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楼金石丛编》16开布面精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著名学者王献唐主编,影印了其搜集整理的《两汉印帚》、《汉魏石经残字》、《临淄封泥文字》、《双行精舍陶骨印存》四种,极具资料性和收藏价值。
★ 16开布面精装,青岛出版社出版
★ “海岳”意指齐鲁,“海岳楼”是山东省图书馆1909年初创时藏书的主要建筑之一
★ 收书四种,包括《两汉印帚》、《汉魏石经残字》、《临淄封泥文字》、《双行精舍陶骨印存》
★ 编者王献唐,著名学者,1929年8月2日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着意搜集文物、典籍,扩充馆藏,使山东省图书馆成为当时全国收藏文物典籍*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一)《两汉印帚》三卷,《海岳楼金石丛编》之一,王献唐编辑,民国二十二年王献唐自辑拓印本。
汉代是篆刻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有大量的印章传世,其中的许多杰作,大都方平正直,布局谨严,有独特风格,与秦印并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王献唐喜收藏古物,尤其喜好镌有文字之古物,以之为考证古文字、考证古史之资料。此书收王献唐先生早年藏汉及汉以前印玺一百五十钮,自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始,手自拓朱,历时八个月,于十二月二十一日书成。署名『印帚』,指家有敝帚之意。共计三册,第一、二册为汉印,每方均注明质地、性质,特殊的并附墨拓。第三册先录战国玺和秦印,后录汉印及肖形印。自跋曰:『书内凡印百五十钮,手自拓朱。四月三十日起,中间时作时辍,剔易数四,至本月二十日订竣,先后历时八月。近来薪俸所人,几尽耗于是。葆此敝帚,冷暖自知,不足为时史道也。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明湖寓舍书,献唐。je此书辑人山东省立图书馆编印《海岳楼金石丛编》,为《海岳楼金石丛编》之一。
今以山东省博物馆藏本影印出版。该书框高五寸,阔二寸七。封面题『两汉印帚海岳楼金石丛编之一蜀人向迪琮②署】,钤『仲坚』印。第一页钤『海曲王氏家藏齐鲁古印』长方印,为董井③所刻。事见董井民国二十四年钤印本《勉行堂印存》,该印之边款为:『献唐辑《两汉印帚》,嘱作此印。廿二年九月八日,坚叔。』该书第二页为先生自题篆书『两汉印帚』,所钤之『献唐题记』方印亦为董井所刻。第三页为先生自记钤印经过及书名含义。文曰:『寒家旧藏印玺,益以近岁所收,抉其较佳者百纽,辑印是谱,为《山东图书馆金石丛编》之一。以汉为断,下此弗录。间有三二纽年次稍远,亦并人之。署日「印帚」,家有敝帚之意也。二十二年三月,日照王献唐记。』正文第一页下钤『献唐手拓』、『献唐审定』等印。每种印右上方,钤『玉』、『铅』、『银』、『石』、『匐』、『泥』、『骨』等小方印文,以示印之材制不同。版心镌『两汉印帚双行精舍藏』字样。
(二)《汉魏石经残字》二卷,《海岳楼金石丛编》之二,王献唐编。含三部分内容:《汉魏石经残字》,民国二十三年山东省立图书馆拓本;《汉魏石经残字校录》一卷,屈万里撰,民国二十三年上海陈氏瑞安仿古书局排印本;《汉魏石经残字叙》,王献唐撰,民国二十三年上海陈氏瑞安仿古书局排印本。
刊刻石经在中国古代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古人通过刊刻石经来提供标准经书范本,防止讹误流传,同时也刊正书写的字体,使字体得到了规范。《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的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一七五》至光和六年《一八三》。据记载,石经刻于四十六块高一丈、宽四尺的长方形石碑之上,共二十多万字,因仅用隶书一种书体刻成,所以又称二体石经」,立于洛阳开阳门外的太学内讲堂前(今河南省偃师市汉魏故城南,朱家圪当村》。