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作者:姜克夫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2009-11-01

评分:4.5分

ISBN:7229008409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内容简介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知识青年从军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蒋介石《应战宣言》“七?七”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民抗战的帷幕。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战争升级。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辟游击战场,同日军作战,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姜克夫此书是*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民国军事专史,其地位和价值是不容低估。本版是完整翔实的历史资料汇编。权威作者倾力之作,装帧精美。《民国军事史》是新中国**部全面系统地记叙民国时期军事历史的著作。前人的民国军事史,只有民初军事史、国民革命军军事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等,未有一部完整的民国军事史著作。本书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对民国时期历次重大战役发生的政治背景均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观点明确,将民国时期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对认识战争的性质及其影响有所裨益。本书编著者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的档案文献,加以梳理,介绍了民国时期军事派系、编制、沿革及历次重要战役的过程,内容充实,文字通畅,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可为一般读者阅读,又可供教学研究参考。——韩信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本书特色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知识青年从军歌》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目录

第十四章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双方兵力和重要战役
**节抗日战争爆发前敌我友三方战略形势
第二节中日战争的导火线——卢沟桥事变
第三节中国的军事力量和部队编制概况
一国民党军队编制
二共产党军队编制
第四节日本的军事力量和部队编制概况
第五节淞沪会战
一淞沪战役的三个阶段
二淞沪战争中日战斗序列
第六节平汉线的溃败
一平汉线溃败始末
二石家庄战役前中日战斗序列
第七节太原会战
一太原保卫战全过程
二太原会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八节津浦线的溃败
一津浦线溃败始末
二津浦北段之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九节徐州会战
一徐州会战全过程
二徐州会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十节武汉会战
一武汉会战全过程
二武汉会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十一节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第十五章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前期中日双方兵力和重要战役
**节武汉、广州失守后敌我友三方战略形势
第二节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和部队编制概况
一国民党军队编制
二共产党军队编制
第三节日本侵华军的兵力和部队编制
第四节八路军一二九师冀南反扫荡歼敌香城固
第五节南昌争夺战
一南昌争夺战全过程
二南昌争夺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六节八路军一二。师挺进冀中歼敌齐会
一八路军挺进冀中
二齐会战斗中日战斗序列
第七节鲁西反“扫荡”八路军一一五师歼敌陆房和梁山泊
一八路军鲁西反“扫荡”
二梁山泊歼灭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八节八路军消灭张荫梧、乔明礼河北民军之战
一八路军反张荫梧、乔明礼顽军始末
二我、顽双方战斗序列
第九节**次长沙会战
一**次长沙会战全过程
二长沙会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十节晋察冀八路军冬季反“扫荡”击毙阿部规秀
一晋察冀八路军冬季反“扫荡”
二晋察冀八路军反“扫荡”中日战斗序列
第十一节昆仑关会战
一昆仑关会战全过程
二昆仑关会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十二节八路军反击阎锡山吞并决死队之战
一八路军反击阎锡山始末
二八路军反击阎锡山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三节八路军讨伐石友三战役
一八路军讨伐石友三始末
二八路军讨伐石友三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四节八路军消灭朱怀冰之战
一八路军消灭朱怀冰始末
二八路军消灭朱怀冰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五节日军攻略宜昌战役
一日军攻略宜昌全过程
二宜昌战役中日战斗序列
