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拾壹集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拾壹集

作者:《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编委会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1-01

评分:4.9分

ISBN:9787507732566

所属分类:艺术音乐

书刊介绍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拾壹集 内容简介

京剧向称国粹艺术,内容博大精深,剧目十分丰富,人们常以“汉唐三千宋明八百”形容其浩瀚。其中流派剧目又以演员表演的鲜明个性使剧目显得更为多彩多姿,充满魅力,既被专业人员钻研承继,也为广大戏迷喜闻乐见,遂成为京剧舞台上一大亮点。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拾壹集 本书特色

寻根搜遗,聚齐,京剧各流派代表剧目二百五十余出;全本记录,详陈,服装扮相、剧本曲文、唱腔伴奏、锣鼓经、身段谱;剧团排演之范本,专家、票友研习之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之珍果。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拾壹集 目录

李多奎
望儿楼(李多奎演出本)
滑油山(李多奎演出本)
太君辞朝(根据李多奎1955年实况录音整理)
钓金龟(李多奎演出本)
哭灵(根据李多奎音配像整理)
遇皇后(根据李多奎、裘盘戎音配像整理)
打龙袍(根据李多奎、金少山音配像整理)
李金泉
岳母刺字(李金泉演出本)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拾壹集 节选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11集)》内容简介:京剧向称国粹艺术,内容博大精深,剧目十分丰富,人们常以“汉唐三千宋明八百”形容其浩瀚。其中流派剧目又以演员表演的鲜明个性使剧目显得更为多彩多姿,充满魅力,既被专业人员钻研承继,也为广大戏迷喜闻乐见,遂成为京剧舞台上一大亮点。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拾壹集 相关资料

插图:《望儿楼》是一出唱功老旦的骨子老戏。故事情节很简单:李渊的皇后窦太真因次子李世民受命出征洛阳,久战未归,心悬思念,在皇宫五凤楼前修建一座望儿楼,每晚登楼远望,盼子早归,夜不成寐。早年问紧接着还有一折叫《背楼》,内容如下:窦太真思子时日既久,抑郁成疾,死于望儿楼上;李渊命长子建成、三子元吉背尸下楼均未背动;一直等到李世民赶回,才将其母窦太真的尸体背下,装殓下葬。在宫廷斗争中,李世民是胜利者,该剧有过于歌颂李世民至孝之情,显得窦太真未免有偏心之虞。绝大多数老旦演员只演《望儿楼·思子》一场,《背楼》一折早已失传。伟大的母爱,绵绵思子之情、殷殷盼子之意往往打动远离父母的游子,使之潸然泪下。龚云甫、卧云居士、李多奎等老旦名家均擅演此剧。该剧是按李多奎的演出录音整理的。《望儿楼》、《钓金龟》和《遇皇后》是三出唱腔结构相似的老旦二黄剧目。它们都是由一段[二黄陧板]、三段[二黄原板]以及若干句[二黄散(摇)板]构成的成套唱腔。但是,这三出戏人物身份却大为不同:康氏是一贫妪;李后是落难的王妃;窦太真是身份高贵的皇后。所以这些腔尽管类似,却有细微的不同,主要还是要靠演员用不同的情感来表达不同剧中人物的心境。《望儿楼》中的[二黄慢板]唱腔与其他老旦的这个板式的唱腔大同小异。据说这个唱腔是龚云甫创作的。龚云甫是京剧老旦行当的第一个里程碑。在他之前老旦行戏很少,多由老生或丑行应工,唱腔也平直简单。龚云甫将青衣的唱腔融人老旦唱腔之中,使老旦唱腔变得委婉多姿,曲折动听。当时保守的人贬称龚云甫为“花老旦”。然而,古朴的老旦唱法被淘汰了,龚云甫的唱法形成了老旦“龚派”,流传了下来。窦太真[二黄慢板]表达的是一种思念。“窦太真在昭阳自思自想”唱腔在各老旦[二黄慢板]的头一句中都大同小异:曲调起伏跌宕,一唱三叹,委婉动听,但以窦太真尊贵的身份来演,用慈母忧思远征在外的儿子的情意来唱,则会更加感人肺腑。李多奎继承了龚云甫的艺术,以他那宽厚洪亮饱满明净的嗓音使((望儿楼》一剧唱得更加酣畅醇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多奎在老旦二黄唱腔中唱[垛板]堪称一绝。其特点是节奏紧凑,气息匀称,字字清晰,淋漓尽致,有如珠落玉盘。这种腔用在贫妪康氏身上,表现她那种絮絮叨叨,非常真切。但如果卖弄技巧,在窦太真身上也用这种腔,则就失掉了她那雍容尊贵的气质。因此,在《望儿楼》一剧中李多奎一句[垛板]也没用,而是用推窗远望,听见太监脚步声误以为李世民回朝等情节来挖掘窦太真的内心情感;用苍劲挺拔、宽厚沉稳的唱腔表达窦太真之意;用层次清楚、咬字真切、喷口有力的技巧来感染观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