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

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

作者:王光祈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0-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46309514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前言

就中国传统之发展而言,清民之际乃是*重要的转型时代。这里的“民”不仅指狭义上的中华民国(北洋时代与南京时代又不同),也还包括了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帝制崩溃乃是一大转折,由此所开辟者非仅一朝一代之“更名换姓”,更具备我文明中国之步人现代世界的标志性意义。
虽然我们能看到的历史进程极其有限,但自清帝逊位、民国肇创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毛泽东曾有意援用中华民国之名号,充分体现出其作为历史过程自觉者的伟人意识,可终究抵不过劝进者“开天辟地”的创新而*后重新更定国号。不过“民”之一字却始终未易,也可见出“清民易代”的长效性。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史意识的逐渐恢复,大陆学界对民国一代学术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除了编撰学案、结集成史之外,重印昔贤经典、接续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 内容简介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史意识的逐渐恢复,大陆学界对民国一代学术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除了编撰学案、结集成史之外,重印昔贤经典、接续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 目录

引言
**部分 中国乐队概述
**编 上古时代(约公元前3000-公元588年)
**章 太古时代合奏的开始(约公元前3000-前1122年)
第二章 周朝乐队的历史(公元前1122-前220年)
A.乐官
B.音乐教育
C.乐队的种类
D.音乐的应用
E.若干谱例的说明与翻译
第三章 从上古到中世纪的过渡时期的音乐(公元前221年-588年)
A.秦朝(公元前221-207年)
B.汉朝(公元前206-219年)
C.魏朝(公元220-264年)
D.晋朝(公元265-419年)
E.南北朝
第二编 中世纪(公元589-1700年)
**章 用于祭祀的乐队
A.隋朝(公元589-617年)
B.唐朝(公元618-906年)
C.宋朝(公元960-1276年)
D.元朝(公元1277-1367年)
E.明朝(公元1368-1643年)
F.清朝(公元1644-1911年)
第二章 世俗音乐的乐队
A.隋朝的九部伎和唐朝的十部伎
B.唐朝的云韶乐
C.唐朝的世俗音乐
D.辽王朝(公元916-1125年)的大乐
E.元朝(公元1277-1367年)世俗音乐的乐队
F.金(一个女真族的王朝,公元1123-1234年)、元歌剧音乐的结构
G.明朝(公元1368-1644年)世俗音乐的乐队
H.女乐
I.军乐队
第二部分 乐队乐器概貌
**编 节奏乐器、舞蹈道具及打击乐器
**章 节奏乐器及舞蹈道具
A.乐曲开场的乐器
B.节奏乐器
C.舞蹈道具
第二章 打击乐器
A.金属打击乐器
B.石制打击乐器
C.蒙鼓皮的打击乐器
第二编 吹奏乐器
**章 箫管
A.直箫
B.横笛
第二章 簧片乐器
A.单簧乐器
B.双簧乐器
第三章 木制及铜制喇叭
第四章 带振动簧舌及斗子的吹奏乐器
第五章 其他各种吹奏乐器
第三编 弦乐器
**章 拨弦乐器
A.齐特尔型弦乐器
B.箜篌型弦乐器
C.琉特型弦乐器
第二章 打击弦乐器
第三章 摩擦弦乐器
结束语
参考书目
译后记

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 节选

**编 上古时代(约公元前3000-公元588年)
**章 太古时代合奏的开始(约公元前3000-前1122年)
在太古时代音乐的叙述里面许多历史家都说,那个神话式的帝王伏羲约莫在公元前3000年创制了瑟——一种二十五弦的拨弦乐器(参看《史记》)。据说他曾经谱过一首乐曲,题为《立基》或《扶来》(参看《通志》),或者亦称为《立本》(参看《通典》)。那同属于神话式的女帝女娲氏据说曾经委托她的从官随去制作笙——一种用许多装有簧片的竹管编扎起来插入匏斗里面的木管乐器——她又使娥陵制造一种都良管,以便把一国的音律统一起来(参看《路史》)。另一个神话式的帝王神农氏据说曾经制作了一种用五根弦的琴(参看《吕氏春秋》),他的乐曲则称为《扶持》或《下谋》(参看《通典》)。这两首乐曲肯定是独奏曲,因为除了这两种弦乐器之外再没有提到过别的乐器。关于黄帝(公元前2697年)有这样的报道,他曾经命他的乐官伶伦按照十二个音制作十二支乐管(参看《汉书》),他的从官则奉命创作了一首舞曲题为《云门大卷》或者《咸池》(参看《庄子》及《白虎通》)。这首乐曲直到周朝还是用为*重要的舞蹈教材之一。此外古帝少吴(公元前2597年)写有乐曲《大渊》,古帝颛顼(公元前2513年)写有《五茎承云》,对于后者,前人也把原始的钟和磬算在他的名下(参看《乐纬》及《竹书纪年》)。帝喾(公元前2435年)曾命他的从官咸黑写了乐曲《六英》并委任有佳作鼙、鼓、钟、磬、笙、管、埙等,(参看《吕氏春秋》)。帝尧(公元前2257年)时作有《大章》或称《大咸》(参看《路史》),这些乐曲到了周朝还经常用作舞蹈的教学。很明显,乐器制造得越多,就越来越容易产生合奏。关于帝舜(公元前2255年)有过这样的报道,当他任命夔为大臣之后,他对他说:“夔,我任命你去主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正直但是温和,宽弘但是庄重,勇敢但是不残酷,简易但是不傲慢。诗应该具有特定的旨意,歌唱应该发挥言词的内涵,曲调应当与歌词适应,乐器应该使曲调得到和谐,八种乐器的音响(这是说乐器的八种分类:匏、土、木、石、金、丝、竹、革)互相协调,不让这一种压倒另一种,从而达到神人接近的境界。”(参看《书经·舜典》原文:“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乐正夔曾经受命制作一套乐曲,到了这套.乐曲结束的时候,一共有过九次的反复,因此被称为《九韶》(参看《竹书纪年》)。关于这套乐曲演奏的效果,《书经》也有记载:“夔说:当我(在堂上)打击鸣球,别人弹琴鼓瑟,伴着歌唱的时候,祖先(的灵魂)都来聆听,舜帝的客人(尧帝的儿子,作为助祭的参加者)来就他的席位,诸侯互相谦让。中庭人们吹箫击鼓,起奏祝(木制乐器),结奏敌(也是木制乐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