第十六节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军发动百团大战
一百团大战的两个阶段
二百团大战中日战斗序列
第十七节新四军苏北黄桥歼灭顽军李守维之战
一新四军歼灭顽军李守维全过程
二黄桥战役我、顽战斗序列
第十六章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期中日双方兵力和重要战役
**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我友三方战略形势
第二节中国的军事力量和部队编制概况
一国民党军队编制
二共产党军队编制
第三节日军侵华兵力和分布概况
第四节国民党发动消灭新四军军部的皖南事变
一皖南事变全过程
二皖南事变国共两军战斗序列
第五节上高战役
一上高战役全过程
二上高战役国民党军和日军参战军队序列
第六节国民党军在中条山的溃败
一中条山会战概况
二中条山会战中日两军双方战斗序列
第七节第二次长沙会战
一第二次长沙会战概况
二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双方战斗序列
第八节日军对晋察冀的冬季“扫荡”
一日军对晋察冀冬季“扫荡”及我军反“扫荡”过程
二晋察冀反“扫荡”作战中日双方战斗序列
第九节日军对沂蒙山区的冬季“扫荡”
一日军对沂蒙山区冬季“扫荡”概况
二日军对沂蒙大“扫荡”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节第三次长沙会战
一第三次长沙会战全过程
二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一节日军对晋绥的春季“扫荡”
一日军对晋绥春季“扫荡”概况
二日军对晋绥春季“扫荡”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二节日军对太行太岳的“扫荡”
一日军对太行太岳的“扫荡”概况
二太行太岳战役中日两军序列
第十三节中国远征军支援英军保卫缅甸战役
一保卫缅甸战役全过程
二保卫缅甸战役中英盟军与日军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四节日军对冀南“四·二九”“扫荡”
一日军对冀南“四·二九”“扫荡”概况
二“四·二九”大“扫荡”中日两军战斗序列
第十五节日军对冀中“五—·大扫荡”
一目军对冀中“五·一大扫荡”全过程
二“五·一大扫荡”中日两军战斗序列
第十六节日军打通浙赣路战役
一日军打通浙赣路战役全过程
二日军打通浙赣路战役中日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七节日军对冀鲁豫“九.二七大扫荡”
一日军对冀鲁豫“九·二七大扫荡”概况
二冀鲁豫“九·二七大扫荡”敌我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八节日军对华中新四军的冬季大“扫荡”
一日军对华中新四军冬季大“扫荡”概况
二反“扫荡”中新四军和日军双方参战主要部队序列
第十七章抗日战争相持段后期中日双方兵力和重要战役
**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向胜利敌我友三方战略形势
第二节中国的军事力量和部队编制概况
一国民党军队编制
二共产党军队编制
第三节日本侵华兵力和分布概况
一中国派遣军
二关东军
第四节晋冀鲁豫八路军讨伐庞炳勋、孙殿英战役
一八路军讨伐庞炳勋、孙殿英战役概况
二八路军与汪伪军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冀鲁豫八路军阻击李仙洲中央军入鲁战役
一八路军阻击李仙洲中央军入鲁战役概况
二八路军阻击李仙洲中央军入鲁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六节山东八路军歼灭秦启荣、刘桂棠战役
一八路军歼灭秦启荣、刘桂棠战役概况
二八路军歼灭秦启荣、刘桂棠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七节常桃会战
一常桃会战全过程
二常桃会战中日两军战斗序列
第八节日军进攻中原战役
一日军进攻中原战役全过程
二中原会战之中日两军战斗序列
第九节日军进攻长衡战役
一日军进攻长衡战役全过程
二长衡会战之中日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节日军进攻桂柳战役
一日军进攻桂柳战役全过程
二日军进攻桂柳战役中中日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一节晋冀鲁豫八路军挺进中原
一晋冀鲁豫八路军挺进中原全过程
二八路军挺进中原的战斗序列
第十二节陕北八路军挺进湘粤赣边
一陕北八路军挺进湘粤赣边全过程
二南下支队战斗序列
第十三节新四军挺进豫皖苏浙
一新四军挺进豫皖苏浙全过程
二新四军挺进豫皖苏浙战役敌我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八章中国军队的反攻
爹一节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失败后中国战场的战略形势
第二节中国的军事力量和部队编制概况
一国民党军队编制
二共产党军队编制
第三节日本侵华兵力和分布概况
第四节中美英联军打通中印交通线战役
一中美英联军打通中印交通线战役全过程
二中美英联军打通中印交通线战役敌我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中国远征军缅北会师之役
一中国远征军缅北会师之役全过程
二我国远征军和日驻缅军双方战斗序列
第六节中国陆军粉碎日军湘西反扑战役
一中国陆军粉碎日军湘西反扑战役全过程
二湘西粉碎日军反扑之战中中日双方战斗序列
第七节山东八路军的反攻
一山东八路军反攻全过程
二山东八路军反攻敌我双方战斗序列
第八节晋冀鲁豫八路军的反攻
一晋冀鲁豫八路军反攻全过程
二晋冀鲁豫八路军反攻中八路军与敌伪军战斗序列
第九节晋绥八路军的反攻
一晋绥八路军反攻全过程
二晋绥八路军大反攻敌我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节晋察冀八路军的反攻
一晋察冀八路军反攻全过程
二晋察冀八路军反攻中敌我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一节华东新四军的反攻
一华东新四军反攻全过程
二华东新四军反攻战役敌我双方战斗序列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节选

