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公元七世纪的曙光,伊斯兰教诞生在亚洲西南部的沙漠瀚海,阿拉伯人悄然崛起于仿佛被喧嚣的文明社会所遗忘的角落,进而走出贫瘠荒凉的家园,作为崭新的统治民族登上中东的历史舞台。阿拉伯人创立的庞大帝国,囊括了两起夫西洋、东至帕米尔高原、北迄高加索、南达阿拉伯海的辽阔土地。伊斯兰教的传播惊醒了不信者的酣梦,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和库尔德人相继加入穆斯林的行列。哈里发统治下的国家在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中经历了六百年跌宕起伏的岁月,王朝更迭,浩荡长歌,悲怆动人。终于有一天,从东方涌来的蒙古铁骑踏碎了巴格达哈里发励精图治的*后梦想,享尽风流的帝国湮灭于弹指之间,阿拔斯王朝曾经的蔚盛文风和滚滚翰墨从此成为远去的往事。
中东文明的传统并没有因为蒙古铁骑而销声匿迹,中东历史的长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在蒙古铁骑浩劫的残垣断壁之上,奥斯曼土耳其人异军突起,在小哑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攻城掠地,夺取拜占庭帝国的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降服两起马格里布、东至扎格罗斯山西麓的阿拉伯人。奥斯曼帝国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再度雄踞亚欧非大陆的中央地带,传承着先知穆罕默德点燃的信仰火种和阿拉伯帝国的文明遗产。
自十五世纪开始,基督教世界迅速崛起,历史的天平随之经历由东向西的巨大倾斜。缘起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现代化浪潮冲击着“三洲五海”的世界,伊斯坦布尔的苏丹曾经统治的辽阔疆域沦为西方列强蚕食和瓜分的“东方遗产”。进入二十世纪,诸多的主权国家兴起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之上,古老的土地迎来了现代的文明,中东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人们或许仍然守候着千百年的梦想,却不得不面对动荡和变革的现实。在麦加,悠扬的驼铃声在起伏的汽笛中湮灭。在开罗,鳞次栉比的高楼陪伴着日升月落。在安卡拉,竞选的传单漫天飞舞。在德黑兰,攒动的人群倾听着世界的声音。在迪拜,行色匆匆的过客或许牵动着华尔街敏感的神经。生活在中东这个神奇的土地上的人们,畅想着美好的未来,从不曾放弃希望。
★16开平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 据2017年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2016版)显示,《中东史610-2000》高居“中国高被引图书世界历史学科(2010-2014年高被引图书)”排行榜榜首
★ 曾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第十届天津市优秀图书奖等等
★本书引用英文和阿拉伯文著作共计400余种,页下注释逾5000余处,这在目前国内出版的学术著作中尚属少数
★ 目前《中东史》已由*初的上下卷修订为一套共计8册的丛书,再次出版
友情链接:《中东国家史(610—2000)》全8册
《中东史610-2000(上下)》是一部关于中东地区各国历史文化的学术专著,也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项目。该书共约110万字,正文分为十章,记述了包括埃及、新月地带、阿拉伯半岛在内的阿拉伯世界以及土耳其和伊朗等西亚北非诸多区域历史文明及中东各国的现代化文明进程,总结了伊斯兰传统文明的基本特征:即教俗合一的国家形态,国家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社会对立。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则表现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与绝对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工业化的演进趋势,地权的演变与乡村农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宪政制度与民主化进程,世俗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等方面。
阿拉伯半岛与阿拉伯人现代的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北面与“肥沃的新月地带”相连,西面、南面和东面环绕着红海、阿拉伯海和波斯湾,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然而,阿拉伯半岛在远古时代曾经与非洲大陆和伊朗高原相连。那时的阿拉伯地区气候潮湿,林木茂密。“阿曼沿海一带山脉构造的特点使人产生一种联想,即这里与波斯的陆地原为一个整体,只是到了后来的侏罗纪,才突然被印度洋的洪水冲断。阿拉比亚西部最早也与非洲大陆连成一片。第三纪时出现了红海和高耸的赛拉特群山,阿拉比亚遂与非洲大陆分开”。在现代社会,海洋无疑为人类提供了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但是,在古代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浩瀚无际的大海往往构成令人难以逾越的障碍,同时,阿拉伯半岛缺乏适于停泊船只的天然港湾,因此,阿拉伯人常常将自己的故乡称作“阿拉伯人的岛屿”。阿拉伯半岛的地貌,呈现为自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倾斜至阿曼一带又复隆起的状态。赛拉特山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侧,北起亚喀巴湾东岸,南至也门,绵亘1800公里;赛拉特山南端的哈杜尔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是整个半岛的最高点。“帖哈麦”在阿拉伯语中本意为“临海的土地”,特指赛拉特山西侧与红海之间起伏不平的狭长地带。赛拉特山与帖哈麦合称“希贾兹”(旧译“汉志”)。“希贾兹”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阻隔”,特指也门与叙利亚之问的地带。干枯的荒原覆盖着希贾兹的绝大部分地表,寥寥无几的地下水源周围零星点缀着面积不等的几处绿洲,其中以南部的塔伊夫和北部的叶斯里卜最为著名。“也门”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本意为“右边”和“南方”,特指麦加和希贾兹以南地区。