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社会学思想研究近年来取得一定成果,也存在问题,主要是研究者多关注严复社会学主张是什么,而结合社会实践探讨其嬗变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严复对社会学译著的诠释与裁剪,其社会学思想在早期西方社会学中国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等,鲜有涉及。《群学探索与严复对近代社会理念的建构》共分三编,旨在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编从社会与思想互动的角度,剖析严复社会学思想嬗变的过程。严复社会学思想在学理上深受斯宾塞等影响。他坚持社会进化论,主张社会有机体论。严复社会学思想有其应用理论形态,即“从物理到政理”及“国民素质论”,并用于解析中国近代社会,有实践品格。严复社会学思想在实践上深受战争影响。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被严复等视作日本学习西方的胜利。严复注重从学理层面探究西方的富强,著译介绍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反对赫胥黎的伦理思想。日俄战争的结局被严复视作君主立宪制对君主专制的胜利。严复藉评点老子将社会进化论与“道法自然”思想会通。**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强侵略给落后国家带来残酷的现实;众多侵略者一旦自身势力均衡被打破,世界大战便写进人类历史。这在严复的思想中明晰地反映出来:理想的社会建构是君主立宪制与儒家伦理并存而又独立。
第二编从业缘层面,分析严复在近代军政利益集团中扮演有思想之翻译家的文化角色。首先,严复以译著西方学者讲稿为中心,注重发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高品位的学术讲座及授课讲义涉及的社会学思想或理念。严复译著赫胥黎的讲稿,易名《天演论》,探讨近代生存斗争的社会理念建构;严复译著西莱的讲稿并命名《政治讲义》,从社会学层面探讨政治。其次,以《群己权界论》、《群学肄言》和《社会通诠》等代表性著作为中心,探讨严复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界定、社会学方法论、对宗法社会基本特征的诠释。从翻译与思想互动中剖析严复社会学方面译著,笔者侧重分析原著对严译的影响,译者严复的思想如何投影到译作中,进而探讨两者社会学思想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及社会理念的差距在译作中如何得以体现,以展示其译著宗旨。严复译著西方社会学宗旨包含“对现实的诠释”与“对学理的追求”两个方面。第三编探讨严复与章太炎在早期的“西方社会学中国化”中各自的贡献。严复与章太炎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学的开拓者,两者曾就社会学思想展开对话与争鸣,各自利用自己固有的学术优势在早期的“西方社会学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了两个路向:严复对“西方事理”的强调和章太炎对“本土经验”的偏重。他们在近代社会学思想建构中创新与守成,为考察近代学术转型提供独特的视角。
严复社会学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学体系的建构历程中具有过渡性质,折射了近代学人对相应的时代、社会背景下,对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伦理教化才能科学地完成制度规范、精神规范的重建,两者是相互依附还是必然分离,以及未来社会模式朝什么方向走,这一普遍性社会课题艰辛探索与执著追求的理性之光。
傅斯年-中国人的德行 内容简介 一介书生,激扬文字,彰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足以成为时代之榜样,后世之楷模。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为国民忧,为天下...
(经典与解释)巨人与侏儒(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的题目并不特别与一个老说法相关:“我们都是矮子,但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谦卑的姿态,表达了太多的自我满足...
不要违背良知 本书特色 《不要违背良知》: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太子党是日本*大政治问题脱光了也要干干净净网络威胁论媒体的社会担当范美忠是个好男人爱是我们共同的...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书特色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中文第2版)》:成卷方法是重庆大学出版社自2004年7月以来陆续出版的一套深入、系统地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
中国流民史 现代卷 平装(2001/1) 本书特色 现代流民是流动人口的一部分。它主要有两种流动方式:一是结构性流动,这是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农民流动。即由*...
《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内容简介:《中国士绅》由七篇专论组成,取材于费孝通1947—1948年发表在国内报纸上的文章;1948年秋,
《日本权力结构之谜》内容简介:现代日本,似乎已经跻身世界主要强国行列。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从战败国的废墟中迅速复
明清稿抄校本鉴定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国家文物鉴定专家陈先行、石菲编著★ 繁体竖排,铜版纸印刷★ 揭示稿抄校本的名目、价值抑或鉴...
我的科普情结 内容简介 《书林守望丛书》汇集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成长起来的十几位出版家在长期为人作嫁的职业生涯中的思想火花、书坛掌故,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出版工作者...
罪与罚:中国禁娼20年 内容简介 《罪与罚——中国禁娼20年》以特殊视角,记录了自改革开放起,中国大陆卖淫嫖娼现象从无到有的发展全过程,记录了中国政府严厉打击卖...
新闻的背后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今基层党政干部的好读物,还在于透过新闻作品的背后故事,读到了汪言海同志的三种精神。一是情为民所系的抗争精神。与千千万万中国农民的命...
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苏南样本-苏州震泽镇案例研究 本书特色 城乡一体化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课题,本书以苏南吴江震泽为样本,研究了苏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的...
传播历史-技术.文化与社会-(第五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媒介的历史为主线,将传播技术与载体从口语、文字、印刷,到电子、网络的发展历程与此间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影视人类学(思想与实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影视人类学理论并借鉴历史人类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学科的*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丰富的影视人类学实践撰...
假面文学作品 内容简介 所谓假面文学作品即作者采用掩饰手法出版的文学作品。它的概念十分广泛,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掩饰作者姓名,性别或社会地位的,有掩饰作品内容...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内容简介:“过劳死”一词发源于日语,最早从1980年代开始就广为流传。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但今
周叔莲集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入周先生各个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38篇,除两篇写于20世纪60年代外,大部分文章写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至今,时间跨度40余年。所收...
海遗丛稿(二编) 内容简介 《海遗丛稿(2编)》为牟润孙先生所著,牟润孙,1908年生于北京,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毕业,受业于陈垣先生、顾颉刚先生,并从柯劭忞先生...
1943年的母亲 本书特色 《1943年的母亲》的作者李立泰行文简洁流畅,从不拖泥带水,除给人一种阅读的流畅感之外,又能在有限的篇幅里传递*大*丰富的信息量,因...
古籍常识丛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古籍版本领域内常识问题的知识读物。其内容大致分四部分:一是对古籍版本形式、行款、装订的介绍,以及用纸、字体、避讳等的说明;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