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答问

杨式太极拳答问

作者:奚桂忠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64403195

所属分类:休闲旅游

书刊介绍

杨式太极拳答问 节选

《杨式太极拳答问》共分为五个部分,即“拳架探讨”、“拳理解答”、“拳苑经纬”、“弘扬师传”和“附录”。其中“拳架探讨”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用32个专题概括了整套拳架中需要解说的问题,详细地予以分解细述。《杨式太极拳答问》对杨式太极拳架的描述,与同类书籍相对照,可谓详尽无比,在博大精深的太极拳领域中,确实是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不可多得的佳作。

杨式太极拳答问 目录

**章 拳架探讨一、预备势二、起势三、揽雀尾四、单鞭五、白鹤亮翅六、左搂膝拗步七、手挥琵琶八、搬拦捶九、如封似闭十、十字手十一、抱虎归山十二、肘底看捶十三、倒撵猴十四、斜飞势十五、海底针十六、扇通背十七、撇身捶十八、云手十九、高探马二十、分脚和蹬脚二十一、进步栽捶二十二、左打虎二十三、双峰贯耳二十四、野马分鬃二十五、玉女穿梭二十六、下势二十七、金鸡独立二十八、穿掌二十九、十字腿三十、指裆捶三十一、弯弓身虎三十二、收势第二章 拳理解答一、如何理解“重意不重形”二、再论如何放松手臂?如何才算松得恰到好处?如何检查三、何谓虚步时的“一高三紧”和“薄如纸”四、迈步时为什么抬脚和收脚不宜过高五、做虚步时前后脚的重心比例应以多少为宜六、上左步时如何理解“腰带脚,腰送脚”七、上左步时如何做到“上下相吸相系”八、怎样确定弓步的步距九、弓步的后腿是否相同十、三论如何迈太极步十一、迈步时为什么不可亮脚底十二、做弓步时如何做到“弓到手到”十三、如何理解脚、腰、手三者的关系十四、如何做到圆裆十五、面部与身躯的方向是否应一致十六、如何理解“如意胳臂罗圈(筐)腿”十七、何谓“逢转必沉”十八、补述如何握拳的三点浅见十九、如何做到“荷叶掌”二十、何谓“挺腕”二十一、何谓“抄手”二十二、何谓“撩手”二十三、何谓“抱手”二十四、行拳时为什么不可“飘手”二十五、做拗弓(虚)步时的腰胯转动有什么不同二十六、何谓“后蹬前撑侧也蹬”和“蹬后腿、收前胯”二十七、何谓“拥劲不丢撮常有”二十八、何谓“胯腕同旋内劲添”二十九、何谓“行拳变似双鱼图”三十、如何理解“往复须有折迭”三十一、练拳时是否必须舌舐上腭三十二、练传统杨式太极拳是否必须练站桩三十三、上肢运动时是以肩、肘还是腕为轴三十四、再论如何练出内劲三十五、如何练出神韵三十六、如何理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三十七、如何检验拳架演练的正确性第三章 拳苑经纬一、怎样才算把拳架练到家了二、为什么习拳一段时期后会感到退步了三、教(学)一套传统杨式太极拳需要多少时间四、再答有没有笔者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教学片五、是否可以写一本练法详介的教材六、何谓学生、弟子、传人、嫡传人、名师、明师、大师和宗师七、如何对待拳友的嫉妒八、怎样做一名好拳师九、如何办好太极拳社会团体十、练太极拳是否人人都能起到健体强身的作用十一、如何提高练拳的健身效果十二、练太极拳能否增强性功能十三、练太极拳是否能减肥十四、练拳时如何看待出汗的多少十五、晚上练拳为什么不易站稳十六、如何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十七、如何看待新编简化拳和传统杨式太极拳第四章 弘扬师传一、何谓传统杨式太极拳二、传统杨式太极拳宜按哪种风格学练三、傅师钟文拳术风格有哪些特征四、如何对待师长的拳架五、致年轻拳友——在第20次收徒宴上的答词六、是否有傅钟文老师所著的《杨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教法练法》?是否有傅钟文老师演练杨式太极拳的光盘附录1 缅怀傅钟文恩师一、从泰斗,勤学拳,得师真传二、造诣深,德更高,为人师表三、勤培育,桃李妍,名扬天下附录2 拜访名师学德艺附录3 《单鞭勾手一势练法》读后感

杨式太极拳答问 作者简介

奚桂忠,1940年10月生,上海市人。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上海发电设备研究所退休工程师。原上海闵行区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副总教练、秘书长,曾担任全国和国际太极拳比赛仲裁委员、优秀太极拳论文评委,日本中医太极拳会顾问,《太极》杂志社特约编委,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老年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国际标准舞协会西南分会会员。经常在刊物上发表诗文,其著作有《汽轮机标准化论文集》、《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杨式太极拳答问》、《杨式太极刀传统套路的探讨》和《太极诗词选集》等。坚持义务教拳,举办了86期学习班。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