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反动与先驱;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清代经学之建设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所编讲义。约撰于1923年冬至1925年春之间。生前未成完璧。其中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曾于1924年6月至9月连载于《东方杂志》,并先后于1929年由上海民智书局、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单行本。1932年被收入中华书局版《饮冰室合集》之“专集”中。
本书被视为“关于清代学术发展史的名著”,“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有关清代学术的百科全书式的好书”,“开创了学术史的新体例”。
本书详细研究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阐释了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相互转化的原因,从哲学和思想层面分析清代的学派、代表人物和典型作品,提出了诸多新见解,是公认的空前佳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所编讲义。约撰于1923年冬至1925年春之间。生前未成完璧。其中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曾于1924年6月至9月连载于《东方杂志》,并先后于1929年由上海民智书局、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单行本。1932年被收入中华书局版《饮冰室合集》之“专集”中。《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被视为“关于清代学术发展史的名著”,“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有关清代学术的百科全书式的好书”,“开创了学术史的新体例”。《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详细研究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阐释了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相互转化的原因,从哲学和思想层面分析清代的学派、代表人物和典型作品,提出了诸多新见解,是公认的空前佳作。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讲到这里,当然会发生两个疑问:第一,那时候科学像有新兴的机运,为什么戛然中止?第二,那时候学派潮流很多,为什么后来只偏向考证学一路发展?我现请先解答第一个问题。学术界最大的障碍物,自然是八股。八股和一切学问都不相容,而科学为尤甚。清初袭用明朝的八股取士,不管他是否有意借此愚民,抑或误认为一种良制度,总之当时功名富贵皆出于此途,有谁肯抛弃这种捷径而去学艰辛迂远的科学呢?我们最可惜的是,以当时康熙帝之热心西方文物,为何不开个学校造就些人材?就算他不是有心窒塞民智,也不能不算他失策。因为这种专门学问,非专门教授不可。他既已好这些学问,为什么不找些传人呢?所以科举制度,我认为是科学不兴的一个原因。此外还有很重大的原因,是耶稣会内部的分裂。明末清初那一点点科学萌芽,都是从耶稣会教士手中稗贩进来,前文已经说过。该会初期的教士,传教方法很巧妙。他们对于中国人心理研究得极深透。他们知道中国人不喜欢极端迷信的宗教,所以专把中国人所最感缺乏的科学智识来做引线,表面上像把传教变成附属事业,所有信教的人仍许他们拜“中国的天”和祖宗。这种方法,行之数十年,卓著成效。无奈在欧洲的罗马教皇不懂情形,突然发出有名的“一七○四年康熙四十三年教令”。该教令的内容,现在不必详述。总而言之,是谈前此传教方法之悖谬,勒令他们改变方针,最要的条件是禁拜祖宗。自该教令宣布后,从康熙帝起以至朝野人士都鼓噪愤怒,结果于康熙四十六年(一七○七)把教皇派来的公使送到澳门监禁。传教事业固然因此顿挫,并他们传来那些学问也被带累了。还有一件附带原因,也是教会行动影响到学界。我们都知道康熙末年因各皇子争位闹得乌烟瘴气。这种宫闱私斗,论理该不至影响到学问,殊不知专制政体之宫廷,一举一动,都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力量。相传当时耶稣会教徒党于皇太子允礽,喇嘛寺僧党于雍正帝允祯,双方暗斗,黑幕重重。后来雍正帝获胜,耶稣会势力遂一败涂地。这种史料,现时虽未得有充分证据,然而口碑相传,大致可信。雍正元年,浙闽总督满宝奏请,除在钦天监供职之西洋人外,其余皆驱往澳门看管,不许阑人内地,得旨施行。这件事是否于宫廷阴谋有关,姑且不论。总之,康熙五六十年间所延揽的许多欧洲学者,到雍正帝即位之第一年,忽然驱除净尽。中国学界接近欧化的机会从此错过,一搁便搁了二百年了。其次,要解答“为什么古典考证学独盛”之
内训品读全书-女四书品读全集-第二卷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解读明末清初所冠名的“女四书”之明代徐皇后所著《内训》,通过对原文的注释与品读、白话通览以及原文今评等方...
虚云大师口述 本书特色 虚云大师指出,“禅”可以开拓吾人心灵,开发人们的智慧,引导人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背迷入觉,背妄归真,这即是觉...
孟子、孔子新说-做个说话高手(全5册) 内容简介 其实孟子不只是个思想家,还很懂得说话技巧和艺术呢!为了让当时的人了解并接受他所要传达仁德和义行,他可是煞费苦心...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一)-概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原始宗教信仰,儒释道以及后来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知名专家精彩演讲的文集,内容涉及政治、经...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 本书特色 媒体哲学在国内外都属于一种新兴的理论前沿。《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作者的哲学思考开始...
朱光潜-美学拾穗集 内容简介 《美学拾穗集》是集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于一身的朱光潜先生八十岁以后有关美学的选集,收录长短不一的文章十一篇,大体...
周易全解-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易经》六十四卦,喻示了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明智对策。“朝乾夕惕”“自强不息”,...
御纂周易折中-全2册 内容简介 《易经》二篇、《传》十篇,在古元不相混。费直、王弼乃以传附经,而程子从之。至吕大防、晁说之、吕祖谦诸儒,以为应复其旧。朱子《本义...
1472-1509-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 本书特色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
智性时光 本书特色 夜深人静,独从灯下,摊开一册喜欢的书,渐觉尘嚣远遁,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 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
秀甲天下-峨眉山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文化之旅》系列丛书的编辑理念就在于,它既视佛教为宗教,又视佛教为文化,更视佛教为能给普通大众的现实人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一...
这部《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崩溃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终结的标志,将“西方现代哲学”不仅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而且
无障碍读老子.庄子 本书特色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道家*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述,每每贯通儒、释、道三家之义理而不拘泥,联系自身实证经验及日常生活实际,使“深者不觉其...
《墨子》一日一语-兼爱天下 内容简介 《兼爱天下——<墨子>一日一语》以“墨家文化”为整体概念,将墨子、后期墨家及其对中国文化其他学派的思想渗透和影响,视为统一...
这本书的叙述从法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开始,直到胡格诺教徒散居各地以及法王路易十四在废除南特敕命的名义下对新教的镇压迫害。《信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语言,真理与逻辑 内容简介 艾耶尔(A.J.Ayer),英国著名哲学家,牛津大学逻辑教授,维也纳小姐成员,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之一。本书为艾耶...
本书为我国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学者杨祖陶先生的毕生心血之作,在书中作者对康德、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脉络、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