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1月31日,梁启超先生在北京大学作讲演,北京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成为*高学府者”,“日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世界之文明是焉”,大学校之目的,既在研究高深之学理,大学校之学课,又复网罗人类一切之系统智识,则大学校不仅为一国高等教育之总机关,实一国学问所在,可视为一学问之国家也。且学问为文明之母,幸福之源。一国之大学,即为一国文明幸福之根源,其地位之尊严,责任之重大,抑岂我人言语所能尽欤!”蔡兀培先生长北京大学后,对北大的**个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把上大学作为“升官发财之阶梯”的陈旧观念,明确“大学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他解聘了一批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教师,推行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不拘一格地聘请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中外教师,建立研究所,组织学术社团,举办学术讲座,创设学术刊物,鼓励教师和学生研究学问。他还在校行政会议下设立由专家组成的大学出版委员会,协助校长审查出版图书,规划出版事务,并设立独立的出版部,公开出版大学的讲义、学术著作和文献资料。北大的学风为之一变,很快成为中国的学术研究中心。李大钊先生在《本校成立二十五年纪念感言》中说:“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3版)》: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3版)》介绍了1912年11月31日,梁启超先生在北京大学作讲演,北京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成为*高学府者”,“日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世界之文明是焉”,大学校之目的,既在研究高深之学理,大学校之学课,又复网罗人类一切之系统智识,则大学校不仅为一国高等教育之总机关,实一国学问所在,可视为一学问之国家也。且学问为文明之母,幸福之源。一国之大学,即为一国文明幸福之根源,其地位之尊严,责任之重大,抑岂我人言语所能尽欤!”蔡兀培先生长北京大学后,对北大的**个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把上大学作为“升官发财之阶梯”的陈旧观念,明确“大学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他解聘了一批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教师,推行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不拘一格地聘请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中外教师,建立研究所,组织学术社团,举办学术讲座,创设学术刊物,鼓励教师和学生研究学问。他还在校行政会议下设立由专家组成的大学出版委员会,协助校长审查出版图书,规划出版事务,并设立独立的出版部,公开出版大学的讲义、学术著作和文献资料。北大的学风为之一变,很快成为中国的学术研究中心。李大钊先生在《本校成立二十五年纪念感言》中说:“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
(1)何、王的学说来源于老庄。《三国志·魏书·曹爽传》附《何晏传》谓:晏“好老庄言”,《世说新语·文学》“何晏为吏部尚书”条注引《魏氏春秋》:“晏少有异才,善谈易老”,同条引《弼别传》:“好庄老,通辩能言。”《三国志·魏志·钟会传》:“初,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又注引何劭《王弼传》:“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注《易》,往往有高丽言。”《老》、《庄》、《易》合称“三玄”。(2)何晏、王弼的思想(立论)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王弼《老子》第四十章注:“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列子·天瑞》张湛注引何晏《道论》谓:“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种种准则都是靠“无”得以形成和维系,所以“无”为“体”。(3)“无”(本体)的作用非常之大(以无为用),它并非因为什么爵位而贵重。意思是说:它并不是什么人格神(如天帝)那样而贵重,“无”并无意识,它只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道理,“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就这点看玄学有反汉学目的论的意义。据各种史科看,何晏、王弼虽好老庄,但在曹爽当政时,由于从汉刚过渡到魏未久,儒学虽衰,但余势犹存,所以何晏于注《老子》未毕而作《道德论》外,并撰《论语集解》;而王弼于注《老子》外,又注《易》,并撰《论语释疑》,可见他们也很重视对儒家经典的研究。从现存的史科看,何、王虽立论根据《老》、《庄》,重在发挥道家思想,并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但他们齐一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的意图也是很明显的,故可谓为“不废名教而任自然”者也。何晏、王弼虽都是“贵无派”,他们的思想大体相同,但也有若干差异,大概王弼哲学的本体论意味比何晏对《老子》的阐发更深刻,且对《周易》和《论语》的义解颇多创新。在这里,我想只对何晏思想作点简单介绍,重点讨论王弼的思想,这样可以使我们更便于抓住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关联。
汤一介(1927~),原籍湖北黄梅。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儒藏编纂中心主任、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等。魏晋玄学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一个重要阶段,而郭象的哲学思想堪称这一阶段哲学发展的最高点。本书围绕郭象的哲学思想,分析了魏晋玄学内在发展的逻辑过程,阐释了魏晋玄学中的有、无、体、用、本、末、一、多、言、意等哲学概念、范畴,尤其研究了郭象以“言意之辩”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本书使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本。
傅佩荣讲老子 本书特色 备受年轻人欢迎的国学导师,傅佩荣教授全新力作!中国四哲经典系列新书,系列重磅作品之《傅佩荣讲老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建构了完整的道...
魏晋玄学与中国审美范式 本书特色 苏保华编著的《魏晋玄学与中国审美范式》是一部从玄学美学角度对中国审美范式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文艺美学专著。为了有别于以西方美学为...
弟子.警语篇-佛教故事大全 本书特色 《佛教故事大全》,史上*全面的佛教故事结集,收录近五百篇佛教故事,台湾佛光山5位佛子倾心编撰。《弟子??警语篇》言佛弟子之...
禅悟-与佛对话 本书特色 禅的智慧,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客观真理,没有丝毫迷信和玄虚。禅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哲学,人人都可以参禅,人人都可悟禅。禅是一种即心即佛...
阮元的《经籍籑诂》,是应乾嘉考据之学的需要而产生的。清代考据不论是史学、法学、文学、术数或技艺,都要从“小学”——文字训
王蒙老庄系列全5册(老子十八讲+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贾平凹盛赞并推荐★ 五册包括《老子十八讲》《老子的帮...
宽容 本书特色☆内容简介 《宽容》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揭示了...
这是一本博杂又有分量的书,内容包括作者的阅读笔记、对专业(神学与文学)的理论思考、对作者喜爱的艺术作品———电影与音乐—
佛眼观处世-大师谈世事 本书特色 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谛,解答当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用佛的视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对生死,积极把握今生。 佛学,是祛除我们心中...
论语注--康有为学术著作选 本书特色 康南海果如何之人物乎?吾以为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一言蔽之,则先生者,先时之人物也。——...
易经与策略 目录 **章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变化策略1.什么可以变,什么不可以变?/32.太极大智慧:道,法,术/53.“在不易中变易”,从而做久,做大,做...
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 内容简介 该书稿共分三部分,主要阐述在全球范围内伴随文化及精神危机而来的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状况成为生态美学发生的直接动因。环境危机...
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张岱华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创造的哲学与...
简介:《大念住经要义》这部《大念住经》为我们指出一条清晰详实的修行大道,是克服愁悲、灭除苦忧、体证涅槃必须遵循的重要经典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末,随着海德格尔早期著作的陆续编辑出版,引起了西方学术界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不少有分量的成果相继发表出...
休谟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他们凭藉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深入上帝的本...
西方创新思维方式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哲学史、逻辑史、科学史、社会发展史为基础,研究了西方原始形象思维、探索发散思维、神学信仰思维、游移怀疑思维、经验归纳思维、理...
诺斯替宗教:异乡神的信息与基督教的开端 内容简介 自百余年前中国学术开始现代转型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经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可观成就。学术翻译在其...
禅的智慧:禅诗百首 目录 总序:禅是智慧自序**章禅言诗——不离文字之禅1庐山东林杂诗2游石门诗3登石室饭僧诗4展敬上风林寺5观影元非有6左手握骊珠7题大禹寺义...
人文讲习录 本书特色 牟宗三先生(1909—1995),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