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7辑)》是由巴蜀书社出版的。
本书是第7辑《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书中具体收录了:《义无反顾地跨进这门槛——漫谈文史工作者的识与德》、《地方精英、学生与新文化的再生产——以“五四”前后的山东为例》、《从触觉看感官等级制与审美文化逻辑》、《现代翻译文学的建树及价值》、《无政府主义与启蒙主义之关系及对中国文学之影响》、《试析中国现代文学的本土传统》、《“新旧雅俗”与“古为今用”——现代历史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等文章。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7辑)》组织了上、中、下三编,全面细致地梳理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每编一开始有一个“概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每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概况、主要特征,然后分章节详细、具体、客观地描述这一时期文学上主要的思潮、运动以及人物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将其放在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总体的分析和评价。上编重点讲解了以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开明知识分子的创作情况,介绍了爱国诗潮、桐城派、宋诗派等的发展情况,论述了1840-1894年间小说与文论的发展情况;中编围绕着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这个核心,着重介绍了梁启超、黄遵宪、康有为等维新派作家的创作情况,也介绍了“同光体”、汉魏六朝诗派、常州词派等传统诗文流派的情况,并论述了谴责小说的兴起及具体情况;下编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大背景下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的状况,重点阐述了革命派作家的诗文和小说创作,也描述了近代戏曲、翻译文学等方面的情况。
当然,需要辨析的史料绝不局限于回忆录,一般人普遍认为最为真实的日记,也不是都可以不加区别的直接搬用。最近有研究者将罗尔纲的回忆录《师门五年记》跟胡适的相关日记对照,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强烈反差。比如1930年11月28日,胡适从上海迁往北平。在罗尔纲笔下,当天除他之外,“亲朋满上海的胡适今天却一个都不来送行”,原因是胡适当时提倡人权,跟国民党当局发生了冲突,“人们认为特务会在车站狙击胡适”,只有像他这样的“书呆子”才一点没有想到。但胡适当天的日记却开列了几十位送行者的名单,其中包括汪梦邹、汪原放、高梦旦这样的知名人士。两相对照,读者就会感到日记的记载会比回忆更加可靠。不过历史人物修改本人日记的情况也不乏其例。比如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稣就删掉了日记中赞誉康有为的文字,因为时值戊戌变法失败,不删掉这些内容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又如1923年7月18日,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周作人就对当天的日记进行了修改挖补,使读者看不到日记的原貌。前面我曾讲到,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学派功不可没。但近来也有研究者指出,公开出版的《顾颉刚日记》.中多有“补记”,即在晚年补记年轻时候的经历,又未一一标明。这种办法显然不可取。我还听说现在全文发表或部分发表的朱自清日记、萧军日记、丁玲日记,也都有删改润饰的情况。这一点不能不提请研究者注意。史料除开搜集、辨伪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如何解读的问题。这也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讲的了解史料要求“透”。据说20世纪西方有一种分析史学,是通过计量统计对史料包含的数据加以梳理,从而得到史料当中虽没有直接记载但却可以推导出的信息。运用这种方法,在经济史和人口史学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认为,在文史领域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得出结论应该特别慎重,至多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研究方法。最近北京大学历史系一位叫王奇生的教授发表新论,向常识挑战,说“民主”与“科学”根本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论据是据他检索,“《新青年》自1915年9月创刊至1926年7月终刊,总计发表各类文章1529篇,其中专门讨论‘民主’的文章只有3篇,专门讨论‘科学’的文章多了一点,也不过十五六篇”。他又检索了“民主”、“科学”两个主题词出现的频度,结果“民主”仅出现了260次,“科学”的频度高一点,也只出现了1907次。(《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同舟共进》,2009年第5期)眼下,时光已经流逝到了21世纪,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居然会
现代汉语动词例 本书特色 本书是学习现代汉语动词的工具书,是一部学习型词典,主要供初级以上汉语学习者使用,共收录现代汉语常用动词l652条,其中单字动词2...
风对草木窃窃私语 本书特色 1.诗人山村暮鸟病中之作,一个“复生之人”灵魂的呐喊。 2.山村暮鸟早期的诗风格超前,被批评炫技和装腔作势,与备受争议的诗集《圣三棱...
艺舟双楫-丹青与墨韵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中国书法(篆刻)与绘画(美术)艺术的源流与主要成就、重要作家作品。引导欣赏中国古代书画的兴趣与门径。毛笔是中国造型艺术独...
国学大师讲国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国学大师的9篇国学论文: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为我们学习国学开出了一个全面而又实用的书单,想要深入研究国学的人可...
对偶与对联 本书特色 冯兴炜著的这本《对偶与对联(精)》是关于对偶与对联的专业方面知识。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对偶的历史、特点、分类、作用、基础、运用和训练,以及对偶...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一九六八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一九八六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历任上海戏剧学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委咨询...
《读懂长征》内容简介:本书以珍贵史料为基础,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红军长征作了全景式的解读。所选史料包括:历史照片、原始文件、
中国古村落-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中国古代村落》介绍了古村落是中国古代*基层居民的生话中心,处处充满着先民生活的痕...
北京话初探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碰到了很多困难,困难之一是研究的依据都是书面语,而现代汉语书面语却严重不纯,很不规范,夹杂着各种方言成分,古汉语成分,还有...
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讨论的范围比较宽泛,由浑沌学这一概念为契入点,对与语言和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探讨。本论文集的作者均立足自己的研究领...
普洱茶源 内容简介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普洱茶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工艺、优良的品质、陈香的滋味、精邃的文化,为世人所公认。远古木兰化石,千年古茶树,香飘四...
野渡 本书特色 做一个自由的读书人:凤凰读书四年磨一剑,新民说2013压轴之作!朱天文、苏伟贞、骆以军、严歌苓、梁文道、莫言、李洱、洛夫、安妮宝贝、白先勇、林夕...
中国文化的展望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的展望》论列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试行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作者把中国文化的...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 本书特色 田青编著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收录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密码技术与物联网安全:mbedtls开发实战》内容简介:本书的两位作者,正是构建安全的数字化物联网世界的践行先锋和布道者。本书的
文化视角下的欧盟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欧洲构成了欧洲经济、政治联盟的第二特征。 ——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欧盟作为世界经济多极化多中心...
★轨迹奖年度最佳惊悚恐怖小说,史铎克小说奖魔幻惊悚奇才★纽约时报排行榜No.1畅销作家,美国文坛炙手可热明日之星★Goodreads读者票选最佳恐怖小说奖★亚马...
轻阅读:高加索民间故事 本书特色 由郑振铎翻译的这本中亚民间故事作品集《高加 索民间故事/轻阅读书系》收集了《高加索民间故事 》,是我国*名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根据...
我心中的文化山水-我心中的文化山水 本书特色 这本书稿所收编的,大都是作者在香港《 文汇报 》写的专栏文章。大部分篇章是作者与文化人交往的及相关的文字。 书名《...
中国古都 本书特色 都城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在一十朝代、一十政治区域内,它往往不仅仅是政治中心,还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高文化水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