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陈明老人在82岁时开始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反复增删改补,历时10年。详细讲述了他与丁玲一同经历的西战团工作、整风审干、晋察冀边区土改、新中国文艺工作建设、反右蒙冤、遣送北大荒、“文革”中7年牢狱生活和平反后重返北京的风风雨雨,大量细节首次披露,很多内情迷雾拨开。对于了解丁玲是难得的**手资料,也是极其宝贵的独家史料。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我与丁玲五十年
1《我与丁玲五十年》相关信息
丁玲说过:陈明是个改家!她晚年的作品,几乎全部经过他的修改。以致陈明形成一种习惯,只要他看手稿,不管谁写的,他都要拿起一支笔,一边看就一边下意识地在上面修改。对于自己的回忆录,他自然更是精益求精。
目录
后记
2《我与丁玲五十年》内容
毛主席很关注丁玲。丁玲1936年到保安时,中央开了欢迎会,就是毛主席给丁玲的《临江仙》词里写的:“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毛主席和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同志都出席了。据说大家还开毛主席的玩笑,说毛主席今天更漂亮了,刮了胡子了。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1)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2)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3)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1)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2)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3)
转战山西(1)
转战山西(2)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1)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2)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3)
凯旋延安(1)
凯旋延安(2)
凯旋延安(3)
与丁玲结合(1)
与丁玲结合(2)
与丁玲结合(3)
参加整风和审干(1)
参加整风和审干(2)
参加整风和审干(3)
出席**次全国文代会(1)
丁玲受诬(1)
丁玲受诬(2)
丁玲受诬(3)
丁玲受诬(4)
“文化大革命”遭难(1)
“文化大革命”遭难(2)
“文化大革命”遭难(3)
“文化大革命”遭难(4)
新的家(1)
新的家(2)
进京上诉(1)
进京上诉(2)
丁玲逝世前后(1)
《我与丁玲五十年》:历史深处的回忆
来源:北京青年报
■书名:《我与丁玲五十年》
■著者:陈明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
■出版: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年1月
■读家:汪凌
■推荐指数:★★★★★☆
对丁玲,在我寡陋的阅读范围里,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印象,在她坎坷跌宕的人生中,从延安时代起,尤其新中国后,陈明便如影随形,深深介入到她的生活、人际关系中。这在现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但,陈明并不喧宾夺主,他几乎是隐在幕后的。
如今,陈明终于走到台前了。
阅读的新鲜感来自前一二章,这是陈明自己的人生起始。他在江西鄱阳湖畔一个开明地主家庭出生,10岁即离家往北京投奔伯父,三年后又随往上海,从此不曾踏上故土一步。伯父家境殷实,给他提供的教育机会便好。陈明聪明热情活泼,行动力强,渐渐就走到了同龄人的前头。在学联活动中,他加入CY,随后在19岁时转成CP,瞒着家人辗转去了延安。到延安后他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西战团,他遇到了丁玲。
可惜的是,他的叙述大多一带而过,泛泛而谈,有时就慨叹,丁玲的气场真强大。和丁玲的结合,让他自觉自愿地从台前走到幕后,并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从人生到个性都隐没在了丁玲的身后。
此后的章节便和丁玲有关了。因为是说丁玲,从大的框架上就没有太多新内容,却是在一些生活琐事和细节上,书中多有披露,比如定居东北汤原农场,和农垦人的交往,对自家小生活的“建设”……看着十分有趣,有时甚至觉不出背后的苦难来。这自然和他们的态度有关,他们没有把下放、农村的艰苦、与底层人的往来当作负担,倒是从描述中,你能感受到一些平民的乐趣与平和。再比如秦城监狱、山西嶂头村的日子,感觉陈明的性格中有随遇而安的成分,在任何境遇中,他都能把生活、心情调节得不那么难受。我想,这应该是心中很苦很苦的丁玲十分需要的吧?
还有一些家长里短,陈明从自己的角度也有所描述。比如他和祖林祖慧介于兄长与长辈之间的关系,还比如书中的全家福照片,似乎陈明在潜意识中仍然把丁玲当领导来对待,或者当作家长来看待,也许后者更准确。与丁玲结婚后,陈明便以照顾丁玲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了。书中有一段话:“丁玲对于我以她为中心,实际成为她的助手,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创作,常常感到一种心理负担。我安慰她说,我还年轻,还有时间努力做些事情,不必为我担心。”所以五十年时间给他留下了深深烙印,即便晚年写自己的回忆录,也仍然跳不出这个框子。
丁玲那一代人为信仰而活,甚至不惜抛洒热血,更遑论承受苦难?在旁观者看来,一方面他们真是开阔得很,但另一方面又相对偏狭。信仰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人意志坚定,也使人屏蔽掉一些东西;更如果这个信仰有所狭隘,信仰者难免亦陷于狭隘。所以对丁玲,仅仅从文学、政治层面去探讨是远远不够的。
有时看一两篇文章一两本书,似乎坊间丁玲也颇有议论,比如有关她晚年的“左”。这一代人的某些言论和行为,如果抽离了时间和空间,会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我在读这本书时,就常常有此感叹。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丁玲他们那时在山西,听到消息痛哭失声,陈明写道:“这些人在丁玲的脑子里像圣人一样,就是为了你们这些人,听了你们的话,我们才活下来嘛,总有一天能让你们了解的嘛。”他们真诚地想为曾经犯过错误的党掩盖某些错误,或者他们真诚地相信那是母亲错怪了儿女。而他们的后半生,几乎就为争取一个“政治正确”的结论而活着。作为作家的丁玲哪里去了?作为旁观者,作为远离那个时代的后来人,也许就会想,她为什么这么执著于这些虚幻的东西,如同保护生命一般?为什么不能洒脱一些,放下它们,去写她的小说,留下一些像《莎菲女士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样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申诉者丁玲!如果我们把眼光往历史的深处延伸,是不难发现这样的身影的。
很自然,一个问题摆在后代评论者面前,该如何看待、评价他们那一辈的人?
