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
本册迄春秋,共收论文七篇。首先推论中国上古之时北方农作物及山居情况,详密考索华夏
先民的基本生存境遇。再论周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探求《诗经》的源流意蕴,考辨《西周书》之文体,发明《易经》之旨趣,皆援史证经,多发前人所未发。*后引经据史,以春秋时代人的行为事例验证中国文化之特殊性——道德精神,深细剖揭民族文化之生命内涵。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迄春秋,共收论文七篇。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一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迄春秋,共收论文七篇。首先推论中国上古之时北方农作物及山居情况,详密考索华夏先民的基本生存境遇。再论周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探求《诗经》的源流意蕴,考辨《西周书》之文体,发明《易经》之旨趣,皆援史证经,多发前人所未发。*后引经据史,以春秋时代人的行为事例验证中国文化之特殊性——道德精神,深细剖揭民族文化之生命内涵。
周公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以儒学为其主要之骨干,此义尽人皆知。然传统儒学本身,乃有一重大转变。即在唐以前,每以周公与孔子并尊,而自宋以后,则以孟子与孔子并尊是也。此一转变,实有其内在甚深之涵义。而周公之为人与其为学,实当重为之深细阐发,此亦研讨中国儒学与中国文化关系一主要题目也。中国儒学传统,若以近代语扼要说之,实可谓其抱有一种人文的历史观,此不失为儒学传统一中心主要之观点。孟子言知人论世,以一圣人之作,代表一时代之光明,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即人文的历史观中一重要意见也。夷考其实,中国古史所传述之圣人,如尧舜禹汤文武,其人其事,传说之色彩常胜于纪实。若论人物个性在中国历史上之明显表现,而具有真实重大之影响者,则应自周公始。盖周公以前,中国历史动力尚偏属于集团性、地区性,其时则自然环境之制限,胜过人物心力之创进。换言之,其时中国历史之主要动力,其依赖于地理性之自然刺激者,犹胜于其依赖于人物性之德慧领导。故古史人物在历史上之活动,亦每见其为富于传说性或神话性,未可以史家考证方法,一一证实之。惟就中国古史言,则与其谓之是神话,不如谓之是圣话。因中国古代人观念,圣人地位,早已超越于神之地位之上也。故中国古史,尧舜禹汤文武历圣传统之传说,为后代儒家常所称道者,与其谓之是富于神话性,更不如谓其富于圣话性之远为允惬。因尧舜禹汤文武诸圣之在中国古人观念中,确是圣而非神。所谓圣人者,乃人文历史中之杰出人物,而并非自然界之神。换言之,中国古人,早认为人类历史之演化与创进,其主要动力,在人不在神,此所以当称之为人文的历史观也。惟此诸圣,其在中国古史上之真实地位,则恐不能与后世人物相提并论。因其时中国历史动力,尚当归属之于氏族性、集团性、地区性,为一种自然之演进,而尚未能跃进达于因个人之动力而影响历史之时代。而后人特以此诸圣人为其时历史演进之代表,此乃后人之观念,非属当时历史之真相。故此诸圣之历史活动,仅当称之为中国古史中之圣话,未可一一遽视之为当时之信史也。今若论人物个性之在历史活动中,明显居有主动地位,而此等历史,又确可视之为信史者,就中国古史言,其人其事,皆当自周公始。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故日:甚矣我衰也,我久矣不复梦见周公。则孔子之所志所学,梦魂萦绕,心香一瓣之所归依,独在周公,显可知矣。孔子非不尊尧舜,然既日民无得而称焉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日本佛教史纲》分上下两卷,上卷出版于1898年,下卷出版于1899年。此后,此书曾几经再版。现在翻译所用的是1939年日本创元社列
权力意志 本书特色《权力意志》为尼采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集中表达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和超人理论,是尼采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尼采哲学的精髓即是重估一切价值,其“...
《笛卡尔式的沉思》是20世纪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奠基人胡塞尔生前发表的三部现象学的导论性著作之一,它是胡塞尔哲学成熟期的代表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
新事论 本书特色抗战时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移居西南,反省中华民族何以至于遭遇此等危险困窘,思考如何摈除民族惰性、改造社会人生、建设美好家邦。这些文章,都从切近的...
本书是“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中的《巴塔耶消尽》分册,以日本哲学家的眼光评论现代西方哲学的视角,对其巴塔耶的生涯的追寻及他
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佛教对苏轼书画艺术的影响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对苏轼复杂的文化涵养的梳理,挖掘其中佛教义理对苏轼世界观、人生观的内在影响。其中...
死亡哲学十二讲 本书特色 很多人害怕死、恐惧死,觉得死亡是晦气的事情,敬而远之、闭口不谈。其实,死亡本身并不可怕,是我们对死亡的认知让其变得可怕。本书作者杨足仪...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0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 本书特色 这样的问题是否常常萦绕于你的脑海,挥之不去:“为什么我如此失败?”“他们为什么都那么笨?”“何必白费...
论语译注-(典藏版) 本书特色 《论语》记载了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凡20篇,是儒家基本经典,影响极大。古往今来,注家众多,其中以今人杨伯峻先生的译注*为脍炙人口...
老子新解:宇宙之道 本书特色 《老子新解:宇宙之道》收入何新先生的四部著作,分别是《诸神的起源》、《易经新解》、《论语新解》和《老子新解》,其中有对古代经典的全...
中国哲学史-(二)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2)(哲学类)》内容简介:中国哲学史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它展示出中国哲学与神学在斗争中发展前进...
周易六十四卦通解 内容简介 《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是台湾著名学者、著名政治活动家朱高正多年来研究《周易》,并致力于《周易》现代化的重要成果。此书以通俗而又富于哲理...
鬼谷子:典藏版 本书特色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场等领域,主要讲...
从近代文明产生起,法国思想就以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居特殊地位,而通观近五十年来当代法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同样
西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史》:名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西方哲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
周易十讲:增补本 内容简介 《周易》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炎、黄子孙的骄阳。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何止千千万万,但《周易》乃“十三经”中**“经”,《四库全...
庄子的生存哲学 内容简介 生存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哲学在表面上的杂乱无章中,蕴含着其内在的有条不紊的思想逻辑。其以生存问题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
阿克巴‧阿赫美德Prof.AkbarS.Ahmed1943年1月15日出生,現為美國華府美國大學(AmericanUniversity)「伊本‧卡爾敦伊斯蘭研究...
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特色 寥寥数言浓缩千年世事沧桑,短短百字演绎历史精彩瞬间,拈提古今开启过往经典之门,古为今用照亮人生智慧视野。成语,中华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