据《后汉书.蔡邕传》载:『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其轰动影响可见一斑。魏齐王正始年间,即二四。年至二四八年,在洛阳太学讲堂前用刻石形式刊布儒家的古文经典,世称《魏石经》(又名《正始石经》、《三体石经》》。这些一石经在立后不久即遭毁坏,如《熹平石经》立后不久,汉献帝初平元年(一九。》,董卓烧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始遭破坏。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已几乎毁坏殆尽。自宋代以来偶有石经残石出土,后又陆续在河南洛阳、陕西西安两地发现一些零碎残石,至民国时期在太学旧址时有残石出土,达数百余块之多,据统计共八千二百七十五字。
民国二十二至二十三年间,王献唐为山东图书馆自河南洛阳收得汉《熹平石经》、魏《正始石经》残石一百二十五枚,为『正经文,明书体,求洙泗之遗规,道临池之先路』,遂嘱馆中同仁孙德予、丁荫斋、王允照拓其文字,成《汉魏石经残字》二卷;复嘱屈万里考释,成《汉魏石经残字校录》一卷。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王献唐撰《汉魏石经残字叙》,详述石经散佚、残石传拓,兼论字形、书体及经学流变等。『去岁六月游洛阳,于郭玉堂家,见汉魏石经残石百五十余枚。剔其残碎半字小石,得熹平石经八十一枚、正始石经六枚。内十四枚,上虞罗氏《汉熹平石经残字》已著录。正始一枚,罗亦有考。议价归山东图书馆。先时洛阳韩文卿过济,嘱搜经石,至是囊四十余枚来馆,适在洛中未及久待,携归上虞罗氏。今岁五月复以三十六枚来,悉数收之,汉石二十七枚,魏石九枚。日昨又得熹平诗书二石,合前共百二十五枚。去其剔残者一枚,嘱馆中同寅孙德予、丁荫斋、王允照三君,公余分拓。复嘱屈君翼鹏考释,为《汉魏石经残字校录》,至七月书成。自洛中辇石归来,已岁有一一旬矣……而此落落残石,于以正经文,明书体,求洙泗之遗规,道临池之先路,虽非全豹,一斑可窥,此又余传拓之微旨,愿揭橥以念学林者。其有徒娱观饰,薄残泐为无华,但慕新奇,以多出为常品,是乃玩物之陋见、贩夫之卮谈,藐予寡祷,尚未敢与语斯编也。』
该书在民国二十四年四月装成。王献唐于《五镫精舍日记》中记曰:『四月八日,送馆中碑帖拓本及《汉魏石经残字》一部,转送陶湘。』
今据以影印之底本藏山东省博物馆。该书封面题『汉魏石经残字海岳楼金石丛编之二蜀人向迪琮署』,钤『仲坚』印。内封王献唐题『汉魏石经残字二卷校录一卷』,钤王献唐印二:『凤生』、『献唐题记』。书未有牌记,署『海岳楼金石丛编之二山东省立图书馆拓印』。
(三)《临淄封泥文字》,王献唐编,民国二十四年山东省立图书馆拓本;《临淄封泥文字叙目》,王献唐编述,民国二十五年山东省立图书馆铅排蓝印本;《海岳楼金石丛编》之五,一九六一年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收入严一萍辑《美术丛书》五集。
封泥,又称『泥封』,是印章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封泥的使用主要在战国直至汉魏之间,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封泥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封泥不仅具有非同寻常的考古学术价值,在篆刻艺术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山东临淄是周代齐国国都,秦汉时又称齐郡,往来简牍繁多。清末以来,山左封泥多出临淄北郊刘家寨一带,疑为焚瘗牍检所遗。王献唐主馆时多时搜集,至民国二十五年,山东省立图书馆共集周秦汉晋封泥五百三十四枚,先生乃选得四百五十四品,媵以邹县各地出土者六事,各字经制版以红泥钤印,装帧考究,至二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馆藏封泥先后已拓为《临淄封泥文字》』(《五镫精舍日记》》。民国二十五年四五月间,先生考订封泥出土地域、制作工艺及学术价值,写成《临淄封泥文字叙》。六月,又编制目录,对一些封泥又进行考证,成《临淄封泥文字目录》。以《叙》、《目》两部分合为一册,交瑞安仿古书局排印,版心下镌『海岳楼』三字。七月十七日,《临淄封泥文字叙目》装订完毕送来,『尚看错讹数处,以开会带青急于印订,亦在所不免也』。十八日,赴青岛山东大学,出席中华图书馆、博物馆两协会年会,以《封泥叙目》分送各出席会议代表。会后,于当年十月作《临淄封泥文字叙目勘误表》,附于书后。故《临淄封泥文字叙目》为《临淄封泥文字》之抽印本,传本亦不在少数。《临淄封泥文字》拓本则传世极罕。此次影印以山东省图书馆藏本力底本,该书钤『献唐所著书』印鉴。
