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哲学

货币哲学

作者:齐美尔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9-9

评分:9.2

ISBN:9787221078100

所属分类:人生哲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齐美尔,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其在社会学方面的影响被公认仅次于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

作者简介

齐美尔,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其在社会学方面的影响被公认仅次于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

精彩摘录

这一切都加深了社会本已存在的世俗化倾向。现代精神中神性一形而上的品质消退,以货币为象征的工商主义精神取而代之,它的精神结构因子正是物化、理性化和世俗的品性。从金钱的角度来看,世俗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就在于,金钱不仅成为物质一经济世界的流通物和统辖者,它还成为精神世界的流通物,占据了精神世界的地盘。这一过程加深了现代社会世俗化的精神景观。

——引自第9页


这种自由的状态是空虚、变化无常,使得人们毫无抵抗力地放纵在时性起的、人的冲动中。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自由与无安会感的人的命运作一比较,他弃绝了上帝后重新获得的“自由”只为他提供了从一切短易逝的价值中铜造偶像紫弃物的机会。商人整天为生意忧心忡忡,追切希望无论如何要把货物出手,他遭遇的是和弃绝上帝的人同样的命运。但,最后当钱到手商人真的“自由”了后,他却常常体会到食利者那种典型的厌倦无聊,生活毫无目的,内心烦躁不安,这种感受驱使商人以极端反常、自相矛盾的方式竭力使自己忙忙碌碌,目的是为“自由”填充一种实质性的内容…出钱获得解放的农民,变成赚钱机器的商入,领薪水的公务员,这些人似乎都把个体从种种限制一一即与他们的财产或地位的具体状态紧密相关的限制一一中解放了出来,但事实上,在这里所举到的这些人身上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情况。他们用钱交换了个体之自我中具有积极含义的内容,而钱却无法提供积极的内容。因为货币所能提供的自由只是一种潜在的、形式化的、消极的自由,牺牲掉生活的积极内容来换钱暗示着出卖个人价值一除非其他价值立即填补上它们空缺后的位置。

——引自第40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