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陈明老人在82岁时开始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反复增删改补,历时10年。详细讲述了他与丁玲一同经历的西战团工作、整风审干、晋察冀边区土改、新中国文艺工作建设、反右蒙冤、遣送北大荒、“文革”中7年牢狱生活和平反后重返北京的风风雨雨,大量细节首次披露,很多内情迷雾拨开。对于了解丁玲是难得的**手资料,也是极其宝贵的独家史料。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我与丁玲五十年
1《我与丁玲五十年》相关信息
丁玲说过:陈明是个改家!她晚年的作品,几乎全部经过他的修改。以致陈明形成一种习惯,只要他看手稿,不管谁写的,他都要拿起一支笔,一边看就一边下意识地在上面修改。对于自己的回忆录,他自然更是精益求精。
目录
后记
2《我与丁玲五十年》内容
毛主席很关注丁玲。丁玲1936年到保安时,中央开了欢迎会,就是毛主席给丁玲的《临江仙》词里写的:“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毛主席和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同志都出席了。据说大家还开毛主席的玩笑,说毛主席今天更漂亮了,刮了胡子了。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1)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2)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3)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1)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2)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3)
转战山西(1)
转战山西(2)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1)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2)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3)
凯旋延安(1)
凯旋延安(2)
凯旋延安(3)
与丁玲结合(1)
与丁玲结合(2)
与丁玲结合(3)
参加整风和审干(1)
参加整风和审干(2)
参加整风和审干(3)
出席**次全国文代会(1)
丁玲受诬(1)
丁玲受诬(2)
丁玲受诬(3)
丁玲受诬(4)
“文化大革命”遭难(1)
“文化大革命”遭难(2)
“文化大革命”遭难(3)
“文化大革命”遭难(4)
新的家(1)
新的家(2)
进京上诉(1)
进京上诉(2)
丁玲逝世前后(1)
《我与丁玲五十年》:历史深处的回忆
来源:北京青年报
■书名:《我与丁玲五十年》
■著者:陈明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
■出版: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年1月
■读家:汪凌
■推荐指数:★★★★★☆
对丁玲,在我寡陋的阅读范围里,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印象,在她坎坷跌宕的人生中,从延安时代起,尤其新中国后,陈明便如影随形,深深介入到她的生活、人际关系中。这在现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但,陈明并不喧宾夺主,他几乎是隐在幕后的。
如今,陈明终于走到台前了。
阅读的新鲜感来自前一二章,这是陈明自己的人生起始。他在江西鄱阳湖畔一个开明地主家庭出生,10岁即离家往北京投奔伯父,三年后又随往上海,从此不曾踏上故土一步。伯父家境殷实,给他提供的教育机会便好。陈明聪明热情活泼,行动力强,渐渐就走到了同龄人的前头。在学联活动中,他加入CY,随后在19岁时转成CP,瞒着家人辗转去了延安。到延安后他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西战团,他遇到了丁玲。
可惜的是,他的叙述大多一带而过,泛泛而谈,有时就慨叹,丁玲的气场真强大。和丁玲的结合,让他自觉自愿地从台前走到幕后,并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从人生到个性都隐没在了丁玲的身后。
此后的章节便和丁玲有关了。因为是说丁玲,从大的框架上就没有太多新内容,却是在一些生活琐事和细节上,书中多有披露,比如定居东北汤原农场,和农垦人的交往,对自家小生活的“建设”……看着十分有趣,有时甚至觉不出背后的苦难来。这自然和他们的态度有关,他们没有把下放、农村的艰苦、与底层人的往来当作负担,倒是从描述中,你能感受到一些平民的乐趣与平和。再比如秦城监狱、山西嶂头村的日子,感觉陈明的性格中有随遇而安的成分,在任何境遇中,他都能把生活、心情调节得不那么难受。我想,这应该是心中很苦很苦的丁玲十分需要的吧?
还有一些家长里短,陈明从自己的角度也有所描述。比如他和祖林祖慧介于兄长与长辈之间的关系,还比如书中的全家福照片,似乎陈明在潜意识中仍然把丁玲当领导来对待,或者当作家长来看待,也许后者更准确。与丁玲结婚后,陈明便以照顾丁玲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了。书中有一段话:“丁玲对于我以她为中心,实际成为她的助手,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创作,常常感到一种心理负担。我安慰她说,我还年轻,还有时间努力做些事情,不必为我担心。”所以五十年时间给他留下了深深烙印,即便晚年写自己的回忆录,也仍然跳不出这个框子。
丁玲那一代人为信仰而活,甚至不惜抛洒热血,更遑论承受苦难?在旁观者看来,一方面他们真是开阔得很,但另一方面又相对偏狭。信仰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人意志坚定,也使人屏蔽掉一些东西;更如果这个信仰有所狭隘,信仰者难免亦陷于狭隘。所以对丁玲,仅仅从文学、政治层面去探讨是远远不够的。
有时看一两篇文章一两本书,似乎坊间丁玲也颇有议论,比如有关她晚年的“左”。这一代人的某些言论和行为,如果抽离了时间和空间,会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我在读这本书时,就常常有此感叹。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丁玲他们那时在山西,听到消息痛哭失声,陈明写道:“这些人在丁玲的脑子里像圣人一样,就是为了你们这些人,听了你们的话,我们才活下来嘛,总有一天能让你们了解的嘛。”他们真诚地想为曾经犯过错误的党掩盖某些错误,或者他们真诚地相信那是母亲错怪了儿女。而他们的后半生,几乎就为争取一个“政治正确”的结论而活着。作为作家的丁玲哪里去了?作为旁观者,作为远离那个时代的后来人,也许就会想,她为什么这么执著于这些虚幻的东西,如同保护生命一般?为什么不能洒脱一些,放下它们,去写她的小说,留下一些像《莎菲女士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样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申诉者丁玲!如果我们把眼光往历史的深处延伸,是不难发现这样的身影的。
很自然,一个问题摆在后代评论者面前,该如何看待、评价他们那一辈的人?