(四)《双行精舍陶骨印存》四册,王献唐编,民国二十五年王献唐自辑拓印本。
《双行精舍陶骨印存》即《临淄陶骨印景》。山东临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周代齐国故都,汉代齐王首府,三国为青州治所,隋、唐为大郡驻地,此后为县。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已经有类于玺印的器物出现,在临淄一带出土的鉢印中,有陶制、骨制材料者,多不经见,亦鲜见各家著录。民国二十五年初,王献唐闻友人刘希三(刘氏时在青岛中华书局工作,喜收藏,于金石学有研究》得临淄出土汉代骨印,遂请转让,刘氏许之。二月六日,王献唐得到骨印,见其形如刚卯,两头皆有字, 一为『孟口』,一为『成谭』,认为确系汉制,且形式特殊,前无著录。二月二十五日,又自收周陶鉢一,文为『季兰』,方可寸二,为临淄出土,前次陶銖未见有如此之大者。前后获陶印十四、骨印十一。四月二十一日起,以『各家印集颇麨著录』陶、骨印文,而自拓之,题名为《临淄骨陶印景》,并于是日之《五镫精舍日记》内记曰:『《题临淄骨陶印景》。近岁喜收古印,印有骨制,有陶制,各家印集颇麨著录。山左之临淄偶一出土,先后获陶印十四、骨印十一。春夜多暇,手拓为谱,印各四纸,分装成册,聊以自怡悦,不足为外人道也。二十五年四月献唐自记。』骨泥印叶整理交聚文斋装订。十月八日,《临淄陶骨印景》四册订讫送来,又续行题考。当时辑拓共三份,一赠友人邢蓝田,一藏山东省立图书馆,一自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献唐携自藏本与山东省立图书馆珍贵书籍文物五箱入川。一九四七年十月,王献唐由北乎治病后回济,山东省政府仍以省立图书馆馆长之职任之,罗复唐任代馆长。先生因病魔缠身,多养病家中。一九四八年,检视自藏该书,复做题跋:『旧藏临淄出土陶、骨玺印,十一年前墨拓三份装册,一赠友人,一藏图书馆,一自藏。劫后归来,于故箧中重获是册,后收陶、骨数纽,检视尚未拓人也。戊子,济上献唐。』并将书名改作《双行精舍陶骨印存》。后此书与其他藏书多捐藏山东省博物馆,即本次影印之底本。
该书版心下镌『海岳楼』,前有一九四八年戊子王献唐手跋,钤王献唐『平乐印庐』印鉴,每印右上角附钤一印,或『骨』字,或『陶』字,以示印之材制不同。
王献唐(1896-1960),幼名家驹,改名管,字献唐,号凤笙,后以字行。山东日照人。祖宏基,前清庠生。父廷霖,术精岐黄,兼通金石文字声韵之学。先生幼承庭训,书窥四部,根柢深厚。年十一,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习土木工程。嗣卒业于礼贤书院德文科。以是学兼中西,思致灵敏,其日后学术之成就,实肇基于此矣。既冠,服务报界,肆力翻译及从事新闻事业者近十年。在此期间与罗振玉、王国维、叶恭绰、傅增湘诸先生游,遂通目录、版本之学。复从同邑丁惟汾先生治《说文》、《方言》、《毛诗》,人其堂奥。盖先生之精于金石校勘,与乡先辈许印林先生同科,而受其影响亦深也。年三十三,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时以世乱,炮火劫余,藏书零落,先生排除万难,奔走搜求,以富典藏,碑版、砖瓦、封泥、泉布预焉;而于图书之分类、文物之陈列、刊物之出版、阅览之服务,尤夜以继日,苦心擘划。不数年,馆誉鹊起,当时盖以为仅次北平图书馆云。抗战军兴,先生妥善存放馆藏文物,并检其精华,载之播迁,山颠水涯,备极艰辛,终安置于四川乐山,山东文献赖以保存。
股往金来:轻松玩转股票的17堂公开课 本书特色 如果你初入股市,还没赚到任何利润——那么,不要急,只有通过实践和研究,你才能学会如何交易。不要持续交易低价股票,...