《民国军事史(第3卷)》是新中国**部全面系统地记叙民国时期军事历史的著作。前人的民国军事史,只有民初军事史、国民革命军军事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等,未有一部完整的民国军事史著作。《民国军事史(第3卷)》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民国军事史(第3卷)》对民国时期历次重大战役发生的政治背景均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观点明确,将民国时期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对认识战争的性质及其影响有所裨益。《民国军事史(第3卷)》编著者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的档案文献,加以梳理,介绍了民国时期军事派系、编制、沿革及历次重要战役的过程,内容充实,文字通畅,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可为一般读者阅读,又可供教学研究参考。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相关资料

第一节 武汉、广州失守后敌我友三方战略形势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至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其间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抗战,虽然国民党的军队在淞沪、忻口、台儿庄、武汉等地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终因军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不及日军,以致沿海和华北、华中、华南重要城市和铁路沿线均被日军侵占,国民党的军队退入西北、华南、西南偏僻的山岳地区。1938年冬起,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国民党的正规军与日本侵华军基本上形成了如下对峙态势:卫立煌第一战区以洛阳为轴心,背靠豫西伏牛山,控制晋南的中条山脉与占领同蒲南段及豫北的多田骏华北派遣军平田健吉第三十七师团,前田治的第三十五师团对峙;阎锡山第二战区,以吉县为中心的晋西南数县为中心,背靠陕北宜川,与占据太原的筱塚义男第一军对峙;顾祝同第三战区以皖南屯溪为中心,背靠浙、赣、闽腹地,与日军西尾寿造的中国派遣军藤田进第十三军对峙。1938年10月21日余汉谋不战放弃广州,举国哗然,粤军宿将张发奎回粤任第四战区长官,以韶关为基地,指挥两广的部队与日军安藤利吉的第二十一军对峙于北江、西江;李宗仁第五战区以襄樊为根据地,置主力于鄂北、豫南的大洪、桐柏山区,另派其副长官李品仙率桂军两个军留置于平汉路东大别山区,牵制日军西进;朱绍良第八战区以兰州为基地,指挥五马回军和傅作义军,与日军冈部直三郎的蒙疆军对峙于绥蒙的五原和黄河河曲;薛岳第九战区以衡山为基地,与日军中国派遣军冈村宁次第十一军对峙于赣、湘、鄂边的幕阜山脉和鄱阳、洞庭湖畔。1939年11月日军为截断我国通越南的交通线,发动南宁战役,蒋介石又划粤北为第七战区,委余汉谋为长官,与日军对峙于北江。1940年6月,日军发动宜昌战役,蒋又重建第六战区,委陈诚为长官,以恩施为基地,与日军冈村宁次第十一军对峙于湘鄂西山区。其中以李宗仁第五战区和薛岳第九战区兵力最大,各有五十多个师,其余战区兵力多在二十至三十师之间。蒋介石为便于指挥南北各战区,于桂林、天水设立行营,分别委白崇禧、程潜为行营主任。日本军国主义着在淞沪击溃我国军队,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诱降未获成功后,即陆续建立北平王克敏、南京梁鸿志两个傀儡政权。但日军动员陆军八十五万人耗费军饷每年为五十五亿日元,伤亡官兵数十万人,经过徐州、武汉两大会战,仍未能消灭我国军队主力;而侵占的华北、华东广大地区又被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所收复,后者扩编抗日军队,建立人民政权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作者简介

姜克夫(1913—1993),历史学家,民国军事史权威学者。解放前曾任《八路军军政杂志》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副主任等。著有《民国军事史略稿》、《中华民国大事记(1905—1949年)》,《抗日根据地鲁西北区(新善本)》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