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完整地记录了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历史。
★16开精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历史
★ 《三国志》作为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著作,是裴注无法代替的;裴注也正因有《三国志》的存在作为比较才更显出其价值的重要
★书后附有陈寿和裴松之小传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历史。*初三书单行,至北宋始合刻为一,并改称《三国志》。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著者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早年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在蜀国官至散骑黄门侍郎,人晋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后,陈寿开始撰《三国志》,十年完成,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三国志》成书年代不能确定。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由其自采资料。
《三国志》记事,起于东汉灵帝光和末年(184)黄巾起义,迄于西晋灭吴(280),不仅仅限于三国时期的史事。书中以曹魏为正统,魏有“纪”而吴、蜀无“纪”,《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曹睿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以明正朔所在。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不过陈寿并未因此就对各方人物任意抑扬褒贬,他还是力图从历史事实出发,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断。比如书中评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评刘备是“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评孙权是“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
《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表志。文章简略,因而总的来看,不如《史记》那样气势磅礴、精美生动,也不如《汉书》行文严谨细密、周备明晰。不过有一部分传文也还颇见精彩,如《诸葛亮传》,选取主人公一生的几个关键事件——隆中对、赤壁之战、六出祁山,加以重点叙述,基本上写出了诸葛亮忠诚款至、鞠躬尽瘁的风范和品格。又如《张昭传》、《周瑜传》、《张辽传》等都以简约的文笔写出了人物的个性,颇有动人之处。
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关系的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书中都记录下来,此外也记载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如《魏志•倭人传》就是有关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陈寿撰《三国志》毕竟还受到史料不足的限制。如全书无表、志,就是文献不足的缘故,可算一个缺陷。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较为审慎谨严,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
陈寿的史才,还在于他善于通过委婉、隐晦的表述方法来贯彻史家的实录精神。陈寿先后作为蜀臣和蜀之敌国魏的取代者~一晋的史臣,在正统观念极盛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汉与曹氏的关系、蜀魏关系、魏晋关系,在历史撰述中都是很难处理的问题,但陈寿却于曲折中写出了历史的真相。在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记述上,《j国志》不失为一部信史。
陈寿在撰述旨趣上推重“清流雅望”之士,有“保身全家”之行的士族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重礼法、门风与名教,这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三国志》在这方面的倾向是这种时代特征的反映。陈寿在历史观上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他用符瑞图谶、预言、童谣来渲染魏、蜀、吴三国君主的称帝;用“天禄永终”,“历数在晋”来说明晋之代魏的合理性,这种推重“清流雅望”和宣扬天人感应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观点,是《三国志》中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国志》的史学价值。
陈寿死后132年,南朝刘宋裴松之于元嘉六年(429)作成《三国志注》。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他是奉诏“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的,说明当时皇家对《三国志》的重视。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补其阙”,二是“以备异闻”,三是“以惩其妄”,四是“有所论辩”。据统计,裴注所引注书有二百余种,并皆注出书名,所以《三国志注》在历史文献学上有重要的价值。裴注所引魏晋人著作,今已十不存一,因此格外为学术界所重视。其注文历来被认为多过陈寿本书数倍。现经研究者细致统计,《三国志》正文为36万多字,裴注为32万多字,正文比注文实际要多出4万余字。《三国志》作为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著作,是裴注无法代替的;裴注也正因有《三国志》的存在作为比较才更显出其价值的重要。
除裴松之《三国志注》外,作了校勘、注解、旁证的,到清代有顾炎武、何焯、梁章钜等二十多家。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汇集了诸家校语、注评,同梁章钜的《三国志旁证》一样,可以说是历代注解《三国志》的一次总结。
现在*通行的三国志刻本有四种:一、百衲本,据宋绍兴、绍熙两种刻本配合影印;二、清武英殿刻本,据明北监本校刻(铅印石印各本都据武英殿本翻印);三、金陵活字本,据明南监冯梦祯本校印;四、江南书局刻本,据毛氏汲古阁本校刻。这四种刻本,除百衲本影印外,其余三种虽然在重刻时还不免增加了一些错字,但都经过认真校勘,并改正了原本的不少错误。我们的校点工作,就用这四种通行本互相勘对,择善而从。
作者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一生历仕蜀汉和西晋两朝。在蜀汉时,陈寿出仕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他历任佐著作郎、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此时陈寿四十八岁,开始着手整理三国史事,先后撰成《魏书》《蜀书》《吴书》凡六十五卷,称为《三国志》。
注者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运筹帷幄——张良 本书特色 对于西汉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张良,有一句经典性的评价,即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他为创立西...
「你軍已陷入絕境。你們饑寒交迫、疾病叢生。俄羅斯的寒冬還只剛剛開始。嚴霜、寒流、暴風雪還在後頭。你的士兵缺少冬衣,衛生條
中国农民战争史论辩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
《张一南北大国文课:六朝文学篇》内容简介:★一部群星闪耀的文学史,一代风流名士的生命思考 ★备受北大学子追捧的国文课系列作品
《美国宪法的经济观》是一部探讨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过程的重要著作,在美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对我们研究美国历史和美国政体有
民国大案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转折时期,既充满了波谲云诡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思想文化斗争,也发生了多起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重大案件。这...
两河-文明的曙光 本书特色 引进意大利WHITESTAR出版社经典之作,萃取千年时空,绝世文明珍品,4000件文物图片+70万字精彩叙述。历史幽深,岁月浩瀚。从...
Bf109战斗机是二战时德国生产的最重要的战机,也是二战最著名的战机之一,二战德国空军战果有一半以上是该机型取得的。1935年首次
中东国家史·(610-2000):阿拉伯半岛诸国史 本书特色 中东地区,是现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重要聚焦点。大国关系、地区安全、民族宗教矛...
《AngularJS深度剖析与最佳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深入讲解AngularJS的基本概念及其背后的原理,包括完整的开发框架与实践。不仅抽丝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战国策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
本书共收入影响深远的论著6篇,另有3篇附录共计9篇论著,6篇论著按出版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分别为“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
资治通鉴(线装典藏版)(套装共6册) 本书特色 ★ 16开盒装,线装书局出版,线装竖排,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
维京时代:从狂战士到海上贸易的开拓者 本书特色 拨开神话传说的迷雾,褪去流行文化的光晕,一览热血传奇背后维京时代的真实面貌。 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着墨...
中华始皇帝-漫说中国历史-12-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明镜魏征、文成公主等著名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此外,还分绍了一些历史...
海盗帝国 本书特色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实施海洋开发正是适应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要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实施这一战略,就必须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树立国民海洋...
《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由于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会把中国排除在战胜国对日交涉之外,中日“战争状态”持续2
Dazzlinginitsoriginality,wittyandperceptiveinunearthingpatternsofbehaviorthathis...
《分心的优势》内容简介:☆ADHD领域百万畅销书《分心不是我的错》作者25年后的又一重磅之作,带来前沿研究及革命性新疗法。☆ADHD
《商业模式创新》内容简介:创新不仅包括技术的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出现了不少令人赞叹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