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

作者:洪启嵩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2009-11-01

评分:5分

ISBN:9787508053837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 内容简介

佛陀*先宣讲的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圣谛,是佛法的基础共学与根本禅观。在《涅槃经》卷十四中佛陀说:“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生死既已尽,更不受诸有。”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首先以修持总颂来总摄四谛禅观,再依生灭次第修习,加以无生见地修习。更特殊之处,《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强调以大悲心真如法性、法界全体、圆顿胜见来修习四谛观。读者依四谛十六行禅观修证,必能成证如来亲赞的妙义,成就圆满的菩提之道。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 本书特色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所宣说的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的基础共学。四谛禅观各分别具有四种观照行相,所以共有十六行相,因此本禅观称为四谛十六观。 四谛十六行禅观是一切佛教行者断除轮回生死、离苦得乐、成证解脱涅槃的根本妙门。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 目录

总序
自序
**章 四谛十六行禅观修持总颂
第二章 皈命于四谛十六行禅观
导论
皈命四谛十六行禅观
听闻四谛十六行禅观的大众
如何发心修习四谛十六行禅观
四谛十六行禅观的正确见地
第三章 总说四谛十六行禅观
第四章 以生灭次第修习四谛禅观
现观生灭四谛
总修四谛十六行观
二转四谛法轮
三转证道四谛法轮
现证四谛行相
总摄四谛禅观
禅定中的三种观察
苦集圣谛的观察
苦灭圣谛的观察
苦灭道圣谛的实践
《解脱道论》的指示
《达摩多罗禅经》的总摄
第五章 以无生的见地修习四谛禅观
无生四谛禅观的心要
从无生四谛到无量四谛
声闻、缘觉及菩萨四圣谛的差别
以《中论》的正思惟修持四谛
无苦、集、灭、道
第六章 以大悲心修习四圣谛
大悲四谛概说
四谛的别名
从大悲菩提发心
第七章 以真如法性修习四圣谛
第八章 以法界全体修习四圣谛
第九章 以圆顿胜见修习四圣谛
附录一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杂因诵第三(节录)
附录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二(节录)
附录三 中论卷第四
附录四 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节录)
附录五 解脱道论(节录)
解脱道论卷第十
解脱道论卷第十二
附录六 大乘义章卷第三(节录)
附录七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卷一之三(节录)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 节选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内容简介:佛陀*先宣讲的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圣谛,是佛法的基础共学与根本禅观。在《涅槃经》卷十四中佛陀说:“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生死既已尽,更不受诸有。”《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首先以修持总颂来总摄四谛禅观,再依生灭次第修习,加以无生见地修习。更特殊之处,《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强调以大悲心真如法性、法界全体、圆顿胜见来修习四谛观。读者依四谛十六行禅观修证,必能成证如来亲赞的妙义,成就圆满的菩提之道。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 作者简介

洪启嵩,洪启嵩先生十岁开始修学中华禅,二十岁开始教授中华禅,并多年闭关修持中华禅各派禅法,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北美各国的高等学院与寺院禅堂举办数百次禅学讲座与禅修训练,对于人类身心气脉的改造、人类身心境界的提升,有深入研究与修证。洪启嵩先生几十年来在佛教的大小乘禅法、显密教禅法、南传北传禅法、汉传藏传禅法、教下与宗门禅法等均有深入与系统的研究与讲授,在海内外已出版各种佛教禅学著作上百种。洪启嵩先生作为中华禅的卓越导师,发愿构建适宜当代人的中华禅学修体系,以中华禅为根本,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禅为宗旨,来引导当代世界文明。洪启嵩先生认为,真实的佛教应“依禅出教”,“藉教悟宗”。并且坚信,“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中国文化的特质也在禅”;“中华禅是中国佛学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