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作者:樊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09-6

评分:9.5

ISBN:9787509708156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樊铧(1979~2008年)

1979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蒲城,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0年免试保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考取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获理学学士、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与明史研究。

作品目录

第一章 绪论——明代漕运史中的海运
第二章 海运时代海运的实行与停罢
前言
第一节 明太祖对海运的态度及洪武时期的海运
第二节 永乐十三年停罢海运考
结 语
第三章 后海运时代的海运议案与试行
前言
第一节 丘濬与《漕挽之宜》
第二节 隆万之际王宗沐的直接海运
第三节 胶莱河海运案的始末
第四章 治河、保运与海运之间的利害争衡
前言
第一节“有劳于国,有功于民”——论明代河道管理系统的形成和持续及其对海运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视野中的漕河运道——论黄河、运河影响区域中人们对漕河水利的应用和运道改革的态度
第三节 来自胶莱河流域的声音——以即墨蓝氏家族的故事为例
第五章 经世思考中的明代海运
前言
第一节 海运知识在明儒言论中的传播与他们对海运的认识——以海运图为主要线索的考察
第二节 理学家的经世志业——王宗沐的学与行
第六章 结论——明代海运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按著者首字母排序)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樊铧(1979~2008年)

1979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蒲城,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0年免试保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考取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获理学学士、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与明史研究。

精彩摘录

终太祖之世,李朝朝鲜和日本基本都是亲明的,朝鲜的不时衅边和沿海倭寇的骚扰,问题都不严重。《皇明祖训》中列朝鲜和日本为不征之国,除了它们的臣服之外,历史经验对太祖的影响也必为其中原因之一。然而,不论是对邻国保持威慑,还是不愿展开涉海征战,都是太祖对海洋活动对外方面的认识。国家一统,太祖的政治关怀从扫平天下转为治平天下,维持一支常年航海又只有军事意义的海军,需要的是船只、武器,更有运往辽东的大量粮食,这一切都只能来自元末动乱以来就未曾休息的人民。元末“疲三省之民力,以充岁运之恒数”的景象刚被写进《元史》,在维持海洋实力与人民负担之间,太祖还需要仔细考虑其利弊。从经营辽东之初,太祖就注意到了海运的负担。洪武五年(1372)六月,太祖获知纳哈出整兵来哨的消息后,立即遣使往辽东敕谕都督佥事仇成。

——引自章节:第二章海运时代海运的实行与停罢


经过梳理太祖后几年的海运与辽东屯田情况,我们看到,洪武三十一年的停罢海运,完全是因事前三年内屯田与海运突击用功所致。尽管太祖命辽东军人今后都屯田自给,但是如果没有海运的支撑,很难想象辽东能自给多久。对于这一点,太祖恐怕也只是抱着试验的态度,否则他就不会令三十一年的海运粮米收贮于太仓等海运卫所了。在打通大运河的永乐十三年(1415)之前,明廷一直保持辽东海运,这似乎也不能只用靖难之役对北方地区造成的破坏来解释。吴缉华持洪武三十一年停罢海运是因为屯田已能让军士自给自足的观点,论或未安。我们进入明太祖的时代,明了了海运在海洋活动中和海洋活动在时局中的作用和意义,又分析了太祖对海洋活动的态度、对海洋策略的应用,以及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下,对海洋战略的调整。通过对太祖时代海洋活动实态和意义的分析,并将这些活动放入太祖和他的时代语境中,我们认为太祖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考虑,在统治中期,对海洋活动的部署发生了二次明显的战略转变。太祖在治国当中,逐渐放弃了主动进取性的海洋活动,转而走向内敛。但是这并不是消极放弃,而是积极防御,这不仅出自太祖对政治局势的认识,也来自太祖治理天下当舒缓民力的治国理念。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他在晚年停止了长途海运这项既劳民,又危险,还可能引起政局不稳定的航海活动。总体而言,种种迹象表明,明太祖确实努力试图放弃海运,当时并不存在供应作为首都的北京这种难题,所以这个决策的问题不大并且合理。但当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引自章节:第二章海运时代海运的实行与停罢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