《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金刚版)》由趋势结构理论、超级短线实战技法、量价分析实战技法、板块理论实战技法、系统化交易原理和雪
大证券家-世界上最伟大的48位证券大师 内容简介 呈现在您眼前的是世界上*伟大的48位证券大师的精彩剪辑他们的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经典的理论、骇俗的业绩、耐人...
无论是量化、算法,还是黑箱交易,谈论的都是一件事情:通过计算机执行的系统化交易。尽管一些人斥责其危险地脱离了人类的控制,是市场过度波动的驱动者,但另一些人认为量...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本书特色 紫禁城墙高宫深,珍藏百万,典籍无数,足资代代承传研发,各各昭示于众,故编者编此紫禁书系。 凡涉中国宫廷文化艺术之专题专论,以文...
周少甫编著的《金融波动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系统地论述了金融时间序列波动性模型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
张鹤,理财专家,财经书资深策划,擅长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为家庭或个人进综合理财规划,尤其擅长家庭财产无风险保值增值理财规划,稳健的投资风格受到众多委托人的赞誉。著有...
《每天一堂销售心理课(珍藏版)》内容简介:本书总结了众多销售人员的实战案例、工作方法与经验,对销售工作中常用到的销售心理战
散户赚钱秘诀-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本书特色 投资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能做到在股票市场运作自如、做到我投资我做主呢?本书即由此出发,以趋势线...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内容简介:对于一个职业人来说,薪水的高低不仅体现他的人生价值,更决定他的生活水准,所以,很多职业
完全傻瓜--雪茄 内容简介 虽然你对雪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你自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你的雪茄天堂之梦在烟雾中升腾。你是在雪茄店徘徊,在寻找完美的雪茄,还是...
沃伦·巴菲特之路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佳畅销书,彼得·林奇作序并力荐。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投资传奇,从100美元到420亿美元!世界上*伟大的投资家点石成金的...
每年只花少许时间,就能跑赢通胀,并跑赢70%以上的市场参与者,真的有这样的好事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定投指数基金。股神巴菲特说“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
《金融市场预测:成功投资的心理与技术策略(第5版)》:如果股市大盘无规律的震荡起伏让你接近疯狂,那么请读一读《金融市场预测:成
炒股一定要懂股指期货 本书特色 真正杀人的熊不是熊市中的熊,而是牛市中的熊,因为在牛市中熊也一直伴随着我们。——华尔街谚语股市的绝对收益时代到来了,熊市也是好行...
平遥瓦当 内容简介 成乃凡先生爱好古瓦研究,有意将自己多年来于家乡平遥搜集的古代瓦当,编为《平遥瓦当》一书向社会介绍和宣传,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
大道至简:财富自由之路 本书特色 CCTV《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主讲人丁志国对你说说在金融用*简单的逻辑,*身边的故事,*容易明白的道理,与您一起财富问道,探寻...
本书收录了25本几代投资人一再购买、阅读的经典之作,它们为个别投资人解决了“从何处着手”的根本问题。散户不能尽信专家的说词
国宝鉴读 内容简介 一样的国宝,不一样的新鲜阅读。本书主要关切的国宝名画数十件,涉及到中国绘画史极为重要的部分。这些传世巨作的背后,有传奇,有悬案,尤以真伪被颠...
这是一本谈论金钱与生活艺术的书,它将告诉你,如何运用你手上的金钱得到一种充满乐趣,实现梦想的生活。“智性支出”是一门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