有时候想,把丁玲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也许能较为合理地解释她的许多言和行,并对那一辈人所遭遇到的一切心怀悲悯。我以为,当时代和个人同时陷入深渊,后来者回头审视时,固然不应姑息个人的人性弱点,但批判火力更不应放过社会、制度乃至大文化这些根源性环境,而不是仅仅把个人抽离出来,去暴露、抨击其“污点”。这样的标的,恐怕才更有益于建设一个清明的环境吧。毁坏容易,建设却需要一砖一瓦持之以恒,并且要有悲悯之心。
陈明,原名陈芝祥,1917年生,江西郡阳县人。1933年到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麦伦中学就读,第二年参加革命。在“一二·九一运动中,他是麦伦中学的学生领袖、上海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1937年5月,20岁的陈明风华正茂,奔赴延安成为抗大十三队的学员,不久结识了已到延安半年多的丁玲。丁玲那一年33岁,是当时第一个从国统区到陕北的著名作家,因为她曾经是上海左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到陕北即发起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并当选为文协主任,成为党的文艺战线的重要领导人。陈明和丁玲经过5年曲折恋爱终于走到一起,开始了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雨姻缘。
功盖珞嘉 一代完人-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 本书特色 《功盖珞嘉一代完人--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精)》由吴骁、程斯辉所著,本书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给以阐析评论,不...
《晚清最后十八年1》内容简介:甲午惨败,洋务派李鸿章失势,变法派康有为上位,然而变法图强最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
老舍自述 本书特色 我想:一个作家若能够克服知识分子的狂傲的优越感而诚诚恳恳地去向人民学习;丢掉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并且勤恳地学习政治,...
丁玲传 本书特色 平实厚重的叙述、卓尔不群的解读,大量珍贵文字、图片档案披露,还你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丁玲!丁玲传 内容简介 这部《丁玲传》由丁玲之子蒋祖林执笔。...
浙大的师门 内容简介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情节,介绍了浙江大学15位大师级人物:马一浮、陈建功、蔡堡、李寿恒、罗宗洛、丰子恺、夏承焘、苏步青、蔡邦华……全书...
皇帝 本书特色 核心卖点解剖独裁政权的*佳标本从夺权到倾覆,从“雄狮之主”到“狱中废帝”,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 堕入“政变”循环的一生 作者雷沙德·卡...
最后的女神(葛丽泰·嘉宝纪念册) 内容简介 她是美的抽象是诗人们梦幻中的美她就像一座冰山,却蕴藏着岩浆一样火热的情感她是银幕上的女神,是那个年代惟一的超级巨星她...
贝多芬书简(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贝多芬1787~1827年450多篇书信。其中有:致科隆的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弗里德里希的献辞信;致奥格斯堡的政务会...
画家之书 本书特色 《画家之书》在几个世纪中已被重印和翻译了无数次,直至今曰,研究者们依然经常拿它作参考。然而,卡勒尔·凡·曼德尔在中国的美术研究中却鲜为人知,...
本文集主要收录尼克松论述国际政治及其个人经历的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些著作过去曾出过单行本,收入文集时对译文重新作了校订
夏尔·戴高乐,是当代法国的伟人,也是20世纪接触的国际风云人物。⋯⋯要了解戴高乐其人,必须了解“民族”这个概念在他一生中所具
沉香屑里的旧事-张爱玲传(第四版) 内容简介 张爱玲青年时期本能地喜欢的色彩:赢弱的灰绿、神秘的雪青、旺盛的葱绿、眩目的孔雀蓝、张放的橙红、浓厚的深赭、明净的银...
智慧七柱(精装)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T. E.劳伦斯,英国军官、外交官,曾是考古工作者,一战期间进入开罗军情部负责情报工作,后成为阿拉...
铁血治世-明成祖永乐 本书特色 至正二十四年(1364),天下兵戈未止,群雄列峙,这里是朱元璋的地盘,在宁静中显出充裕,正是暮春,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山明水...
弱势赢家:刘邦有话对你说 本书特色 姜若木编著的《弱势赢家(刘邦有话对你说)》是开国皇帝有话对你说系列之一,《弱势赢家(刘邦有话对你说)》以刘邦的历史事...
本书是国内著名学者、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刘泽华先生的回忆录,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谈的是自己八十年的人生经历:从出生写起,
《星际迷航:红衫》内容简介:宇宙,人类最后的疆界。无畏号,星际联盟的旗舰,赫赫有名的英雄舰艇。它在宇宙中执行着一项项伟大的
胡适传 本书特色 胡适是〔饭〕,对于饥饿者来说吃饭是*急切的事情,但口味各异。王四风云人物书系·《胡适传》,胡适是“饭”,对于饥饿者来说吃饭是*急切的事情,但口...
这几篇文章,使我清晰地记起了我们这一代现已年近花甲之人所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着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历史上果真有过如此重要
《两访中国茶乡(下册)》内容简介:英国植物学家福琼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来华,采集包括茶树在内的中国植物资源。回英国后,他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