有时候想,把丁玲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也许能较为合理地解释她的许多言和行,并对那一辈人所遭遇到的一切心怀悲悯。我以为,当时代和个人同时陷入深渊,后来者回头审视时,固然不应姑息个人的人性弱点,但批判火力更不应放过社会、制度乃至大文化这些根源性环境,而不是仅仅把个人抽离出来,去暴露、抨击其“污点”。这样的标的,恐怕才更有益于建设一个清明的环境吧。毁坏容易,建设却需要一砖一瓦持之以恒,并且要有悲悯之心。
陈明,原名陈芝祥,1917年生,江西郡阳县人。1933年到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麦伦中学就读,第二年参加革命。在“一二·九一运动中,他是麦伦中学的学生领袖、上海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1937年5月,20岁的陈明风华正茂,奔赴延安成为抗大十三队的学员,不久结识了已到延安半年多的丁玲。丁玲那一年33岁,是当时第一个从国统区到陕北的著名作家,因为她曾经是上海左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到陕北即发起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并当选为文协主任,成为党的文艺战线的重要领导人。陈明和丁玲经过5年曲折恋爱终于走到一起,开始了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雨姻缘。
《王尔德奇异故事集》内容简介:出版于1891年的《亚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和其他故事》是一部由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奇异短篇小说集
渴望生活:梵高传 本书特色 中学生必读书目,八十余种文字全球发行,感动亿万读者,收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周国平,濮存昕,安妮宝贝鼎力推荐。渴望生活:...
江西古代名人 本书特色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江西古 代名人/江西方志文化丛书》为“江西方志文化丛书” 之一。本书介绍了江...
草莽英雄张作霖 本书特色 从玩劣少年到“东北王”,从匪首到国家元首,张作霖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是一个多梭角,多侧面的个性化人物;一个挟日寇以自重,*终惨死于寇手...
正史背后的中国军阀 本书特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开启了军阀割据的混战时代。自此,大小军阀粉墨登场,在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
图说义宁陈氏 本书特色 义宁陈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艺术史、学术史都写下了灿烂的一笔,散原老人陈三立以诗名,陈衡恪是名画家,而陈寅恪更不仅仅是历史学泰斗,更成为...
南侨回忆录 本书特色 《南侨回忆录》于1946年初版,1979年后多次再版。这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
中国人名的故事 本书特色 人名不仅是人类个体的标志符号,更是人们相互联系、彼此认同的文化基因与生物密码,涉及民族融合、家族血统、宗教信仰、理想观念等方面,是中国...
浪漫诗人的情爱写真:郭沫若的女性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月亮河丛书之一。描述了郭沫若的爱情故事,种种放浪形骸、乐不思蜀、红豆相思、缠绵悱恻、委婉曲折、起伏跌宕的情...
宿命错位(隋炀帝、李后主与宋徽宗放谈) 内容简介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
少年时代-郭沫若自传-第一卷 内容简介 《郭沫若自传(**卷):少年时代》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中国近现代史的壮观画卷。日本汉学家松枝茂夫曾经说过:“在庞大...
《这一生为何而来:海灵格自传•访谈录》是德国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基于访谈基础上的传记,是全面了解海灵格本人和其思想的必读著作
北方女人-叶卡特琳娜大传 本书特色 她生为德国小公爵之女,却贵为俄国女沙皇。她依仗情人推翻丈夫彼得三世的统治,千百万俄国臣民却将她奉若神明。在位34年,加强贵族...
何廉回忆录 本书特色 20世纪30年代,当学术界有些成员被邀参加政府时,是以非国民党党员身份从政的。我进国民政府借职时并不是国民党党员,而且从来都不是。可以这样...
《沉浮史玉柱》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1989年,史玉柱研究生毕业,借款4000元下海创业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闪击波兰(图文版)》内容简介:闪击波兰,是希特勒的“杰作”,也是纳粹德国战车的首秀。德国军队闪电般
《大概念大单元教学》内容简介:本书大概念是素养教育的抓手。大概念是指学科教育中少而精的主要思想和概念,是学科的代表性概念。
《释·山海》内容简介:本《释·山海》绘画精美,内容考究,在全面解读有关动植物、矿产、山川河流及天文历法得自然知识和神话传说
巴金传 本书特色 诞生于本世纪之处的巴金老人献身文学已有60多个春秋,他一生追求光明,辛勤写作,为中国与世界奉献了一千五百万余字的创作。他有金子般高贵的人格,他...
放言惊世法兰西 本书特色 德国史学家兰克说:“法国的特点,是在各个世纪中不断地冲破合法的圈子。”千百年来,法国人以批判为荣,敢于思考,勇于表达,言为心声,以自由...