赛伯邑时期的铭文将西起曼德海峡、东至哈德拉毛的广阔地域称作也门,古希腊作家将也门称作“阿拉伯福地”。也门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雨水较为充沛,气候相对潮湿。自也门向东,经过著名的香料海岸哈德拉毛和单峰骆驼的故乡麦赫拉,直到阿曼,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脉沿海岸线逶迤1600公里,其中阿曼湾西侧的绿峰高达3300米。赛拉持山和南部群山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挡着潮湿海风的吹拂,从而形成半岛内陆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纳季德高原(旧译“内志”)位于半岛内陆的中央地带,平均海拔高度约为800米,如同经过烈焰焚烧的黑色熔岩覆盖着纳季德的地表。纳季德高原以南名为鲁卜哈利,亦称达赫纳;这一区域土质坚硬,红沙遍野,沙纹荡漾,如同水波一般。位于纳季德高原以北的努夫德,是半岛内陆的另一沙漠区域,
哈全安,吉林省吉林市人,1961年生,回族。1978-1991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在伊朗德黑兰大学文学院进修,主要著作包括《古典伊斯兰世界》、《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和《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在《历电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西亚非洲》、《史学集刊》、《东北师大学报》和《南开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天津市政协常委、中东学会理事,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丰讲“世界上古中古史”入选国家精品课程,获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OnthefirstSundayinDecember1941,anarmadaofJapanesewarplanesappearedsuddenlyoverPe...
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 内容简介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叶这段时间在欧洲历史的研究中通常被称为“启蒙时代”,它*为明显地体现出蒙昧教权的...
阮籍在两性关系上的风采 本书特色 这本由何满子等人所著的《阮籍在两性关系上的风采》主要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和人物。书中收入了《一代枭雄赫连勃勃和他的大夏国》...
三岛蜷伏 日月重光-抗战胜利受降现场 本书特色 《三岛蜷伏 日月重光》一书主要呈现抗战胜利时各战区日本向中国投降的“现场”状况。主要收集整理当时各报刊杂志的记者...
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 本书特色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政治家克罗齐代表之作意大利文化界反法西斯“旗手”的有力武器西方史学理论的经典历史学的理论和历...
袁腾飞讲汉末三国-(上) 本书特色 自黄巾起义到曹魏归晋,汉末三国不过百年,但却是普及度*广、知名度*高的一段历史。帝王将相犹如云从龙、风从虎,龙争虎...
《Redis入门指南》内容简介:《Redis入门指南(第2版)》是一本Redis的入门指导书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Redis基础与实践方面的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党争史(图文版)/名家小史》是王桐龄先生的代表作,亦是研究中国党争史的奠基之作。先生著述此书时,正值1...
慈禧秘史 内容简介 母后临朝,自古所戒。有史以来,只宋朝一个宣仁太后,史称她作女中尧舜。此外,如汉唐时代,母后当国,外戚、内竖夤缘幸进,把一朝锦绣江山,搅乱得不...
中国史纲 本书特色 《中国史纲》:从前讲历史的人每喜欢从“天地剖判”或“混沌初开”说起。近来讲历史的人每喜欢从星云凝结和地球形成说起。这部书却不想拉得这么远……...
《请画一下爱》内容简介:请画一下,狗狗在家里等我回去的画面吧!我的金毛八岁了,感觉它一生都在等我。请画一下,外婆爱吃的玉米
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研究-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论集-(第XI辑) 本书特色 本书对“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
《重建之战》内容简介:美国内战结束后的1865年至1877年,史称“重建时期”,这段时间重建的不仅是南方经济,更是整个美国的民主,
湮没的思想-出土竹简中的禅让传说与理想政制-艾兰文集之五 本书特色 “艾兰文集”之五《湮没的思想:出土竹简中的禅让传说与理想政制》,结合新出竹简,探讨战国时期思...
文物中国史:彩色图文版:文物明清史 本书特色 《文物明清史》:阅读文物中国史,走进历史博物馆,《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文物中国史:...
甲骨文字释林 内容简介 本书所释对象广泛,包括天文、地理、世系、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既有对已识之字造字本义的新解,又有对已识之字的义训及通假的新见。甲骨文字释...
《观赏植物栽培技术》内容简介:本书以培养学生观赏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能力为主线,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选取教学内容。观
日讲春秋解义 本书特色 《日讲春秋解义》是《春秋》经文及其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编,编纂方式是每一段《春秋》经文后分别编列相应的三传文字,经传文字...
日本七三一部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细菌部队。《魔窟》真实地再现了侵华战争期间七三一部队在我国东北地区用中国人活体进行细
故宫营造 本书特色 《故宫营造》为单士元先生关于故宫建筑的学术随笔集。是典雅文存第四号作品。内容包括故宫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书中配有131幅故宫建筑图片。故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