异。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自逻辑之观点言之,一哲学包有二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以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此断案之前提。一哲学之断案固须是真的,然并非断案是真即可了事。对于宇宙人生,例如神之存在及灵魂有无之问题,普通人大都各有见解,其见解或与专门哲学家之见解无异。但普通人之见解乃自传说或直觉得来。普通人只知持其所持之见解,而不能以理论说明何以须持之。专门哲学家则不然,彼不但持一见解,而对于所以持此见解之理由,必有说明。彼不但有断案,且有前提。以比喻言之,普通人跳进其所持之见解;而专门哲学家,则走进其所持之见解。(参看William.James:The Pluralistic Universe,P13-14)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荀子所谓“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非十二子篇》,《荀子》卷三,“四部丛刊”本,页十二)是也。孟子日:“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滕文公》下,《孟子》卷六,“四部丛刊”本,页十四)辩即以论证攻击他人之非,证明自己之是,因明家所谓显正摧邪是也。非惟孟子好辩,即欲超过辩之《齐物论》作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191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8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渊海子平 本书特色 《渊海子平》共有五卷,一、二卷论命理、神煞与命式格局。三卷论六亲、女命等。四卷论人鉴及十二月建侯。第五卷为诗诀。其内容全面,方法虽简...
张其成国学经典全解丛书张其成全解周易(第2版)(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增加了译文和大量讲解的内容,对《周易》里的每一个字、...
论语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百部: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论语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
《科学禅定》以科学实践禅定为基础,通过今日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新理论为工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以下几点做出论述
儒学警悟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 明抄本《儒学警悟》发现之前,学界以南宋左圭的《百川学海》为丛书之祖。后经缪荃孙考证,《儒学警悟》早于《...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本书特色 ★这是当今中国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著名学者易中天的*新历史著《易中天中华史》,他颠覆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
莱布尼茨 本书特色 《莱布尼茨》由尼古拉斯·乔里所著,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晦涩难懂有两个原因。**,他*著名的单子论和另外一个观点,即现实世界是所有可能被创建的世...
德意志人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本雅明收集的从1783年至1883年一个世纪以来的25封书信,书信以时间排序,有的来自法兰克福汇报,有的来自名人书信,有的就来自普通市...
神奇之门-奇门遁甲大解谜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以学论术、以术证学的易学研究新成果。他正确地论定易学的科学价值在思维科学,概述了易学哲学思维的多极化发展,详论了易...
批判的社会理论及其当代重建-凯尔纳晚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本研究当代美国著名批判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思想的学术专著。它从晚期马克思主义...
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现代性研究译丛》由作者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的四篇讲演构...
伦理学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关键词 节选 1976年,威廉斯出版了一本类似于工具书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2005年,英...
神奇之门 本书特色 奇门遁学,古称“帝王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神秘色彩的易学数术之一。本书由思维科学入手,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彻底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是...
天书浅引-《易经》明白解读 本书特色 我们被《易经》的语言文字所迷惑,而实际上,《易经》具有特殊的传播形式。《易》之各卦各爻所呈现的,其实就好比一幅幅的画:有的...
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 本书特色 《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虽然仅就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内容进行商榷,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典型的古籍今译...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本书特色 阅读完阿德勒编著《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相信会使读者从阿德勒的思想体系中体会到个体心理学的独特魅力,从而帮助我们省察自己的生活风格...
《四书五经译注(套装全9册)》主要内容:为帮助现代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社曾积十年之功,邀请专家对儒家十三经分别作了
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视角 本书特色 王德有编著的《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视角》从庄子的思维方式“以道观之”切入,全面剖析庄学关于天地万物、人间世事的种种观点,并...
乔布斯:苹果禅 本书特色 苹果何以成为苹果?乔布斯何以成为乔布斯?其背后有怎样的禅意与禅境?《史蒂夫·乔布斯传》522页里只有2页提到乔布斯与禅。本书以漫画的方...
易隐-文白对照.足本全译 本书特色 这本《易隐(文白对照足本全译)》由曹九锡、曹横琴著,金志文译注。《易隐》被公认为研究周易与六爻纳甲法的上乘之作,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