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真的很容易

易经真的很容易

作者:曾仕强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4-1

评分:7.8

ISBN:978756134625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

作品目录

作者介绍
前言——代序
第一章 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
一、是一门天人合一的学问
二、是一门精确定位的学问
三、是一门未来变化的学问
四、是一门趋吉避凶的学问
五、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
六、是一门永续经营的学问
我们的建议
第二章 为什么天人可以合一?
一、请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二、学易经最好先研读易传
三、阴阳两种符号合而为一
四、八卦代表静态自然现象
五、依天道求人类生活法则
六、效法天地变化启发智慧
我们的建议
第三章 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
一、时与位是变化两大要件
二、一画开天是定位的开始
三、太极是天人合一的原点
四、先天八卦配合中国方位
五、重卦六爻表示六大阶段
六、把时位和性质合起来看
我们的建议
第四章 能预测未来的变化吗?
一、伏羲氏画三爻卦的启示
二、三爻卦对现代人的警惕
三、八卦名称的转变和意义
四、周文王重卦的神道设教
五、现代占卜愈来愈不准确
六、孔子倡导不占卜的道理
我们的建议
第五章 怎样趋吉避凶?
一、吉凶悔吝是可以预知的
二、吉凶悔吝之外还有无咎
三、爻有当位的也有不当位
四、时应承乘也有很大影响
五、先凭良心再求趋吉避凶
六、秉持中道以求事事合理
我们的建议
第六章 道德修养为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一、道在肉身可惜难以觉察
二、以人为本发展整体思维
三、德本才末以道德为根本
四、仁义道德主宰时代盛衰
五、人生在世共同做一件事
六、道德促使社会愈变愈好
我们的建议
第七章 宇宙可能永续经营吗?
一、和平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永续经营是人类的责任
三、回归原点以求重新出发
四、易经大家庭的阳息阴消
五、从家和万事兴到致中和
六、易经在廿一世纪的效能
我们的建议
第八章 易经是怎样开始的?
一、想一想伏羲当年的情况
二、神就是知变化之道的人
三、伏羲时代以隐秩序为主
四、文武之道不坠各有见解
五、天地万物只有一个道理
六、道德人格成为主要关键
我们的建议
第九章 易学的神是什么?
一、古代人与天及神的关系
二、神鬼依人世的习惯运作
三、占卜祈求神示的公信力
四、以人为本的天神鬼定位
五、敬鬼神目的在加强自律
六、透过鬼神意在求得感通
我们的建议
第十章 易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一、真正的功能其实是心易
二、不占卜也可以妥善自处
三、重视道德实践才是根本
四、道德实践不能保证成功
五、中庸是恰到好处的效果
六、名位不同各有行事准则
我们的建议
结语
附录
易理可以化解二十一世纪的重要难题
· · · · · ·

作者简介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

精彩摘录

六、易经在廿一世纪的效能现代人相信“知识即权力”,可以提升生存能力,提高生活品质。科技发属主导了快速的改变,导致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偏重智育而忽视德育的严重后果,更促使赢家愈来愈强,输家愈来愈弱。M型社会固然是事实,却具体表现人类的不凭良知与缺乏羞耻心。为了自身的利益,运用谋略巧取豪夺,似乎是理所当然,甚至还能获得赞赏。站在人类永续经营的立场,令人不禁怀疑:晚近四百年间,由西方所主导的价值取向、文化目标,是不是应该重新加以检讨?而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普世价值,是不是需要加以合理地调整和改变?因为按照目前的情况,再继续发展下去,似乎十分不乐观,使人胆战心惊而至感不安。〈易经)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交感,组成和谐共生的生态网。人与人之间,必须有所觉悟,唯有“通天下之志”,才能“成天下之务”。成就天下的一切事务,先决条件是通晓天下人的心志。心志相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如何才能够心志相通呢?同人卦指出,只有具备正德的君子,才有可能与天下人心志相通。换句话说,多研读《象传》的大象、小象,对卦名多加玩味,从多角度触发道德实践的意念,经常提醒自己何德何能,再加上谦恭与自省。这不是缺乏自信,而是对上天有信心。明白自己能通天下之志,是上天保佑,并非凭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能够完成的。有了良好的道德实践,知识当然就是力量。否则仁智不能互动,知识专门用来欺骗比较缺乏知识的人,当然会造成很多社会乱象。

——引自章节:六、易经在廿一世纪的效能


1。不要老算过去的旧账,而是要向前看,多想想未来应该怎么办。过去的历史,不能够当做包袱,它是一面镜子,使我们学得宝贵的教训,并思考出未来应该走的途径。

——引自章节:我们的建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